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氨汽融合型混合动力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40983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氨汽融合型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形成有燃烧室、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连通燃烧室;燃料供给装置,连接至发动机,燃料供给装置通过第一喷嘴向进气道内喷射氨燃料,并通过第二喷嘴向燃烧室或进气道内喷射汽油类燃料;发电机和动力电池,发动机与发电机传动连接,发电机与动力电池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系统,通过将氨燃料与汽油类燃料掺混并进行燃烧,一方面可以解决氨燃烧速度慢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有效解决发动机爆震问题,优化燃烧相位,提高热效率;此外,燃料的来源广且成本低,结构实现也较为简单且硬件要求低,并且本系统的燃烧模式可根据负荷及氨/汽能量比进行调整。式可根据负荷及氨/汽能量比进行调整。式可根据负荷及氨/汽能量比进行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氨汽融合型混合动力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发动机
,尤其涉及一种氨汽融合型混合动力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内燃机是交通运输、非道路机械和国防装备等的主要动力源,但使用化石燃料造成大量的CO2排放,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内燃机燃用氢、氨等无碳燃料是实现交通领域“碳达峰”和“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有效方式。与氨相比,氢的制、储、运成本高,安全性差,难以直接在交通领域大规模应用;而氨具有火焰传播速度低、最小点火能高、自燃温度高以及NH3和NO
X
排放高等性质,是一种低反应活性燃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氨汽融合型混合动力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发动机燃用氨燃料时效率低的缺陷,实现如下效果:一方面可以解决氨燃烧速度慢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有效解决发动机爆震问题,优化燃烧相位,提高热效率。
[000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氨汽融合型混合动力系统,包括:
[0005]发动机,形成有燃烧室、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所述第一喷嘴和所述第二喷嘴连通所述燃烧室;
[0006]燃料供给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汽融合型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形成有燃烧室、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进气道和排气道,所述第一喷嘴连通所述进气道,所述第二喷嘴连通所述燃烧室;燃料供给装置,连接至所述发动机,所述燃料供给装置通过所述第一喷嘴向所述进气道内喷射氨燃料,并通过所述第二喷嘴向所述进气道或燃烧室内喷射汽油类燃料;发电机和动力电池,所述发动机与所述发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发电机与所述动力电池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汽融合型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处理装置,与所述发动机的排气口连接,所述后处理装置用于处理所述发动机排出的尾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氨汽融合型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装置包括氧传感器,所述氧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发动机的排气口处,所述氧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燃空当量比,控制化学计量比燃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氨汽融合型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装置还包括三元催化转化器,所述三元催化转化器用于净化尾气中的CO、THC、未燃NH3和NO
X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汽融合型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供给装置包括氨存储箱和汽油存储箱,所述氨存储箱连通至所述第一喷嘴并用于向所述进气道内喷射氨燃料,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刘尚张昊王巍蔡开源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