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物质碳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在全钒液流/锂金属电池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极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质碳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在全钒液流/锂金属电池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生物质碳材料是生物质在限氧条件下热解制备的碳质材料,生物质碳不仅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丰富可调节的孔隙结构、良好的导电性、稳定的电化学性能,还可以通过自掺杂效应(如氧、氮、硫元素),增加碳质材料的导电性和额外的活性位点。
[0003]近年来,利用生物炭材料构建 3D 碳骨架保护金属锂负极是近些年的研究热点,随着对生物质炭材料的开发及新能源电池技术的发展,生物质炭材料可作为锂金属沉积骨架理想的理想材料,可保护金属锂负极免受电解液腐蚀,抑制电极体积变化,并提供理想的电子传输通道。研究表明,通过基团修饰使生物质炭材料表界面功能化,对其亲锂性进行改善,可诱导锂均匀成核,避免锂枝晶的不可控生长,从而延长锂金属负极的实际寿命并提高库伦效率。研究还表明,生物质炭材料的微孔表面积和孔体积取决于KOH用量和热处理温度,在不使用活化剂的条件下,生物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碳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步骤1,选用生物质碳颗粒,生物质碳颗粒具有大量孔径大于50nm的大孔隙;步骤2,将管长不大于10μm的碳纳米管与所选生物质碳颗粒混合,碳纳米管与所选生物质碳颗粒的体积比为1.2:1;步骤3,将所得混合料装入管腔后置于高频振动设备上进行震动,管腔的内径为40
‑
50mm,管腔的高度为50
‑
60cm,振动频率控制为1500
‑
2000HZ,振动时间控制为14
‑
15小时;步骤4,在模腔壁面刷上一层粘接料,然后将震动后的中层混合料倒入模腔内;步骤5,将模腔内的混合料压实,并在压实料表面再次刷上一层粘接料;步骤6,待压实料表面的粘接料凝固后,得生物质碳板料;步骤7,在所得生物质碳板料上缠绕若干层碳纤维丝,缠绕前的碳纤维丝表面覆盖一层粘接料,碳纤维丝的粗细不大于7μm;步骤8,将缠绕有碳纤维丝的生物质碳板料置于温度为930
‑
950℃的炉内保温1
‑
2小时,取出并冷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世玉,金梦,刘银,杨倩,张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