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导电环摩擦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0769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3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新型导电环摩擦副结构,涉及导电滑环技术领域,包括弹簧刷丝组件,所述弹簧刷丝组件包括金属套,金属套焊接固定于PCB板上,金属套内滑动设有刷丝固定套,且刷丝固定套由导电材料制成,刷丝固定套内固定有金属纤维束,刷丝固定套上端通过裸导线电性连接有第一导电片,第一导电片与刷丝固定套之间设有弹簧,且弹簧套设于裸导线的外部,金属套上端安装有固定帽,且在固定帽的作用下第一导电片下表面与金属套的上端紧密贴合,本申请能够有效的增加传输能力的稳定性,并且无需定期清理,另外,当金属纤维束因通电磨损达到寿命使用期限时,无需对PCB板进行更换,能够有效的降低更换成本。低更换成本。低更换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导电环摩擦副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导电滑环
,尤其是一种新型导电环摩擦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导电滑环是指通过导电环和导电刷的摩擦接触,实现在360
°
旋转状态下,转子端至定子端电流的传输,现有技术中通常有一下两种方案:方案一,常规的碳刷加弹簧结构,碳刷使用久了会堆积碳粉,需要定期清理,否则爬电距离会减少,影响电气性能,另外,还存在同尺寸载流能力小的缺点。
[0003]方案二,如图1所示,采用刷丝加弹片的结构,摩擦副结构由第一紧固件401、PCB板3、导电块402、第二紧固件403、导电弹片404、铜套405、金属纤维406、导电环2组成。其中金属纤维406垂直作用于导电环2,仅靠弹片弯曲控制。如果弹片弯曲不到位或者随着金属纤维的磨损变短,那么金属纤维406与导电环2会存在倾斜夹角,功率/信号传输能力会大打折扣。
[0004]可以看出,现有技术中的导电环摩擦副结构存在需要定期清理、载流能力小、以及传输能力不稳定的问题,并且,现有技术中的摩擦副结构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磨损严重需要进行更换时,需要连同PCB板一同进行更换,使得寿命结束后的替换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新型导电环摩擦副结构。
[0006]具体的,所述一种新型导电环摩擦副结构,包括:弹簧刷丝组件,所述弹簧刷丝组件包括金属套,金属套焊接固定于PCB板上,金属套内滑动设有刷丝固定套,且刷丝固定套由导电材料制成,刷丝固定套内固定有金属纤维束,刷丝固定套上端通过裸导线电性连接有第一导电片,第一导电片与刷丝固定套之间设有弹簧,且弹簧套设于裸导线的外部,金属套上端安装有固定帽,且在固定帽的作用下第一导电片下表面与金属套的上端紧密贴合;导电环,所述导电环设置于金属纤维束下方,且金属纤维束下端在弹簧的作用下与导电环紧密贴合。
[0007]进一步的,所述刷丝固定套设置呈下端开口的筒状结构,以使金属纤维束能够固定安装于刷丝固定套内,并且金属纤维束的下端能够伸出刷丝固定套。
[0008]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纤维束由多根长度相同的金属丝组成,且金属丝通过铆压工艺固定于刷丝固定套内,能够在无需使用焊接或者粘接的情况下将金属丝固定于刷丝固定套内。
[0009]进一步的,所述金属丝为银丝、铜丝、金丝或合金中的任意一种,其中,银丝、铜丝、金丝或合金具有优良的导电性,从而使得由金属丝组成的金属纤维束具有优良的导电性,以保障金属纤维束的导电性。
[0010]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纤维束下端凸出于刷丝固定套,金属纤维束下端延伸至金属
套外部且与导电环紧密贴合,使得金属纤维束的下端凸出金属套一段距离,在使得金属纤维束与导电环接触的前提下,还能够使得金属纤维束预留有一定的可磨损长度。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电片和刷丝固定套均通过焊接或铆接的方式分别与裸导线的两端电性连接,通过焊接或铆接的方式能够有效的保障第一导电片与刷丝固定套之间电流传递的稳定性。
[0012]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帽通过螺纹连接或卡扣连接的方式可拆卸的固定于金属套上端。
[0013]进一步的,所述刷丝固定套上方设有第二导电片,裸导线下端与第二导电片焊接,且弹簧下端与第二导电片贴合,在金属纤维束磨损严重需要更换时,能够方便的对金属纤维束和刷丝固定套进行拆卸更换。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电片下端固定有环形压力传感器,弹簧上端与环形压力传感器固定连接,金属套上端一侧固定嵌设有数据接口,数据接口与环形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且固定帽一侧开设有与数据接口相匹配的插接口,利用环形压力传感器能够间接的检测金属纤维束对导电环的压力,并且通过数据接口能够实现检测数据的输出。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电片下端加工有倒角,金属套上端开设有与第一导电片的倒角相适配的定位槽,利用定位槽能够对第一导电片进行定位,使得安装后的第一导电片不易发生滑动,从而进一步提高电流传输的稳定性。
[0016]本申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申请通过在刷丝固定套的上方垂直设置弹簧,使得金属纤维束可垂直作用于导电环上,从而在发生磨损时,使得金属纤维束与导电环之间不会发生倾角的改变,进而能够有效的增加传输能力的稳定性,并且金属纤维束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出现粉状杂质,从而无需定期清理,另外,当金属纤维束因通电磨损达到寿命使用期限时,只需对金属纤维束和刷丝固定套进行拆卸更换即可,从而无需对PCB板进行更换,能够有效的降低更换成本。
附图说明
[0017]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于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是现有技术中法案二的导电环摩擦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新型导电环摩擦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新型导电环摩擦副结构的截面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新型导电环摩擦副结构中弹簧刷丝组件的主视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新型导电环摩擦副结构中弹簧刷丝组件的爆炸图;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新型导电环摩擦副结构中刷丝固定套的剖视图;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新型导电环摩擦副结构中刷丝固定套和金属纤维束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新型导电环摩擦副结构中金属纤维束磨损严重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新型导电环摩擦副结构中导电环的俯视图;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二的新型导电环摩擦副结构中弹簧刷丝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二的新型导电环摩擦副结构中弹簧刷丝组件的爆炸图;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二的新型导电环摩擦副结构中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二的新型导电环摩擦副结构中第一导电片和环形压力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二的新型导电环摩擦副结构中金属套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二的新型导电环摩擦副结构中固定帽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1、弹簧刷丝组件;101、金属套;102、刷丝固定套;103、金属纤维束;104、裸导线;105、第一导电片;106、弹簧;107、固定帽;108、第二导电片;109、环形压力传感器;110、数据接口;111、插接口;112、倒角;113、定位槽;2、导电环;201、第二导电柱;3、PCB板;301、第一导电柱;401、第一紧固件;402、导电块;403、第二紧固件;404、导电弹片;405、铜套;406、金属纤维。
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导电环摩擦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弹簧刷丝组件,所述弹簧刷丝组件包括金属套,金属套焊接固定于PCB板上,金属套内滑动设有刷丝固定套,且刷丝固定套由导电材料制成,刷丝固定套内固定有金属纤维束,刷丝固定套上端通过裸导线电性连接有第一导电片,第一导电片与刷丝固定套之间设有弹簧,且弹簧套设于裸导线的外部,金属套上端安装有固定帽,且在固定帽的作用下第一导电片下表面与金属套的上端紧密贴合;导电环,所述导电环设置于金属纤维束下方,且金属纤维束下端在弹簧的作用下与导电环紧密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导电环摩擦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刷丝固定套设置呈下端开口的筒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导电环摩擦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纤维束由多根长度相同的金属丝组成,且金属丝通过铆压工艺固定于刷丝固定套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导电环摩擦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丝为银丝、铜丝、金丝或合金中的任意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导电环摩擦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纤维束下端凸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黎伟李辉马狄峰曾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恩碧技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