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电阀控制电路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自动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压电阀控制电路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智能阀门在工业自动化
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智能阀门应用于现场仪表中,可以让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操作和维护等工作大为简化,可以减少因信号在传输中的泄露和干扰因素等对控制系统的影响。目前智能阀门中的压电阀控制方法是通过智能阀门定位器中的中央处理器发出的指令实现对压电阀的控制,如果智能阀门突然掉电,智能阀门定位器的中央处理器因断电无法向压电阀发出逻辑指令,此时压电阀的电压依然保持原状态,压电阀不能进行快速排气,智能阀门的安全性降低。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需要增加电磁阀或其它气路设备实现压电阀的快速排气功能,这样会增加成本和设备的安装难度。
[0003]因此,当智能阀门掉电时,如何在不增加其他设备的情况下,快速执行的排气动作是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电阀断电保护技术方案,基于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电阀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电阀控制模块,所述压电阀控制模块接初始控制信号并对所述初始控制信号进行逻辑转换,得到并输出控制信号,所述初始控制信号包括第一初始控制信号、第二初始控制信号、第三初始控制信号和第四初始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包括第一控制信号、第二控制信号、第三控制信号和第四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接排气压电阀的第一控制引脚,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接进气压电阀的第一控制引脚接,所述第三控制信号接所述进气压电阀的第二控制引脚,所述第四控制信号接所述排气压电阀的第二控制引脚;断电保护控制模块,所述断电保护控制模块接所述压电阀控制模块和工作电压,当所述工作电压掉电时,所述压电阀控制模块输入的所述初始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所述断电保护控制模块将所述压电阀控制模块中的所述第三控制信号及所述第四控制信号下拉为低电平,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为高电平,以打开所述排气压电阀并关闭所述进气压电阀;其中,所述工作电压为所述排气压电阀的电源电压和所述进气压电阀的电源电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阀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工作电压正常,则所述断电保护控制模块输出的第一断电保护控制信号和第二断电保护控制信号为均低电平,通过所述压电阀控制模块对所述第三初始控制信号和所述第四初始控制信号进行逻辑转换,得到所述第三控制信号和所述第四控制信号;若所述工作电压掉电,则所述断电保护控制模块输出的第一断电保护控制信号和第二断电保护控制信号为均高电平,且所述第三初始控制信号和所述第四初始控制信号均为低电平,通过所述压电阀控制模块对所述高电平进行逻辑转换,得到低电平的所述第三控制信号和所述第四控制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阀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阀控制模块包括压电阀控制单元和断电保护连接单元:所述压电阀控制单元输入端接所述第一初始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初始控制信号,所述压电阀控制单元输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及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所述断电保护连接单元输入端接所述第三初始控制信号和所述第四初始控制信号,所述断电保护连接单元输入端还接所述第一断电保护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断电保护控制信号,所述断电保护连接单元输出所述第三控制信号及所述第四控制信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电阀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阀控制单元包含两个压电阀控制子单元,第一个所述压电阀控制子单元的输入端接所述第一初始控制信号,第一个所述压电阀控制子单元对所述第一初始控制信号进行逻辑转换,得到并输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接所述排气压电阀的第一控制引脚;第二个所述压电阀控制子单元的输入端接所述第二初始控制信号,第二个所述压电阀控制子单元对所述第二初始控制信号进行逻辑转换,得到并输出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接所述进气压电阀的第一控制引脚。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电阀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断电保护连接单元包含两个断电保护连接子单元,第一个所述断电保护连接子单元的输入端接所述第三初始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一断电保护控制信号并对其输入信号进行逻辑转换,得到并输出所述第三控制信号,所述第三控制信号接所述进气压电阀的第二控制引脚;第二个所述断电保护连接子
单元的输入端接所述第四初始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断电保护控制信号并对其输入信号进行逻辑转换,得到并输出所述第四控制信号,所述第四控制信号接所述排气压电阀的第二控制引脚。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电阀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阀控制子单元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NMOS管、第二NMOS管、第一电感、第一稳压二极管及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接第一输入电压,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接所述第一N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一NMOS管的漏极接所述第一输入电压,所述第一NMOS管的源极接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接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接所述第二N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二NMOS管的漏极还接所述第一N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二NMOS管的栅极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二NMOS管的源极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强,范耀峰,陈朋,王寻,钟盛辉,蒋浩,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