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除聚异戊二烯胶乳中溶剂的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1339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胶乳的生产方法,公开了一种脱除聚异戊二烯胶乳中溶剂的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常压蒸馏釜和可选的减压蒸馏釜,所述常压蒸馏釜上部设置有开口并配置有可移动的刮板,所述刮板能够将常压蒸馏釜蒸馏过程中产生的泡沫推到所述开口处排出,所述常压蒸馏釜和所述减压蒸馏釜各自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减压蒸馏釜还设置有溶剂出口,所述常压蒸馏釜的出料口与所述减压蒸馏釜的进料口连接。采用该装置或方法能够及时消除泡沫和移出溶剂蒸汽,缩短溶剂的脱除时间,并减少破乳,提高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脱除聚异戊二烯胶乳中溶剂的装置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胶乳的生产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脱除聚异戊二烯胶乳中溶剂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人造聚异戊二烯胶乳微观结构和性能与天然胶乳相近,除含有少数表面活性剂和防老剂之外,不含有其他非橡胶成分,能够较好地解决天然胶乳存在蛋白质过敏,亚硝胺致癌等问题,尤其在医用领域,像乳胶手套、安全套、医用绷带、医用导管、发泡化妆棉等方面可以完全代替天然胶乳。
[0003]人造胶乳的制备过程首先把乳化剂与橡胶溶液充分混合后通过机械力进行乳化,得到橡胶粗乳液,粗乳液中溶剂的含量超过30%,需要蒸馏除去多余的溶剂。但蒸馏过程中会出现大量泡沫,增加了溶剂的蒸出难度和蒸馏的时间。
[0004]CN110860101A报道了一种脱除聚异戊二烯胶乳中溶剂的方法,该方法在闪蒸器中,利用蒸汽直接与雾化的原料聚异戊二烯胶乳接触,将沸点低的有机溶剂脱除;脱除有机溶剂的聚异戊二烯胶乳,先下落至折流板式除雾器上,再下落至闪蒸器底部聚集,聚集后的聚异戊二烯胶乳从闪蒸器底部排出;从闪蒸器底部排出的聚异戊二烯胶乳,其中一部分聚异戊二烯胶乳冷却并回流至闪蒸器内部,喷至闪蒸器内的折流板式除雾器上方;对落至闪蒸器内的折流板式除雾器上的聚异戊二烯胶乳降温除沫后,与除沫后的聚异戊二烯胶乳一起下落至闪蒸器底部。该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避免了溶剂蒸发中产生大量泡沫以及在脱除溶剂过程中有凝胶破乳等现象。但是实际上粗胶乳与蒸汽直接接触,蒸汽温度较高会造成大量胶乳粒子破乳,不实用。
[0005]去溶剂过程是人造胶乳生产过程中耗时最长,效率最低,损失最大的过程,现有技术中的较高的温度和大量溶剂的蒸出会产生大量泡沫和破乳凝胶。因此,亟需开发新的技术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存在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脱除聚异戊二烯胶乳中溶剂的装置和方法,采用该装置或方法能够及时消除泡沫和移出溶剂蒸汽,缩短溶剂和的脱除时间,并减少破乳,提高效率。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脱除聚异戊二烯胶乳中溶剂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常压蒸馏釜和可选的减压蒸馏釜,所述常压蒸馏釜上部设置有开口并配置有可移动的刮板,所述刮板能够将常压蒸馏釜蒸馏过程中产生的泡沫推到所述开口处排出,所述常压蒸馏釜和所述减压蒸馏釜各自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减压蒸馏釜还设置有溶剂出口,所述常压蒸馏釜的出料口与所述减压蒸馏釜的进料口连接。
[0008]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脱除聚异戊二烯胶乳中溶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未脱除溶剂的聚异戊二烯粗胶乳引入进行所述常压蒸馏釜进行常压蒸馏;再将常压蒸馏得到
的浓缩胶乳引入所述减压蒸馏釜进行可选的减压蒸馏,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常压蒸馏过程中,利用所述刮板将产生的泡沫推到所述开口处排出。
[000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可以取得如下的有益效果:
[0010]本专利技术的装置或方法能够及时消除蒸馏过程中产生的泡沫,并将溶剂蒸汽及时移出,提高溶剂的传递速率,缩短溶剂的脱除时间,提高效率,而且能够减少破乳带来的损失。并且,本专利技术的连续脱除过程操作简单,进一步缩短生产时间,易于实现自动化生产,能够保证胶乳品质的稳定。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溶剂脱除装置。
[0012]附图标记说明
[0013]1‑
刮板;2

常压蒸馏釜进料口;3

溶剂分液罐;4

桨式搅拌桨;5

开口;6

冷凝介质入口;7

冷凝介质出口;8

常压蒸馏釜加热介质入口;9

常压蒸馏釜加热介质出口;10

减压蒸馏釜加热介质入口;11

减压蒸馏釜加热介质出口;12

减压蒸馏釜出料口;13

真空控制系统;14

溶剂出口;15

泡沫;16

溶剂蒸汽;17

溶剂分液罐出口;18

溶剂分液罐液位计;19

常压蒸馏釜出料口;20

常压蒸馏釜;21

减压蒸馏釜;22

减压蒸馏釜进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001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脱除聚异戊二烯胶乳中溶剂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常压蒸馏釜和可选的减压蒸馏釜,所述常压蒸馏釜上部设置有开口并配置有可移动的刮板,所述刮板能够将常压蒸馏釜蒸馏过程中产生的泡沫推到所述开口处排出,所述常压蒸馏釜和所述减压蒸馏釜各自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减压蒸馏釜还设置有溶剂出口,所述常压蒸馏釜的出料口与所述减压蒸馏釜的进料口连接。
[0016]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在研究中发现,当采用上述的刮板时,能够将常压蒸馏釜蒸馏过程中产生的泡沫和溶剂蒸汽从物料中刮出,从而及时消除泡沫和移出溶剂蒸汽,缩短溶剂的消除时间。并且,采用如上所述的常压蒸馏釜时,在常压蒸馏釜中就可以实现绝大多数的溶剂的脱除,因此,可根据产品的要求来灵活决定是否在常压蒸馏后再进行减压蒸馏。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常压蒸馏釜和减压蒸馏釜中各自设置有搅拌单元,所述搅拌单元包括搅拌轴和固定在搅拌轴上的垂直排列的至少一个搅拌桨,所述刮板固定在所述搅拌轴上并且能够随所述搅拌单元旋转。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在研究中进一步发现,将刮板固定在所述搅拌轴上,可以使得刮板和搅拌单元一起转动,并使得泡沫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边缘移动,如此能够在不影响搅拌单元工作的情况下,还能把泡沫和溶剂蒸汽不断的推到开口处排出。能够理解的是,为了驱动所述搅拌单元进行旋转,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与搅拌单元相连以对其进行控制的电机;并且可以设置真空控制系统来控制减压蒸馏釜中的压力。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为了进一步保证釜内的物料湍动起来,提高传质效率,从而缩短溶剂的脱除时间,所述搅拌桨的数量优选为1

10个,更优选为2

8个,最优选为3

5个。所述搅拌桨可以为等间距排列的桨式搅拌桨。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刮板的形状与所述常压蒸馏釜的纵切面形状相同或相似。能够理解的是,刮板的形状与常压蒸馏釜的纵切面形状相同或相似时,能够进一步保证所述刮板在移动或运动时,能够顺利工作不受到阻碍。例如,若所述常压蒸馏釜为圆柱状,所述刮板可以呈长方形,刮板的长度(与常压蒸馏釜的底面平行的边的长度)等于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除聚异戊二烯胶乳中溶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常压蒸馏釜和可选的减压蒸馏釜,所述常压蒸馏釜上部设置有开口并配置有可移动的刮板,所述刮板能够将常压蒸馏釜蒸馏过程中产生的泡沫推到所述开口处排出,所述常压蒸馏釜和所述减压蒸馏釜各自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减压蒸馏釜还设置有溶剂出口,所述常压蒸馏釜的出料口与所述减压蒸馏釜的进料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常压蒸馏釜和减压蒸馏釜中各自设置有搅拌单元,所述搅拌单元包括搅拌轴和固定在搅拌轴上的垂直排列的至少一个搅拌桨,所述刮板固定在所述搅拌轴上并且能够随所述搅拌单元旋转;所述搅拌桨的数量优选为1

10个,更优选为2

8个,最优选为3

5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刮板的形状与所述常压蒸馏釜的纵切面形状相同或相似;和/或,所述刮板的宽度与常压蒸馏釜的高度比为0.1

0.5,优选为0.15

0.4,最优选为0.2

0.3;和/或,所述开口的高度与刮板宽度之间的比值为0.7

1.5,优选为0.8

1.2,最优选为0.9

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开口相连的溶剂分液罐;优选地,所述开口与溶剂分液罐通过连接管线相连,所述连接管线为带有冷凝换热管壳的不锈钢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常压蒸馏釜与减压蒸馏釜的体积比为1

20,优选为3

15,最优选为5

10;和/或,所述常压蒸馏釜和减压蒸馏釜各自带有换热夹套,换热夹套的换热介质入口在换热夹套底部,换热介质出口在换热夹套顶部;和/或,所述常压蒸馏釜的进料口位于釜体底部,出料口位于釜体中上部,出料口的高度与釜体高度之间的比值为0.5

1,优选为0.6

0.9,最优选为0.7

0.8;和/或,所述减压蒸馏釜的进料口位于釜体底部,溶剂出口位于釜体顶部,出料口位于釜体中上部,出料口的高度与釜体高度之间的比值为0.5

1,优选为0.6

0.9,最优选为0.7

0.8。6.一种脱除聚异戊二烯胶乳中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将未脱除溶剂的聚异戊二烯粗胶乳引入进行所述常压蒸馏釜进行常压蒸馏;再将常压蒸馏得到的浓缩胶乳引入所述减压蒸馏釜进行可选的减压蒸馏,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常压蒸馏过程中,利用所述刮板将产生的泡沫推到所述开口处排出。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常压蒸馏的条件使得常压蒸馏脱除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益双李洪泊夏清华卢松赵晓冬申翠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