一种堆叠支架、衣物处理设备和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1399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38
本申请涉及衣物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堆叠支架、衣物处理设备和模具,堆叠支架为一体注塑成型件,堆叠支架包括支撑板和第一外观边,支撑板沿第一外观边厚度方向的一端与第一外观边的一个侧面连接,第一外观边沿其厚度方向背离支撑板的另一个侧面为第一外观面,第一外观边沿其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为第一外观边的厚度最大处,第二端为第一外观边的厚度最小处,第一端被配置有至少一个浇口成型区。在注塑成型时,能够在第一端位置处形成前凸的流动前沿,形成第一外观边的熔体不会朝内卷曲和翻转,从而减少第一外观面的流痕。一外观面的流痕。一外观面的流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堆叠支架、衣物处理设备和模具


[0001]本申请涉及衣物处理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堆叠支架、衣物处理设备和模具。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对衣物处理设备的外观的要求越来越高。衣物处理设备的堆叠支架采用注塑成型工艺,堆叠支架的表面容易出现流痕,这种流痕使得堆叠支架的外观质量满足不了产品要求,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申请期望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流痕缺陷的堆叠支架、衣物处理设备和模具。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一种堆叠支架,所述堆叠支架为一体注塑成型件,包括:
[0005]支撑板;
[0006]第一外观边,所述第一外观边的厚度方向与所述支撑板的厚度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外观边的宽度方向与所述支撑板的厚度方向一致,所述支撑板沿所述第一外观边厚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外观边的一个侧面连接,所述第一外观边沿其厚度方向背离所述支撑板的另一个侧面为第一外观面,所述第一外观边沿其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为所述第一外观边的厚度最大处,所述第二端为所述第一外观边的厚度最小处,所述第一端被配置有至少一个浇口成型区。
[000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观边包括首部、尾部和至少一个中间部,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首部远离所述尾部的部位,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尾部远离所述首部的部位,所述首部、至少一个所述中间部和所述尾部沿所述第一外观边的宽度方向依次连接,所述首部的最小厚度不小于所述中间部的最大厚度,所述中间部的最小厚度大于所述尾部的最大厚度。
[0008]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首部的厚度沿所述第一外观边的宽度方向保持一致;或者,
[0009]所述首部的厚度从靠近所述第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一端逐渐减小。
[001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间部的厚度沿所述第一外观边的宽度方向保持一致;或者,
[0011]所述中间部的厚度从靠近所述第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一端逐渐减小。
[001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尾部的厚度沿所述第一外观边的宽度方向保持一致;或者,
[0013]所述尾部的厚度从靠近所述第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一端逐渐减小。
[0014]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间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中间部沿所述第一外观边的宽度方向依次连接,最靠近所述首部的中间部的最小厚度不小于最靠近所述尾部的中间部的最大厚度。
[0015]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间部的数量为三个,最靠近所述首部的中间部为第一中间
部,最靠近所述尾部的中间部为第三中间部,位于所述第一中间部和所述第三中间部之间的中间部为第二中间部;其中,
[0016]所述第一中间部的厚度在2.0mm~3.5mm之间;和/或,所述第二中间部的厚度在2.0mm~3.0mm之间;和/或,所述第三中间部的厚度在1.5mm~2.5mm之间。
[001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首部的厚度在2.0mm~4.0mm之间;和/或,
[0018]所述尾部的厚度在1.5mm~2.5mm之间。
[0019]一些实施例中,以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第一外观边的侧面的相交线为第一界线,所述第一外观边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界线之间的部位的厚度从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逐渐减小,所述第一外观边位于所述第一界线和所述第二端之间的部位的厚度从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逐渐减小。
[002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观边的最小厚度不小于所述支撑板的最大厚度。
[002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观边的厚度比所述支撑板的最大厚度大0.5mm~3.0mm。
[002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观边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外观边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板相对的两侧。
[0023]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堆叠支架包括第二外观边,所述支撑板沿所述第一外观边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外观边的一个侧面连接,所述第二外观边沿所述第一外观边的长度方向背离所述支撑板的另一个侧面为第二外观面,所述第一外观边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外观边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外观边的最小厚度不小于所述支撑板的最大厚度。
[0024]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外观边的最小厚度比所述支撑板的最大厚度大0.5mm~3.0mm。
[0025]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堆叠支架。
[0026]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模具,包括模仁和至少一个浇口,所述模仁包括:
[0027]支撑板型腔;
[0028]第一外观边型腔,所述第一外观边型腔的厚度方向与所述支撑板型腔的厚度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外观边型腔的宽度方向与所述支撑板型腔的厚度方向一致,所述支撑板型腔沿所述第一外观边型腔厚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外观边型腔连通,所述第一外观边型腔沿其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为第三端和第四端,其中,所述第三端为所述第一外观边型腔的厚度最大处,所述第四端为所述第一外观边型腔的厚度最小处,所述第三端与所述浇口连通。
[002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观边型腔包括首部子腔、尾部子腔和至少一个中间部子腔,所述第三端位于所述首部子腔远离所述尾部子腔的部位,所述第四端位于所述尾部子腔远离所述首部子腔的部位,所述首部子腔、至少一个所述中间部子腔和所述尾部子腔沿所述第一外观边型腔的宽度方向依次连通,所述首部子腔的最小厚度不小于所述中间部子腔的最大厚度,所述中间部子腔的最小厚度大于所述尾部子腔的最大厚度。
[003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首部子腔的厚度沿所述第一外观边型腔的宽度方向保持一致;或者,
[0031]所述首部子腔的厚度从靠近所述第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一端逐渐减小。
[003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间部子腔的厚度沿所述第一外观边型腔的宽度方向保持一致;或者,
[0033]所述中间部子腔的厚度从靠近所述第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一端逐渐减小。
[0034]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尾部子腔的厚度沿所述第一外观边型腔的宽度方向保持一致;或者,
[0035]所述尾部子腔的厚度从靠近所述第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一端逐渐减小。
[0036]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间部子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中间部子腔沿所述第一外观边型腔的宽度方向依次连通,最靠近所述首部子腔的中间部子腔的最小厚度不小于最靠近所述尾部子腔的中间部子腔的最大厚度。
[003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间部子腔的数量为三个,最靠近所述首部子腔的中间部子腔为第一中间部子腔,最靠近所述尾部子腔的中间部子腔为第三中间部子腔,位于所述第一中间部子腔和所述第三中间部子腔之间的中间部子腔为第二中间部子腔;其中,
[0038]所述第一中间部子腔的厚度在2.0mm~3.5mm之间;和/或,所述第二中间部子腔的厚度在2.0mm~3.0mm之间;和/或,所述第三中间部子腔的厚度在1.5mm~2.5mm之间。
[003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首部子腔的厚度在2.0mm~4.0mm之间;和/或,...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堆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支架为一体注塑成型件,包括:支撑板;第一外观边,所述第一外观边的厚度方向与所述支撑板的厚度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外观边的宽度方向与所述支撑板的厚度方向一致,所述支撑板沿所述第一外观边厚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外观边的一个侧面连接,所述第一外观边沿其厚度方向背离所述支撑板的另一个侧面为第一外观面,所述第一外观边沿其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为所述第一外观边的厚度最大处,所述第二端为所述第一外观边的厚度最小处,所述第一端被配置有至少一个浇口成型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观边包括首部、尾部和至少一个中间部,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首部远离所述尾部的部位,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尾部远离所述首部的部位,所述首部、至少一个所述中间部和所述尾部沿所述第一外观边的宽度方向依次连接,所述首部的最小厚度不小于所述中间部的最大厚度,所述中间部的最小厚度大于所述尾部的最大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堆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首部的厚度沿所述第一外观边的宽度方向保持一致;或者,所述首部的厚度从靠近所述第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一端逐渐减小。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堆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的厚度沿所述第一外观边的宽度方向保持一致;或者,所述中间部的厚度从靠近所述第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一端逐渐减小。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堆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的厚度沿所述第一外观边的宽度方向保持一致;或者,所述尾部的厚度从靠近所述第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一端逐渐减小。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堆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中间部沿所述第一外观边的宽度方向依次连接,最靠近所述首部的中间部的最小厚度不小于最靠近所述尾部的中间部的最大厚度。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堆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的数量为三个,最靠近所述首部的中间部为第一中间部,最靠近所述尾部的中间部为第三中间部,位于所述第一中间部和所述第三中间部之间的中间部为第二中间部;其中,所述第一中间部的厚度在2.0mm~3.5mm之间;和/或,所述第二中间部的厚度在2.0mm~3.0mm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堆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的数量为三个,最靠近所述首部的中间部为第一中间部,最靠近所述尾部的中间部为第三中间部,位于所述第一中间部和所述第三中间部之间的中间部为第二中间部;其中,所述第三中间部的厚度在1.5mm~2.5mm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堆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首部的厚度在2.0mm~4.0mm之间;和/或,所述尾部的厚度在1.5mm~2.5mm之间。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叠支架,其特征在于,以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第一外观边的侧面的相交线为第一界线,所述第一外观边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界线之间的部位的
厚度从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逐渐减小,所述第一外观边位于所述第一界线和所述第二端之间的部位的厚度从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逐渐减小。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观边的最小厚度不小于所述支撑板的最大厚度。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堆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观边的厚度比所述支撑板的最大厚度大0.5mm~3.0mm。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观边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外观边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板相对的两侧。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支架包括第二外观边,所述支撑板沿所述第一外观边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外观边的一个侧面连接,所述第二外观边沿所述第一外观边的长度方向背离所述支撑板的另一个侧面为第二外观面,所述第一外观边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外观边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外观边的最小厚度不小于所述支撑板的最大厚度。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堆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观边的最小厚度比所述支撑板的最大厚度大0.5mm~3.0mm。16.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堆叠支架。17.一种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仲才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