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片及换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1368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38
本申请涉及燃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换热片及具有该换热片的换热装置。上述换热片中,换热片至少包括换热片本体,换热片本体上靠近进气端设有第一排换热孔,通过在第一排换热孔中间设置第一扰流翻边,形成在沿气流流动方向上宽度减小的第一通道,高温烟气经过第一通道后收拢聚集,可以有效地增加烟气与换热片本体上其他排换热孔的换热量。同时,高温烟气通过减小的第一通道后,流速有所增加,有利于提高高温烟气的对流换热系数,增强换热效果,从而提高了换热片的换热效率。另外,还通过调整第一扰流翻边以及第一换热孔之间的参数,得到了一个合理的烟气聚拢效果与烟气流速。到了一个合理的烟气聚拢效果与烟气流速。到了一个合理的烟气聚拢效果与烟气流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片及换热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燃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换热片及具有该换热片的换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换热片是换热装置的主要部件之一,会直接影响换热装置的换热效率。相关技术中,换热片的下游(沿气流流动方向的排气端)大部分区域与烟气的换热不充分,导致换热片整体换热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换热片及具有该换热片的热交换器,以提高换热片的换热效率。
[0004]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片,包括换热片本体;
[0005]所述换热片本体沿气流流动方向具有进气端和排气端,所述换热片本体上设有第一排换热孔以及位于第一排换热孔下游的第二排换热孔,所述第一排换热孔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的至少三个第一换热孔,所述第二排换热孔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二换热孔;
[0006]所述换热片本体上还设有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换热孔之间的两个第一扰流翻边,两个所述第一扰流翻边间隔设置形成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宽度在沿所述气流流动方向上减小;
[0007]所述第一扰流翻边靠近所述进气端的一端为第一端,所述第一扰流翻边远离所述进气端的一端为第二端;
[0008]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扰流翻边的第一端之间的间距为a,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扰流翻边的第二端之间的间距为b,所述第一换热孔的直径为D1;
[0009]其中,b与a的比值为0.7

0.8;和/或,a≥D1。
[0010]上述换热片中,换热片至少包括换热片本体,换热本体上包括两排换热孔,第二排换热孔位于第一排换热孔下游。也即是,换热片本体上靠近进气端设有第一排换热孔,换热片本体靠近排气端设有第二排换热孔,通过在第一排换热孔中间设置第一扰流翻边,形成在沿气流流动方向上宽度减小的第一通道,高温烟气经过第一通道后收拢聚集,可以有效地增加烟气与换热片本体上第二排换热孔的换热量。同时,高温烟气通过减小的第一通道后,流速有所增加,有利于提高高温烟气的对流换热系数,增强换热效果,从而提高了换热片的换热效率。通过设置a≥D1,保证第一通道收拢充足的烟气量,以得到良好的换热效果。同时,由于b过大,烟气聚拢效果不佳,流速增加不明显;若b过小,则烟气挤压严重,烟阻过大,排烟不畅,导致燃烧工况差。由此,通过设置b与a的比值为0.7

0.8,得到了一个合理的烟气聚拢效果与烟气流速。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扰流翻边为弧形翻边或直边翻边。如此,可以利用流畅的导流面对烟气进行导流,减小烟阻。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片本体上靠近所述排气端设有第二排换热孔,所述第二排换热孔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二换热孔;
[0013]所述换热片本体上还设有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换热孔之间的两个第二扰流翻边;所述第二扰流翻边远离所述排气端的一端为第一端,所述第二扰流翻边靠近所述排气端的一端为第二端;
[0014]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扰流翻边的第一端形成第一端口,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扰流翻边的第一端之间的间距为c1;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扰流翻边的第二端形成第二端口,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扰流翻边的第一端之间的间距为c2;
[0015]其中,c1小于c2。
[0016]如此,通过在第一排换热孔的下游设置第二排换热孔,且由于第一端口距离小于第二端口距离,第二扰流翻边会把与第一排换热孔和换热片本体换热后的烟气,导流至第二排换热孔周围,避免完成初次换热的高温烟气直接排出换热片本体外,达到高温烟气二次利用的目的。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扰流翻边中各第二扰流翻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连线分别定义为第一连线和第二连线,所述第一连线和所述第二连线形成有夹角e;所述第二换热孔的直径为D2;
[0018]其中,c1与D2的比值为0.3

0.4;和/或,80
°
≤e≤90
°

[0019]由于若距离c1值设置过小,则会导致第一排换热孔的烟气烟阻过大,排烟不畅,若c1值设置过大,则烟气会直接通过第一端口排出换热片,导流至第二排换热孔周围的烟气量减少,达不到烟气二次利用的效果;同样地,夹角e的大小也不应过大或过小。如此,通过合理设置c1值与e值,在实现烟气二次利用的同时,得到顺畅的排烟过程。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扰流翻边和与所述第二扰流翻边相邻的第二换热孔之间形成第二通道;
[0021]所述第二通道的宽度在沿所述气流流动方向上减小。
[0022]如此,能使通过其的烟气流速有所增加,保持相对较高的对流换热系数,有利于换热效率的提高。
[00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扰流翻边为弧形翻边或直边翻边。如此,可以利用流畅的导流面对烟气进行导流,减小烟阻。
[00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片本体上还设有第一导流翻边;
[0025]所述第一导流翻边位于所述第一端口以及与所述第一端口相邻的所述第一换热孔之间的区域。
[0026]如此,可以将流经其上游对应的换热孔的部分烟气分流至第二扰流翻边和与该第二扰流翻边相邻的第二换热孔之间,减小直接排出第二扰流翻边下端口的烟气,增加第二排换热孔周围空间的烟气换热量。
[002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片本体上对应于所述第一导流翻边所围合区域的部位为第一镂空孔,所述第一镂空孔的孔径为d1,所述第一换热孔的直径为D1;
[0028]其中,d1与c1的比值为1.2

1.5;和/或,d1小于D1。
[0029]如此,在实现烟气二次利用的同时,得到顺畅的排烟过程。
[003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流翻边为弧形翻边或直边翻边。如此,可以利用
流畅的导流面对烟气进行导流,减小烟阻。
[003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片本体上还设有第二导流翻边;
[0032]所述第二导流翻边绕设于所述第一换热孔远离所述进气端的一侧,以及所述第二换热孔靠近所述排气端的一侧;或者,
[0033]所述第二导流翻边绕设于所述第二换热孔靠近所述排气端的一侧,所述第一换热孔远离所述进气端的一侧设有若干凸出部。
[0034]如此,在各换热孔周围绕设可以扰流的结构,能使流经各换热孔周围的烟气形成扰流,适当地增加烟气在换热孔周围的停留时间,增强换热效果。
[003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片本体上对应于所述第二导流翻边所围合区域的部位为第二镂空孔,所述第二镂空孔的孔径为d2,所述第一换热孔的直径为D1;
[0036]其中,d2小于D1,且d2小于D2。
[0037]如此,在实现烟气二次利用的同时,得到顺畅的排烟过程。
[003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流翻边为弧形翻边或直边翻边。如此,可以利用流畅的导流面对烟气进行导流,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片本体(110);所述换热片本体(110)沿气流流动方向具有进气端和排气端,所述换热片本体(110)上设有第一排换热孔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排换热孔下游的第二排换热孔,所述第一排换热孔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的至少三个第一换热孔(121),所述第二排换热孔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二换热孔(122);所述换热片本体(110)上还设有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换热孔(121)之间的两个第一扰流翻边(130),两个所述第一扰流翻边(130)间隔设置形成第一通道(131),所述第一通道(131)的宽度在沿所述气流流动方向上减小;所述第一扰流翻边(130)靠近所述进气端的一端为第一端,所述第一扰流翻边(130)远离所述进气端的一端为第二端;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扰流翻边(130)的第一端之间的间距为a,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扰流翻边(130)的第二端之间的间距为b,所述第一换热孔(121)的直径为D1;其中,b与a的比值为0.7

0.8;和/或,a≥D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片本体(110)上还设有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换热孔(122)之间的两个第二扰流翻边(140);所述第二扰流翻边(140)远离所述排气端的一端为第一端,所述第二扰流翻边(140)靠近所述排气端的一端为第二端;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扰流翻边(140)的第一端形成第一端口(141),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扰流翻边(140)的第一端之间的间距为c1;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扰流翻边(140)的第二端形成第二端口(142),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扰流翻边(140)的第一端之间的间距为c2;其中,c1小于c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片,其特征在于,将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扰流翻边(140)中各第二扰流翻边(14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连线分别定义为第一连线(143)和第二连线(144),所述第一连线(143)和所述第二连线(144)形成有夹角e;所述第二换热孔(122)的直径为D2;其中,c1与D2的比值为0.3

0.4;和/或,80
°
≤e≤90
°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扰流翻边(140)和与所述第二扰流翻边(140)相邻的第二换热孔(122)之间形成第二通道(145);所述第二通道(145)的宽度在沿所述气流流动方向上减小。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宇凡鲁信辉胡垣华范永欣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