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0757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穿线装置,该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管体、手柄、夹持机构和驱动机构;其中,管体的内部用于可移动地穿设导线;夹持机构设置于管体的第一端处;驱动机构设置于管体且与夹持机构相连接,用于驱动夹持机构夹持导线;手柄设置于管体的底部的外壁且靠近第二端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导线可移动地穿设于管体的内部,驱动机构驱动夹持机构夹持导线,使得导线与管体相对固定,工作人员拉拽手柄即可实现对导线进行拉拽,提高了穿线效率,便于导线的穿设,并且,工作人员无需拉拽导线,避免了拉拽时伤害工作人员,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省时省力。省时省力。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穿线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施工工具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穿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进行导管穿线时,首先在导管内穿入钢线,施工人员使用人力拖拽钢线,使导线由钢线牵引至导管内,但人力向导管内穿引或向外拖拽时,施工人员不容易抓紧或者固定钢线,影响穿线效率。并且,由于钢线细且硬度高,在施工时容易勒到手,或者钢线弹出来,造成施工人员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穿线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力拖拽导线进行穿线易导致穿线效率低且易造成施工人员损伤的问题。
[0004]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穿线装置,该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管体、手柄、夹持机构和驱动机构;其中,管体的内部用于可移动地穿设导线;夹持机构设置于管体的第一端处;驱动机构设置于管体且与夹持机构相连接,用于驱动夹持机构夹持导线;手柄设置于管体的底部的外壁且靠近第二端处。
[0005]进一步地,上述穿线装置中,夹持机构包括:夹持体、扭簧和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持爪;其中,夹持体可移动地置于管体的第一端的端口处,夹持体的第一端与驱动机构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开口的管体(1)、手柄(2)、夹持机构(3)和驱动机构(4);其中,所述管体(1)的内部用于可移动地穿设导线(7);所述夹持机构(3)设置于所述管体(1)的第一端处;所述驱动机构(4)设置于所述管体(1)且与所述夹持机构(3)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夹持机构(3)夹持所述导线(7);所述手柄(2)设置于所述管体(1)的底部的外壁且靠近第二端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3)包括:夹持体(31)、扭簧(32)和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持爪(33);其中,所述夹持体(31)可移动地置于所述管体(1)的第一端的端口处,所述夹持体(31)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4)相连接,所述夹持体(31)的第二端与两个所述夹持爪(33)均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扭簧(3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夹持爪(33)一一对应地连接;所述夹持体(31)开设有从第一端向第二端贯穿所述夹持体(31)的穿设通道,以供所述导线(7)穿设;所述驱动机构(4)用于驱动所述夹持体(31)向所述管体(1)内移动,以使得两个所述夹持爪(33)被所述管体(1)的内壁阻挡而聚拢进而夹持所述导线(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体(31)的外径小于所述管体(1)的内径;在所述导线(7)未被夹持时,两个所述夹持爪(33)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管体(1)的内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夹持爪(33)均呈弧形。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夹持爪(33)均通过合页与所述夹持体(31)的第二端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3)还包括:回位弹簧;其中,所述回位弹簧具有预设弹力,所述回位弹簧的第一端的径向距离小于第二端的径向距离,所述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巴雅尔杨明王宇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