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滑防侧移的抗震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0794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抗滑防侧移的抗震支架,涉及抗震支架领域,包括安装架杆,还包括连接槽壳,所述连接槽壳上设置有第一调节螺杆,所述第一调节螺杆的外侧套设有两组移动板,所述连接槽壳的外侧套设有两组限位板,两组所述限位板的背对侧靠近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板,两组所述活动板的下表面贯穿开设有若干组通孔,两组所述活动板的下表面均贯穿设置有卡栓,所述第一调节螺杆的外侧面设置有对称螺纹段,两组所述移动板的一侧均贯穿开设有螺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在地震时避免管道在支架上发生侧移,具有很好的抗滑功能,安全性较高,且具有便捷的组合安装功能,也便于抗震支架的拆卸更换和检修。于抗震支架的拆卸更换和检修。于抗震支架的拆卸更换和检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抗滑防侧移的抗震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抗震支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抗滑防侧移的抗震支架。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管道铺设,用于输送自来水、消防水和天然气等。若这些管道直接固定在墙体上,在发生地震时,往往容易发生坠落,从而引发安全事故,因此,用于管道固定的支架必须时抗震支架。
[0003]经检索,专利号为CN216618799U,公开了一种具有抗滑防侧移的抗震支架,便于通过简单快捷的操作将管道等设施固定在抗震支架上,防止其发生侧移,大大简化了操作步骤,提高了工作效率,然而该抗震支架上的管道是经由收束带定位的,当发生地震时,管道仍然有很大概率挣脱收束带而与抗震支架发生剧烈碰撞,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抗滑防侧移的抗震支架,现有的抗震支架上的管道是经由收束带定位的,当发生地震时,管道仍然有很大概率挣脱收束带而与抗震支架发生剧烈碰撞,安全性较低。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抗滑防侧移的抗震支架,包括安装架杆,还包括连接槽壳,所述连接槽壳上设置有第一调节螺杆,所述第一调节螺杆的外侧套设有两组移动板,所述连接槽壳的外侧套设有两组限位板,两组所述限位板的背对侧靠近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板,两组所述活动板的下表面贯穿开设有若干组通孔,两组所述活动板的下表面均贯穿设置有卡栓。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调节螺杆的外侧面设置有对称螺纹段,两组所述移动板的一侧均贯穿开设有螺孔,且两组移动板分别通过螺孔与第一调节螺杆螺纹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两组所述移动板分别与两组限位板固定连接,若干组所述通孔分别等距离分布在两组活动板上,两组所述卡栓分别穿过通孔与连接槽壳相卡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安装架杆与连接槽壳之间设置有连接横杆,所述连接横杆的上表面中间位置贯穿设置有第二调节螺杆,且连接横杆的上表面中间位置贯穿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二调节螺杆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压盘,所述第二调节螺杆通过螺纹孔与连接横杆螺纹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安装架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组连接架杆,所述安装架杆与连接横杆之间设置有两组第一竖杆,两组所述第一竖杆的外侧套接有竖柱,所述连接横杆与连接槽壳之间设置有两组第二竖杆,两组所述第一竖杆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直角板,两组所述直角板的下表面均贯穿设置有两组第三螺栓,两组所述第三螺栓分别穿过直角板与安装架杆螺纹连接,两组所述第二竖杆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板,
两组所述连接架板的两侧均贯穿设置有第四螺栓,所述第四螺栓穿过连接架板与连接槽壳螺纹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安装架杆与连接横杆之间设置有两组第一倾斜板和两组第二倾斜板,两组所述第一倾斜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上连板和第一下连板,所述第一上连板和第一下连板分别与两组第一倾斜板之间连接有第一铰链,所述第一上连板与第一下连板的外侧均贯穿设置有第一螺栓,两组所述第二倾斜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上连板和第二下连板,所述第二上连板与第二下连板分别与两组第二倾斜板之间连接有第二铰链,所述第二上连板与第二下连板的外侧均贯穿设置有第二螺栓。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两组所述第一倾斜板与两组第二倾斜板均关于第二调节螺杆对称设置,两组所述第一螺栓分别穿过第一上连板和第一下连板与安装架杆和连接横杆螺纹连接,两组所述第一下连板分别与两组第一竖杆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第二螺栓分别穿过第二上连板和第二下连板与连接架杆和连接横杆螺纹连接。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连接槽壳上的第一调节螺杆,以在螺孔的配合下带动两组移动板沿着连接槽壳内侧而相对移动,从而带动两组限位板沿着连接槽壳而相对移动,进而对管道两侧进行夹持,然后将两组卡栓分别穿过活动板上的通孔与连接槽壳相卡接,接着通过连接横杆上的螺纹孔转动第二调节螺杆,使得压盘螺旋下移,直至压盘与管道上侧相接触,能够在地震时避免管道在支架上发生侧移,具有很好的抗滑功能,安全性较高。
[0013]将两组第三螺栓分别穿过直角板与安装架杆和连接架杆相卡接,使得两组第一竖杆卡接在安装架杆的下侧,再将第四螺栓穿过连接架板与连接槽壳相卡接,使得连接槽壳卡固连接在两组第二竖杆的下侧,接着将两组第一螺栓分别穿过第一上连板和第一下连板与安装架杆和连接横杆螺纹连接,再将两组第二螺栓分别穿过第二上连板和第二下连板与连接架杆和连接横杆螺纹连接,以对两组第一倾斜板和两组第二倾斜板进行依次安装,具有便捷的组合安装功能,也便于抗震支架的拆卸更换和检修。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一种具有抗滑防侧移的抗震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一种具有抗滑防侧移的抗震支架的连接槽壳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一种具有抗滑防侧移的抗震支架的安装架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一种具有抗滑防侧移的抗震支架的后视示意图。
[0018]图中:1、安装架杆;2、连接架杆;3、第一竖杆;4、竖柱;5、连接横杆;6、第二竖杆;7、连接槽壳;8、第一调节螺杆;9、移动板;10、限位板;11、活动板;12、通孔;13、卡栓;14、螺纹孔;15、第二调节螺杆;16、压盘;17、第一倾斜板;18、第一上连板;19、第一下连板;20、第一铰链;21、第一螺栓;22、第二螺栓;23、第二倾斜板;24、第二上连板;25、第二下连板;26、第二铰链;27、直角板;28、第三螺栓;29、连接架板;30、第四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
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20]实施例一
[0021]请参阅图1

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抗滑防侧移的抗震支架,包括安装架杆1,还包括连接槽壳7,连接槽壳7上设置有第一调节螺杆8,第一调节螺杆8的外侧套设有两组移动板9,连接槽壳7的外侧套设有两组限位板10,两组限位板10的背对侧靠近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板11,两组活动板11的下表面贯穿开设有若干组通孔12,两组活动板11的下表面均贯穿设置有卡栓13;
[0022]请参阅图2,第一调节螺杆8的外侧面设置有对称螺纹段,两组移动板9的一侧均贯穿开设有螺孔,且两组移动板9分别通过螺孔与第一调节螺杆8螺纹连接;
[0023]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调节螺杆8与移动板9的螺纹连接便于两组移动板9的相对移动使用。
[0024]请参阅图2,两组移动板9分别与两组限位板10固定连接,若干组通孔12分别等距离分布在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抗滑防侧移的抗震支架,包括安装架杆(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槽壳(7),所述连接槽壳(7)上设置有第一调节螺杆(8),所述第一调节螺杆(8)的外侧套设有两组移动板(9),所述连接槽壳(7)的外侧套设有两组限位板(10),两组所述限位板(10)的背对侧靠近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板(11),两组所述活动板(11)的下表面贯穿开设有若干组通孔(12),两组所述活动板(11)的下表面均贯穿设置有卡栓(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滑防侧移的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螺杆(8)的外侧面设置有对称螺纹段,两组所述移动板(9)的一侧均贯穿开设有螺孔,且两组移动板(9)分别通过螺孔与第一调节螺杆(8)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滑防侧移的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移动板(9)分别与两组限位板(10)固定连接,若干组所述通孔(12)分别等距离分布在两组活动板(11)上,两组所述卡栓(13)分别穿过通孔(12)与连接槽壳(7)相卡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滑防侧移的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杆(1)与连接槽壳(7)之间设置有连接横杆(5),所述连接横杆(5)的上表面中间位置贯穿设置有第二调节螺杆(15),且连接横杆(5)的上表面中间位置贯穿开设有螺纹孔(14),所述第二调节螺杆(15)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压盘(16),所述第二调节螺杆(15)通过螺纹孔(14)与连接横杆(5)螺纹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滑防侧移的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杆(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组连接架杆(2),所述安装架杆(1)与连接横杆(5)之间设置有两组第一竖杆(3),两组所述第一竖杆(3)的外侧套接有竖柱(4),所述连接横杆(5)与连接槽壳(7)之间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柘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