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明德专利>正文

电路板回焊机盖体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0898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路板回焊机盖体升降装置,其具有马达、主传动齿轮箱、四升降齿轮箱与四升降螺杆,马达设于回焊机的机台内,主传动齿轮箱设于机台内,主传动齿轮箱与马达相互连接,各升降齿轮箱设于机台内部,各升降齿轮箱与主传动齿轮箱相互连接,各升降螺杆的一端与其相对应的升降齿轮箱相互连接,另端贯穿机台,并与设置的上盖相互连接,上盖可被升降螺杆推离或拉近机台处,而上盖会相对于机台垂直上升或下降,此种升降方式,使得上盖与机台之间具有较大的工作空间,如此可便于电路板的更换或机台维修的进行。(*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路板回焊机盖体升降装置,其提供一种可 使得上盖相对于回焊机的机台垂直升降的装置。
技术介绍
电子零件,例如电容器、电阻、芯片等,其是先行暂时定位黏 着于事先印有锡膏的电路板处,再将此电路板的锡膏进行锡膏融熔的 永久焊接,而此焊接程序为业界所通称的"回焊",于进行回焊时,其 会使用回焊机进行锡膏融熔的焊接程序,故现有的回焊机具有一定实 用性。现有的回焊机,请配合参考第图6及图7所示,其具有机台(30) 与掀盖(40),机台(30)的-一端设有仪表板(31)与显示屏幕(32), 另端设有输送轨道(图中未示),于该端的内部设有油压缸(33),机 台(30)内部设有抽气装置,掀盖(40)的一侧边利用枢轴(41)枢 设于机台(30)顶端的侧边处,掀盖(40)相对于机台(30)侧面处 设有加热装置(图中未示)。请配合参考图8所示,油压缸(33)所设有的推杆(331)会将掀 盖(40)的另一侧边推离机台(30)处,使掀盖(40)相对于机台(30) 呈开启状态,此时,当电路板插设有电子零件后,此电路板可置放于 输送轨道,输送轨道就会将此电路板运输至回焊机的加热区内,此时, 可将掀盖(40)盖上,掀盖(40)的加热装置就会开始加热,使得事 先印于电路板上锡膏产生融熔现象,进而使得电子零件永久焊固于电 路板上,同时,为了强化焊锡性及避免于此过程中有氧化的情况产生, 故会加入氮气,当加热结束后,抽气装置会将氮气及助焊剂的蒸气抽 离,然而现有的回焊机还是有其缺点存在,由于掀盖(40)的一侧边 是利用枢轴(41)枢设于机台(30)处,因此,掀盖(40)的另一侧边与机台(30)无法紧密贴合,所以氮气会由此处泄漏至外部,如此 机台(30)内部的氮气浓度就会偏低,并且会增加氮气的消耗,此外, 外漏的氮气及助焊剂的蒸气亦会改变机台(30)周围空气的成分,而 使得人们有缺氧及空气污染的危害。再者,侧掀式的掀盖(40)仅能相对于机台(30)掀开至特定角 度,当维修人员欲进行维修时,掀盖(40)会使得维修人员无法对机 台(30)或掀盖(40)顺利进行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前述的现有技术上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 电路板回焊机盖体升降装置,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以提供一 种可使上盖相对于机台垂直升降的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设计一种电路 板回焊机盖体升降装置,其设置于回焊机的机台处,升降装置具有马 达、主传动齿轮箱、二副传动齿轮箱、四升降齿轮箱与四升降螺杆, 主传动齿轮箱设置于机台内部,并且相邻于马达,主传动齿轮箱与马 达相互连接,各副传动齿轮箱位于主传动齿轮箱的一侧,各副传动齿 轮箱与主传动齿轮箱相互连接,各升降齿轮箱设置于机台内部,各升 降齿轮箱与其相对的副传动齿轮箱相互连接,各升降螺杆的一端与其 相对应的升降齿轮箱相互连接,另端贯穿机台,并与设置的上盖相互 连接,另于机台的顶端面设有密封压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如上述的结构,上 盖可被升降螺杆推离机台处,而上盖会相对于机台垂直上升,或者, 上盖可被升降螺杆拉近机台处,而上盖会相对于机台垂直下降,通过 此种升降方式,使得上盖与机台之间具有较大的工作空间,如此可便 于电路板的更换或维修的进行。另外,上盖与机台可通过此种升降结构,并且加上设置于机台的 密封压条,而具有较佳的密合度,故当氮气加入时,氮气亦无法外泄, 所以氮气的浓度就得以维持,除了可避免氮气过度消耗,并且可使机 台周围空气的成分不会有任何改变,以避免缺氧及助焊剂的蒸气的危 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前视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上盖升起之前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上盖升起的侧视示意图。图6为现有的回焊机的前视示意图。图7为现有的回焊机的侧视示意图。图8为现有的回焊机的掀盖侧边上升的侧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 机台(11) 上盖(201)中心轴 (22)副传动齿轮箱 (221)传动杆 (231)传动杆 (30)机台 (32)显示屏幕 (331)推杆 (41)枢轴(101)密封压条(20) 马达(21) 主传动齿轮箱(23) 升降齿轮箱(24) 升降螺杆 (31)仪表板 (33)油压缸 (40)掀盖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是一种电路板回焊机盖体升降装置,请配合参考图1、 2及3所示,其设置于回焊机的机台(10)处,该机台(10)的顶端设 有上盖(11),于该机台(10)的顶端面固设密封压条(101),另于该 机台(10)的顶端面且相对于上盖(11)边角处形成有穿孔,各穿孔 位于密封压条(101)的外侧处,上盖(11)相对于该穿孔位置处设有 轴承(图中未示),该升降装置具有马达(20)、主传动齿轮箱(21)、 二副传动齿轮箱(22)、四升降齿轮箱(23)与四升降螺杆(24);马达(20),其设于机台(10)内部;主传动齿轮箱(21),其设于机台(10)内部,并且相邻于马达(20), 主传动齿轮箱(21)是用于减速用,并且具有一输入端与二输出端, 主传动齿轮箱(21)的输入端与马达(20)所设有的中心轴(201)相 互连接;各副传动齿轮箱(22),其分别位于主传动齿轮箱(21)的一侧, 各副传动齿轮箱(22)是用于传导来自主传动齿轮箱(21)的动力, 而且可改变该动力的输出方向,各副传动齿轮箱(22)具有一输入端 与二输出端,各副传动齿轮箱(22)的输入端利用传动杆(221)与主 传动齿轮箱(21)的输出端相互连接;各升降齿轮箱(23),其设于机台(10)内部,并且相对于机台(10) 的各穿孔处,各升降齿轮箱(23)可改变来自副传动齿轮箱(22)所 输出的动力方向,并且,有输入端与输出端,各升降齿轮箱(23)的 输入端利用传动杆(231)与其相对的副传动齿轮箱(22)的输出端相 互连接,至于前述主传动齿轮箱(21)、副传动齿轮箱(22)与升降齿 轮箱(23)的内部结构可由相互啮合的传动组件(例如齿轮等)组 成,此构造为熟悉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现有,故不赘述;各升降螺杆(24),其一端与其相对应的升降齿轮箱(23)的输出 端相互连接,另端贯穿机台(10)的穿孔处,并与设置于上盖(11) 处的轴承的内环相互连接。请配合参考图4及5所示,当马达(20)带动主传动齿轮箱(21) 时,主传动齿轮箱(21)所设有的齿轮会将马达(20)所输出的动力, 传导至传动杆(221),传动杆(221)亦会使得副传动齿轮箱(22)开 始动作,副传动齿轮箱(22)会改变马达(20)所输出的动力的方向, 故与副传动齿轮箱(22)相互连接的传动杆(231)亦会使得升降齿轮 箱(23)开始动作,进而使得升降螺杆(24)开始转动,故升降螺杆 (24)相对于升降齿轮箱(23)上升,由于升降螺杆(24)的端部是 位于上盖(11)的轴承的内环处,所以该端部相对于上盖(11),仅会 空转,故转动中的升降螺杆(24)会迫使整个上盖(11)朝向远离机 台(10)的方向移动,所以上盖(11)与机台(10)之间就会有较宽 阔的工作空间,由此可便于电路板的更换或维修的进行。反之,当马达(20)反向带动主传动齿轮箱(21)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路板回焊机盖体升降装置,设置于回焊机的机台处,其特征在于,该机台的顶端设有上盖,于该机台的顶端面固设密封压条,另于该机台的顶端面且相对于上盖边角处形成有穿孔,上盖相对于该穿孔位置处设有轴承,该升降装置具有:    马达,其设置于机台内部;    主传动齿轮箱,其设置于机台内部,并且相邻于马达,主传动齿轮箱与马达相互连接;    二副传动齿轮箱,其分别位于主传动齿轮箱的一侧,各副传动齿轮箱与主传动齿轮箱相互连接;    四升降齿轮箱,其设于机台内部,并且分别相对于机台的各穿孔处,各升降齿轮箱与其相对的副传动齿轮箱相互连接;    四升降螺杆,各升降螺杆的一端与其相对应的升降齿轮箱相互连接,另端贯穿机台的穿孔处,并与设置于上盖处的轴承的内环相互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明德
申请(专利权)人:郑明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