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积水排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7710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1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积水排水器,属于排水管配件技术领域。一种积水排水器,包括上管道和下管道,上管道与下管道转动相连,上管道外壁连接有转动块,上管道外壁分别连接有第一管件、第二管件和第三管件,第一管件、第二管件和第三管件外壁均开凿有排水接口,上管道外壁开凿有与排水接口相配合的进水接口,排水接口内壁连接有排水器主体,排水器主体外壁开凿有与排水接口相配合的排水口,排水口外壁连接有挡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上管道外壁设置三个管件,将排水器安装在不同的管件之内,从而更好的解决防水层与瓷砖之间的砂浆找平层的积水排除问题,且有效防止管道因堵塞形成的臭水返入砂浆找平层的问题,有效的降低了卫生间异味问题。

A kind of water coll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积水排水器
本技术涉及排水管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积水排水器。
技术介绍
地砖渗水在生活中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建筑装修卫生间阳台防水做好之后,尤其在卫生间等积水潮湿的环境下,防水层或者是保护辅贴瓷砖的砂浆层出现积水,一直以来都是靠自然蒸发干燥,因为过程缓慢,造成很多与之相邻的墙面返潮生霉,卫生间内部充满异味,防水层因长时间潮湿浸泡极易引起防水层失效引起的漏水。目前市场上出现一种圆形的积水排水器,但因其不能调节尺寸的高低,使得在安装过程中会破坏防水层或者砂浆层,并容易使地砖或砂浆层出现空鼓脱落的现象,使得绝大多数家庭在装修过程中对于这种积水排水器只能弃之不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积水排水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积水排水器,包括上管道和下管道,所述上管道与下管道转动相连,所述上管道外壁连接有转动块,所述上管道外壁分别连接有第一管件、第二管件和第三管件,所述第一管件、第二管件和第三管件外壁均开凿有排水接口,所述上管道外壁开凿有与排水接口相配合的进水接口,所述排水接口内壁连接有排水器主体,所述排水器主体外壁开凿有与排水接口相配合的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外壁连接有挡片。优选的,三个所述进水接口分别位于上管道的不同方向。优选的,所述排水口与挡片外壁均开凿有相配合的通孔,且所述通孔内壁活动连接有铆钉。优选的,所述挡片为橡胶片,且所述挡片的底部连接有配重板。优选的,所述排水器主体远离排水口的一端连接有滤网。所述排水器主体采用长方体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积水排水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积水排水器,当需要根据防水层或者砂浆层提高排水器主体的安装高度时,可以通过旋转转动块,使转动块带动上管道旋转,进而使上管道外壁开凿的进水接口与第一管件外壁的排水接口相配合,由于上管道的三个进水接口分别位于不同的位置和高度,所以当第一管件的排水接口与上管道的进水接口相匹配时,此时第二管件与第三管件外壁开凿的排水接口均会被上管道的外壁所遮挡,然后将排水器主体安装在第一管件的排水接口内壁,水流从排水器主体右侧进入,会首先经过滤网,滤网会过滤掉一些杂质,避免杂质堵塞管道,妨碍水流的排出,将排水器主体设置为长方形,可增加砂浆层积水引流排除速度,当水流移动至排水口处,水流会对挡片进行挤压,挡片与排水口通过铆钉连接,挡片顶部被固定,中部受水流冲击变形,挡片与排水口之间出现间隙,水流从中流出,并经过排水接口与进水接口,从下管道流出,水流流过之后,挡片不在受力恢复原位,排水口外壁设置有密封垫圈,与挡片相配合,从而避免水流倒流,为更进一步减少水流倒流出现的情况,可在挡片的底部设置配重板,增加挡片的重量,此配重板会因重力导致橡胶片自然下垂,水流方向在水流的作用力下能打开,反方向则自然关闭,当需要降低排水器主体的安装高度时,通过旋转转动块,使第二管件或者第三管件的排水接口与上管道的进水接口相匹配,从而降低排水器的安装高度。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通过在上管道外壁设置三个管件,将排水器安装在不同的管件之内,从而更好的解决防水层与瓷砖之间的砂浆找平层的积水排除问题,且有效防止管道因堵塞形成的臭水返入砂浆找平层的问题,有效的降低了卫生间异味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积水排水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积水排水器上管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积水排水器排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积水排水器挡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管道;101、进水接口;2、下管道;3、第一管件;301、第二管件;302、第三管件;303、排水接口;4、转动块;5、排水器主体;501、排水口;502、通孔;503、铆钉;6、挡片;7、配重板;8、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2,一种积水排水器,包括上管道1和下管道2,上管道1与下管道2转动相连,上管道1外壁连接有转动块4,上管道1外壁分别连接有第一管件3、第二管件301和第三管件302,第一管件3、第二管件301和第三管件302外壁均开凿有排水接口303,上管道1外壁开凿有与排水接口303相配合的进水接口101,排水接口303内壁连接有排水器主体5,排水器主体5外壁开凿有与排水接口303相配合的排水口501,排水口501外壁连接有挡片6。参照图2,三个进水接口101分别位于上管道1的不同方向。参照图3-4,排水口501与挡片6外壁均开凿有相配合的通孔502,且通孔502内壁活动连接有铆钉503。参照图4,挡片6为橡胶片,且挡片6的底部连接有配重板7。参照图1,排水器主体5远离排水口501的一端连接有滤网8。参照图1和图3,排水器主体5采用长方体结构。本技术中,当需要根据防水层或者砂浆层提高排水器主体5的安装高度时,可以通过旋转转动块4,使转动块4带动上管道1旋转,进而使上管道1外壁开凿的进水接口101与第一管件3外壁的排水接口303相配合,由于上管道1的三个进水接口101分别位于不同的位置和高度,所以当第一管件3的排水接口303与上管道1的进水接口101相匹配时,此时第二管件301与第三管件302外壁开凿的排水接口303均会被上管道1的外壁所遮挡,然后将排水器主体5安装在第一管件3的排水接口303内壁,水流从排水器主体5右侧进入,会首先经过滤网8,滤网8会过滤掉一些杂质,避免杂质堵塞管道,妨碍水流的排出,将排水器主体5设置为长方形,可增加砂浆层积水引流排除速度,当水流移动至排水口501处,水流会对挡片6进行挤压,挡片6与排水口501通过铆钉503连接,挡片6顶部被固定,中部受水流冲击变形,挡片6与排水口501之间出现间隙,水流从中流出,并经过排水接口303与进水接口101,从下管道2流出,水流流过之后,挡片6不在受力恢复原位,排水口501外壁设置有密封垫圈,与挡片6相配合,从而避免水流倒流,为更进一步减少水流倒流出现的情况,可在挡片6的底部设置配重板7,增加挡片6的重量,此配重板7会因重力导致橡胶片自然下垂,水流方向在水流的作用力下能打开,反方向则自然关闭,当需要降低排水器主体5的安装高度时,通过旋转转动块4,使第二管件301或者第三管件302的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积水排水器,包括上管道(1)和下管道(2),所述上管道(1)与下管道(2)转动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道(1)外壁连接有转动块(4),所述上管道(1)外壁分别连接有第一管件(3)、第二管件(301)和第三管件(302),所述第一管件(3)、第二管件(301)和第三管件(302)外壁均开凿有排水接口(303),所述上管道(1)外壁开凿有与排水接口(303)相配合的进水接口(101),所述排水接口(303)内壁连接有排水器主体(5),所述排水器主体(5)外壁开凿有与排水接口(303)相配合的排水口(501),所述排水口(501)外壁连接有挡片(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积水排水器,包括上管道(1)和下管道(2),所述上管道(1)与下管道(2)转动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道(1)外壁连接有转动块(4),所述上管道(1)外壁分别连接有第一管件(3)、第二管件(301)和第三管件(302),所述第一管件(3)、第二管件(301)和第三管件(302)外壁均开凿有排水接口(303),所述上管道(1)外壁开凿有与排水接口(303)相配合的进水接口(101),所述排水接口(303)内壁连接有排水器主体(5),所述排水器主体(5)外壁开凿有与排水接口(303)相配合的排水口(501),所述排水口(501)外壁连接有挡片(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积水排水器,其特征在于,三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春平祝兴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领秀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