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法制机制砂下料口防离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1339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制砂石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公开一种湿法制机制砂下料口防离析装置。其包括用于设于输送带下料口处的装置主体,装置主体包括沿落料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下料组件、第二下料组件和第三下料组件;第一下料组件处形成第一下料槽道,第一下料槽道的宽度沿落料方向处处相等;第二下料组件处形成第二下料槽道,第二下料槽道的宽度沿落料方向逐渐缩小;第三下料组件处形成落料通道,落料通道的宽度沿落料方向逐渐缩小。其能够实现降低下料口与料仓底部的高度差,以及在机制砂下落过程中将其打散的功能,解决机制砂在下落过程中容易离析、结团的问题,达到提升成品机制砂质量的效果。制砂质量的效果。制砂质量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法制机制砂下料口防离析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机制砂石生产加工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湿法制机制砂下料口防离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利用湿法制砂制备机制砂时,需通过水洗以保证成品洁净度;在此过程中,粒径较小的细颗粒砂子(如粒径低于0.075mm)会随水洗用的生产用水一起流失。为保证所制备成品的细度模数及级配,需在机制砂经水洗后加入细颗粒砂子以对流失砂子进行补偿。
[0003]经补偿后的成品机制砂会通过输送带运输,并自输送带下料口处落入至料仓处。由于输送带下料口与料仓间存在较高的高差,且补偿后的细颗粒砂子含水量较大,故而容易引起成品机制砂在下落过程中的离析、结团等,进而对成品机制砂的质量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湿法制机制砂下料口防离析装置。其能够实现降低下料口与料仓底部的高度差,以及在机制砂下落过程中将其打散的功能,解决机制砂在下落过程中容易离析、结团的问题,达到提升成品机制砂质量的效果。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0006]一种湿法制机制砂下料口防离析装置,其包括用于设于输送带下料口处的装置主体,装置主体包括沿落料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下料组件、第二下料组件和第三下料组件;第一下料组件处形成第一下料槽道,第一下料槽道的宽度沿落料方向处处相等;第二下料组件处形成第二下料槽道,第二下料槽道的宽度沿落料方向逐渐缩小;第三下料组件处形成落料通道,落料通道的宽度沿落料方向逐渐缩小。
[0007]通过本技术中的装置主体、第一下料组件、第二下料组件、第三下料组件、第一下料槽道和第二下料槽道的设置,减小了输送带下料口与料仓底部的高度差,从而较佳的防止了机制砂在下落过程中产生离析。
[0008]作为优选,第一下料组件包括第一底板,第一底板两端均设有沿第一底板长度方向设置,并且垂直于第一底板的第一挡板。
[0009]通过本技术中的第一底板和第一挡板的设置,使得在机制砂在第一底板上滑动时,两第一挡板将机制砂阻挡,从而较佳的防止了机制砂从第一底板两端滑出。
[0010]作为优选,第一下料槽道处设置打散组件,打散组件包括多个设置于第一底板上,并且沿第一底板长度方向交错倾斜设置的第二挡板。
[0011]通过本技术中的第二挡板以及第二挡板排列方式的设置,较佳的防止了机制砂在下落过程中结团,通过撞击将结团打散。
[0012]作为优选,第二下料组件包括形状呈梯形的第二底板,第二底板两端倾斜侧壁处均设有沿第二底板侧壁长度方向设置,并且垂直于第二底板上的第三挡板。
[0013]通过本技术中的第二底板和第三挡板的设置,较佳的防止了机制砂之间空间
较大,产生离析。
[0014]作为优选,第三下料组件包括形状呈梯形的第三底板,第三底板两端倾斜侧壁处均设有沿第三底板侧壁长度方向设置,并且垂直于第三底板上的第四挡板,两第四挡板远离第三底板一端设有盖板,盖板、第三底板和两第四挡板共同构成出料口。
[0015]通过本技术中的第三底板、第四挡板和盖板的设置,较佳的防止了机制砂堆积过高,溢出第四挡板。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实施例1中的装置主体的示意图。
[0017]图2为实施例1中的第一下料组件的示意图。
[0018]图3为实施例1中的第二下料组件的示意图。
[0019]图4为实施例1中的第三下料组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应当理解的是,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进行解释而并非限定。
[0021]实施例1
[002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湿法制机制砂下料口防离析装置,其包括用于设于输送带下料口处的装置主体1110,装置主体1110包括沿落料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下料组件1120、第二下料组件1130和第三下料组件1140;第一下料组件1120处形成第一下料槽道,第一下料槽道的宽度沿落料方向处处相等;第二下料组件1130处形成第二下料槽道,第二下料槽道的宽度沿落料方向逐渐缩小;第三下料组件1140处形成落料通道,落料通道的宽度沿落料方向逐渐缩小。
[0023]通过本实施例中的装置主体1110、第一下料组件1120、第二下料组件1130、第三下料组件1140、第一下料槽道和第二下料槽道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将第一下料组件1120、第二下料组件1130和第三下料组件1140依次焊接形成装置主体1110,再将装置主体1110倾斜焊接在输送带下料口处,当输送带将机制砂运送至下料口处时,机制砂从下料口处落入装置主体1110上,分别从第一下料组件1120、第二下料组件1130和第三下料组件1140上滑入料仓内,从而减小了输送带下料口与料仓底部的高度差,从而较佳的防止了机制砂在下落过程中产生离析。
[0024]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下料组件1120包括第一底板1210,第一底板1210两端均设有沿第一底板1210长度方向设置,并且垂直于第一底板1210的第一挡板1220。
[0025]通过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底板1210和第一挡板1220的设置,使得在机制砂在第一底板1210上滑动时,两第一挡板1220将机制砂阻挡,从而较佳的防止了机制砂从第一底板1210两端滑出。
[0026]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下料槽道处设置打散组件,打散组件包括多个设置于第一底板1210上,并且沿第一底板1210长度方向交错倾斜设置的第二挡板1230。
[0027]通过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挡板1230以及第二挡板1230排列方式的设置,使得机制砂沿第一底板1210滑动时,首先会撞击第一底板1210上的第二挡板1230,由于第二挡板1230
倾斜设置,所以机制砂会沿着第二挡板1230滑落,从而撞击下一个第二挡板1230,如此进行多次撞击,从而较佳的防止了机制砂在下落过程中结团,通过撞击将结团打散。
[0028]结合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下料组件1130包括形状呈梯形的第二底板1310,第二底板1310两端倾斜侧壁处均设有沿第二底板1310侧壁长度方向设置,并且垂直于第二底板1310上的第三挡板1320。
[0029]通过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底板1310和第三挡板1320的设置,使得机制砂经过第一底板1210进入第二底板1310上时,第二底板1310上的两第三挡板1320会将第二底板1310上的机制砂向第二底板1310中部聚拢,从而较佳的防止了机制砂之间空间较大,产生离析。
[0030]本实施例中,第三下料组件1140包括形状呈梯形的第三底板1410,第三底板1410两端倾斜侧壁处均设有沿第三底板1410侧壁长度方向设置,并且垂直于第三底板1410上的第四挡板1420,两第四挡板1420远离第三底板1410一端设有盖板1430,盖板14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法制机制砂下料口防离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设于输送带下料口处的装置主体(1110),装置主体(1110)包括沿落料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下料组件(1120)、第二下料组件(1130)和第三下料组件(1140);第一下料组件(1120)处形成第一下料槽道,第一下料槽道的宽度沿落料方向处处相等;第二下料组件(1130)处形成第二下料槽道,第二下料槽道的宽度沿落料方向逐渐缩小;第三下料组件(1140)处形成落料通道,落料通道的宽度沿落料方向逐渐缩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法制机制砂下料口防离析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下料组件(1120)包括第一底板(1210),第一底板(1210)两端均设有沿第一底板(1210)长度方向设置,并且垂直于第一底板(1210)的第一挡板(122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湿法制机制砂下料口防离析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下料槽道处设置打散组件,打散组件包括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先毫陈鑫乔志兵赵炳剑陈永进李涛张义江李玥翔马心想张迪薛奇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局集团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