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防粉体阻料、卡料的振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1244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一种可调节的防粉体阻料、卡料的振动装置,包括支撑管板、管排、振动机构和壳体;支撑管板设置有多个第一孔和进料口;管排包括上联箱管、下联箱管和换热元件;每个第一孔中均设置有上联箱管;每个换热元件的上端均设置在上联箱管上;多个下联箱管并排设置,每个换热元件的下端均设置在下联箱管上;振动机构,包括振动机、振动框架、管排吊杆和吊杆支座;振动机设置在振动框架上;振动框架设置有多个第二孔和出料口,每个第二孔中均设置有下联箱管;管排吊杆设置在振动框架和吊杆支座上;壳体设置有布料腔,布料腔围绕多个换热元件,用于限定粉体状流体的下落空间。上述技术方案中粉体状流体不易堵料于管壁上,可顺利通过管排。过管排。过管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的防粉体阻料、卡料的振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粉体状流体换热
,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的防粉体阻料、卡料的振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粉体状流体是一种特殊的密相流体,由于粉体的颗粒可形成颗粒间的作用力,因此它的流动区别于普通的液态、气态流体。液态或者气态流体可以自动扩散于流动空间的每一个角落,不会形成堆积、“中心流”、“撘拱”等现象。流动不畅和不均现象让粉体状流体不能够高效冷却、储存或者顺畅输送,极易使得粉体状流体形成板结,对设备装置形成堵塞,这种现象对物料品质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此,需要提供一种可调节的防粉体阻料、卡料的振动装置,流动不畅和不均现象让粉体状流体不能够高效冷却、储存或者顺畅输送,极易使得粉体状流体形成板结,对设备装置形成堵塞,这种现象对物料品质造成了重大的影响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节的防粉体阻料、卡料的振动装置,包括支撑管板、管排和振动机构;
[0005]所述支撑管板设置有多个第一孔和进料口;
[0006]所述管排包括上联箱管、下联箱管和换热元件;所述上联箱管有多个,多个所述上联箱管并排设置,平行于水平方向,每个所述第一孔中均设置有所述上联箱管,所述第一孔的尺寸大于所述上联箱管的尺寸;所述换热元件有多个,多个所述换热元件并排设置,垂直于水平方向,每个所述换热元件的上端均设置在所述上联箱管上,所述换热元件用于与粉体状流体交换热量;所述下联箱管有多个,多个所述下联箱管并排设置,平行于水平方向,每个所述换热元件的下端均设置在所述下联箱管上;
[0007]振动机构,包括振动机、振动框架、管排吊杆和吊杆支座;所述振动机设置在所述振动框架上;所述振动框架设置有多个第二孔和出料口,每个所述第二孔中均设置有所述下联箱管,所述第二孔的尺寸大于所述下联箱管的尺寸;所述管排吊杆的下端设置在所述振动框架上,上端设置在所述吊杆支座上。
[0008]进一步的,还包括垫套;
[0009]所述第一孔中设置有所述胶垫套,所述胶垫套中设置有所述上联箱管,所述胶垫套使所述第一孔和所述上联箱管为间接接触;和/或:
[0010]所述第二孔中设置有所述胶垫套,所述胶垫套中设置有所述下联箱管,所述胶垫套使所述第二孔和所述下联箱管为间接接触。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上固定支架和/或下固定支架;
[0012]所述支撑管板设置在所述上固定支架上;
[0013]所述吊杆支座设置在所述下固定支架上。
[0014]进一步的,所述吊杆支座和所述下固定支架相焊接,所述支撑管板和所述上固定支架相焊接。
[0015]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换热元件呈现横纵排列。
[0016]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元件为三维螺旋状,用于引导粉体移动。
[0017]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振动机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可根据粉体的物性调节振幅和频率,使得管排产生同步振动。
[0018]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粉体状流体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落体,穿过进料口和上联箱管后进入多个换热元件之间,振动机可带动换热元件振动,上联箱管和下联箱管在第一孔中和第二孔中振动,卡在换热元件之间的粉体状流体在将在振动机构的作用下而掉落下来,保障了粉体流能够连续持续在重力的作用沿着换热元件的表面而下,保持了换热元件的洁净度。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施例中振动装置的正视示意图;
[0021]图2为本实施例中振动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0022]图3为图2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3]图4为本实施例中上联箱管和胶垫套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实施例中下联箱管和胶垫套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上固定支架;
[0027]2、支撑管板;
[0028]3、换热元件;
[0029]4、下固定支架;
[0030]5、管排吊杆;
[0031]6、下联箱管;
[0032]7、振动框架;
[0033]8、上联箱管;
[0034]9、吊杆支座;
[0035]10、胶垫套;
[0036]11、振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0038]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施例一种可调节的防粉体阻料、卡料的振动装置,包括支撑管板2、管排和振动机构;
[0039]支撑管板2设置有多个第一孔和进料口,第一孔用于容置上联箱管8,进料口用于粉体进料,粉体指的是粉体状流体;
[0040]管排包括上联箱管8、下联箱管6和换热元件3;上联箱管8有多个,多个上联箱管8
并排设置,平行于水平方向,每个第一孔中均设置有上联箱管8,第一孔的尺寸大于上联箱管8的尺寸,这样上联箱管8受外力的作用可以在第一孔中移动;换热元件3有多个,多个换热元件3并排设置,垂直于水平方向,每个换热元件3的上端均设置在上联箱管8上,换热元件3用于与粉体状流体交换热量——冷却介质走换热元件3内,并与粉体流呈逆流热交换方式,实现小端差换热;下联箱管6有多个,多个下联箱管6并排设置,平行于水平方向,每个换热元件3的下端均设置在下联箱管6上;
[0041]振动机构,包括振动机11、振动框架7、管排吊杆5和吊杆支座9;振动机11和下联箱管6设置在振动框架7上;振动框架7设置有多个第二孔和出料口,第二孔用于容置下联箱管6,出料口用于粉体出料;每个第二孔中均设置有下联箱管6,第二孔的尺寸大于下联箱管6的尺寸,这样下联箱管6受外力的作用可以在第二孔中移动;管排吊杆5的下端设置在振动框架7上,管排吊杆5的上端设置在吊杆支座9上。
[0042]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43]粉体状流体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落体,穿过进料口和上联箱管后进入多个换热元件之间,振动机可带动换热元件振动,上联箱管和下联箱管在第一孔中和第二孔中振动,卡在换热元件之间的粉体状流体在将在振动机构的作用下而掉落下来,保障了粉体流能够连续持续在重力的作用沿着换热元件的表面而下,保持了换热元件的洁净度。
[0044]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换热元件3为管状,冷却介质走换热元件3内,并与外部的粉体状流体流呈逆流热交换方式,实现小端差换热,粉体状流体换热元件3的表面缓缓而下,不仅把普通换热元件3的碰撞流接触模式转化为摩擦流接触模式,而且使粉体状流在多个换热元件3之间形成堆积流。优选的,多个换热元件3呈现横纵排列,上联箱管8和下联箱管6均有多排,对应设置在换热元件3的上下两侧。
[0045]请参阅图2、图4和图5,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在振动时,振动框架7对下联箱管6造成硬磨损,支撑管板2对上联箱管8造成硬磨,为此,振动装置还包括胶垫套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的防粉体阻料、卡料的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管板、管排和振动机构;所述支撑管板设置有多个第一孔和进料口;所述管排包括上联箱管、下联箱管和换热元件;所述上联箱管有多个,多个所述上联箱管并排设置,平行于水平方向,每个所述第一孔中均设置有所述上联箱管,所述第一孔的尺寸大于所述上联箱管的尺寸;所述换热元件有多个,多个所述换热元件并排设置,垂直于水平方向,每个所述换热元件的上端均设置在所述上联箱管上,所述换热元件用于与粉体状流体交换热量;所述下联箱管有多个,多个所述下联箱管并排设置,平行于水平方向,每个所述换热元件的下端均设置在所述下联箱管上;振动机构,包括振动机、振动框架、管排吊杆和吊杆支座;所述振动机设置在所述振动框架上;所述振动框架设置有多个第二孔和出料口,每个所述第二孔中均设置有所述下联箱管,所述第二孔的尺寸大于所述下联箱管的尺寸;所述管排吊杆的下端设置在所述振动框架上,上端设置在所述吊杆支座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宝锋张学丰汤友琛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科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