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隔离消杀地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1291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层隔离消杀地漏,包括壳体和挡盖,所述挡盖位于壳体顶部,所述挡盖底部设置有挡水板,该挡水板位于壳体的内腔中,所述挡盖底部设置有与内腔连通的排水管;还包括防返硅胶体和药斗;所述防返硅胶体位于排水管内,所述防返硅胶体包括钩挂部、筒部以及波浪防返部;所述药斗与挡水板底部可拆卸式连接,并且药斗与防返硅胶体的上下位置相对应;所述药斗上设置有通孔,并且内部盛放有消杀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双层隔离消杀地漏对地漏的结构进行改进,对臭气形成双层阻挡隔离,进一步避免臭气上涌至室内;并且可对突破第一层阻挡的臭气进行消杀,消灭细菌与病毒,从而避免感染疾病的风险。免感染疾病的风险。免感染疾病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隔离消杀地漏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地漏,具体涉及一种双层隔离消杀地漏。

技术介绍

[0002]地漏,是连接排水管道与室内排水口的重要接口。作为住宅中排水系统的重要部件,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室内空气的质量,对室内的异味控制非常重要。
[0003]为了避免反臭,现有的地漏设置有硅胶防返片,用于阻挡臭气上涌。
[0004]上述采用硅胶防返片的地漏,虽然可以对臭气进行阻挡,但是其防返阻挡效果有限,导致仍有小部分臭气进入室内,破坏室内空气质量。
[0005]并且细菌与病毒均会存在于臭气中飘浮的水雾中,即气溶胶;在新冠疫情存在的当下,存在感染疾病的风险,但是现有的地漏并不具备消杀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
[0007]研发一种双层隔离消杀地漏,对地漏的结构进行改进,对臭气形成双层阻挡隔离,进一步避免臭气上涌至室内;并且可对突破第一层阻挡的臭气进行消杀,消灭细菌与病毒,从而避免感染疾病的风险。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9]一种双层隔离消杀地漏,包括壳体和挡盖,所述挡盖位于壳体顶部,所述挡盖底部设置有挡水板,该挡水板位于壳体的内腔中,所述挡盖底部设置有与内腔连通的排水管;还包括防返硅胶体和药斗;所述防返硅胶体位于排水管内,所述防返硅胶体包括钩挂部、筒部以及波浪防返部;所述药斗与挡水板底部可拆卸式连接,并且药斗与防返硅胶体的上下位置相对应;所述药斗上设置有通孔,并且内部盛放有消杀药。
[0010]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腔中设置有蓄水环,所述挡水板的边缘处与蓄水环的上下位置相对应,并且挡水板的边缘处与蓄水环之间留有间隙。
[0011]优选的,所述防返硅胶体的钩挂部、筒部以及波浪防返部依次连接,所述钩挂部与筒部相同轴,并且钩挂部的水平高度高于挡水板的边缘处底端。
[0012]优选的,所述防返硅胶体为一体成型式结构,并且防返硅胶体的材质为硅胶。
[0013]优选的,所述药斗呈斗状结构;所述通孔呈阵列状分布在药斗侧面,所述药斗底部向下伸入防返硅胶体的筒部内。
[0014]优选的,所述药斗呈斗状结构;所述药斗具体与挡水板底部的卡扣可拆卸式连接。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一种双层隔离消杀地漏,对地漏的结构进行改进,增设蓄水环、药斗并且改进防返硅胶体的结构,防返硅胶体对臭气形成第一层阻挡隔离,蓄水环在蓄水后可相对于挡水板与防返硅胶体形成水密封,对臭气形成双层阻挡隔离,进一步避免臭气上涌至室内;并且药斗内的消杀药可对突破第一层阻挡的臭气进行消杀,消灭细菌与病毒,从而避免感染疾病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双层隔离消杀地漏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双层隔离消杀地漏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0018]图3为图2中的A

A剖面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一种双层隔离消杀地漏的防返硅胶体立体示意图。
[0020]图中:1、壳体;2、挡盖;3、挡水板;4、排水管;5、蓄水环;6、防返硅胶体;61、钩挂部;62、筒部;63、波浪防返部;7、药斗;8、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了,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2]参考图1至图4,一种双层隔离消杀地漏,包括壳体1和挡盖2,所述挡盖2位于壳体1顶部,所述挡盖2底部设置有挡水板3,该挡水板3位于壳体1的内腔中,挡水板3用于阻挡和引流,所述挡盖2底部设置有与内腔连通的排水管4,排水管4与下水道相连接;还包括防返硅胶体6和药斗7;所述防返硅胶体6位于排水管4内,所述防返硅胶体6包括钩挂部61、筒部62以及波浪防返部63,防返硅胶体6用于排水可阻挡下水道内的臭气;所述药斗7与挡水板3底部可拆卸式连接,并且药斗7与防返硅胶体6的上下位置相对应;所述药斗7上设置有通孔,便于气体进入以及消杀药的扩散,并且内部盛放有消杀药,消杀药可为颗粒状固态消杀药或者由海绵吸取的液态消杀药,颗粒状固态消杀药和液态消杀药均为现有技术。
[0023]所述壳体1的内腔中设置有蓄水环5,蓄水环5呈环形,所述挡水板3的边缘处与蓄水环5的上下位置相对应,并且挡水板3的边缘处与蓄水环5之间留有间隙,用于水流通过,同时形成水密封。
[0024]所述防返硅胶体6的钩挂部61、筒部62以及波浪防返部63依次连接,钩挂部61用于固定防返硅胶体6,所述钩挂部61与筒部62相同轴,筒部62与排水管4内壁相贴合,并且钩挂部61的水平高度高于挡水板3的边缘处底端,以便于形成密封。
[0025]所述防返硅胶体6为一体成型式结构,并且防返硅胶体6的材质为硅胶,质地柔软,可发生形变。
[0026]所述药斗7呈斗状结构;所述通孔呈阵列状分布在药斗7侧面,所述药斗7底部向下伸入防返硅胶体6的筒部内,从而可对此处的空气进行消杀。
[0027]所述药斗7呈斗状结构,顶部开口,方便放置与取出消杀药;所述药斗7具体与挡水板3底部的卡扣8可拆卸式连接,方便放置与取出消杀药;卡扣8与药斗7为旋转卡接,此连接结构为现有成熟技术。
[0028]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
[0029]排水:
[0030]室内地板上水,经挡盖2上的通槽流入至壳体1的内腔,被挡水板3阻挡并引流,水从壳体1内壁与挡水板3外壁之间流入蓄水环5中;随着水的增多,液面漫过挡水板3边缘处的底端以及防返硅胶体6的钩挂部61,从而流入至防返硅胶体6内,经筒部62和波浪防返部63流入下水道内,实现排水;
[0031]防返及消杀:
[0032]下水道内的臭气,首先会被防返硅胶体6的波浪防返部63阻挡,因为波浪防返部63在没有水流下时,呈闭合状;少量穿过波浪防返部63的臭气,到达筒部62,在气体的扩散以及消杀药的挥发作用下,可对臭气中的细菌与病毒进行灭活消杀;此处的气体,会被蓄水环5处形成圆环形的水密封阻挡,即气体无法穿过位于液面之下的挡水板3边缘处的底端,从而对臭气形成双层隔离阻挡与消杀。
[0033]上述实施例用于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将本技术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理解为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隔离消杀地漏,包括壳体(1)和挡盖(2),所述挡盖(2)位于壳体(1)顶部,所述挡盖(2)底部设置有挡水板(3),该挡水板(3)位于壳体(1)的内腔中,所述挡盖(2)底部设置有与内腔连通的排水管(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返硅胶体(6)和药斗(7);所述防返硅胶体(6)位于排水管(4)内,所述防返硅胶体(6)包括钩挂部(61)、筒部(62)以及波浪防返部(63);所述药斗(7)与挡水板(3)底部可拆卸式连接,并且药斗(7)与防返硅胶体(6)的上下位置相对应;所述药斗(7)上设置有通孔,并且内部盛放有消杀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隔离消杀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腔中设置有蓄水环(5),所述挡水板(3)的边缘处与蓄水环(5)的上下位置相对应,并且挡水板(3)的边缘处与蓄水环(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春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领秀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