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式二氧化碳收集与储存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0594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二氧化碳收集与储存设备,包括二氧化碳罐、吸收器、再生器和吸收剂储液器,二氧化碳罐与吸收器之间、吸收器与再生器之间、再生器与吸收剂储液器之间和吸收剂储液器与吸收器之间分别通过设置的管路连通,二氧化碳罐与吸收器之间的管道上依次设置有调节器、恒温器和质量流量控制器,吸收器上还延伸一条管路并连通有第一净化器,再生器上还延伸一条管路并连通有冷凝器,冷凝器的输出管路上设置有第二净化器,吸收剂储液器一侧还设置有超声波发生器。有益效果:采用植物吸附法和纳米膜分离法对二氧化碳进行收集,再通过可降解的多层压缩膜进行收集压缩处理,可以直接做为植物肥料,实现二次利用,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的降低成本。的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式二氧化碳收集与储存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二氧化碳利用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可移动式二氧化碳收集与储存设备。

技术介绍

[0002]CO2捕集主要分为燃烧后捕集、燃烧前捕集以及富氧燃烧捕集三大类,捕集能耗和成本过高是面临的共性问题。CO2生物利用是以生物转化为主要手段,将CO2用于生物质合成,实现CO2资源化利用的过程,主要产品有食品和饲料、生物肥料、化学品与生物燃料和气肥等。生物利用技术的产品附加值较高,经济效益较好,所以亟需一种可移动式二氧化碳收集与储存设备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式二氧化碳收集与储存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移动式二氧化碳收集与储存设备,包括二氧化碳罐、吸收器、再生器和吸收剂储液器,所述二氧化碳罐、吸收器、再生器和吸收剂储液器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所述二氧化碳罐与吸收器之间、吸收器与再生器之间、再生器与吸收剂储液器之间和吸收剂储液器与吸收器之间分别通过设置的管路连通,所述二氧化碳罐与吸收器之间的管道上依次设置有调节器、恒温器和质量流量控制器,所述吸收器上还延伸一条管路并连通有第一净化器,所述再生器上还延伸一条管路并连通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输出管路上设置有第二净化器,所述第一净化器和第二净化器的输出管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质量流量计和第二质量流量计,所述吸收剂储液器一侧还设置有超声波发生器,所述吸收器与再生器之间的管路和吸收剂储液器与吸收器之间的管路上均安装有泵。
[0005]进一步的,所述吸收剂储液器与超声波发生器之间双向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再生器上设置有加热系统。
[0007]进一步的,所述吸收剂储液器上设置有冷却器。
[0008]进一步的,所述二氧化碳罐、吸收器、再生器和吸收剂储液器组成的一个整体搭载在可移动的底座上。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植物吸附法和纳米膜分离法对二氧化碳进行收集,再通过可降解的多层压缩膜进行收集压缩处理,通过植物合成物,以及生物合成的海绵层,形成二氧化碳收集装置,这些植物合成物和生物合成物,不会造成污染,可以直接做为植物肥料,实现二次利用,同时也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00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
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1]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可移动式二氧化碳收集与储存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板式塔吸收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空分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标记:
[0015]1、二氧化碳罐;2、调节器;3、恒温器;4、质量流量控制器;5、吸收器;6、第一净化器;7、第一质量流量计;8、泵;9、再生器;10、加热系统;11、冷凝器;12、第二净化器;13、第二质量流量计;14、吸收剂储液器;15、冷却器;16、超声波发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专利技术做出进一步的描述:
[0017]请参阅图3,本专利技术的空分器包括几个塔板,这些塔板有许层吸附膜,植物吸附网格,碳纤维网棉,以及植物海绵,用于允许气流和液体通过的大孔。填料柱设置了不同尺寸的吸附膜,植物吸附网格,碳纤维网棉,以及植物海绵是气体和液体遵循由空创建的路径的系统具有特定形状的结构之间的空间。
[0018]请参阅图1

2,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可移动式二氧化碳收集与储存设备,包括二氧化碳罐1、吸收器5、再生器9和吸收剂储液器14,所述二氧化碳罐1、吸收器5、再生器9和吸收剂储液器14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所述二氧化碳罐1与吸收器5之间、吸收器5与再生器9之间、再生器9与吸收剂储液器14之间和吸收剂储液器14与吸收器5之间分别通过设置的管路连通,所述二氧化碳罐1与吸收器5之间的管道上依次设置有调节器2、恒温器3和质量流量控制器4,所述吸收器5上还延伸一条管路并连通有第一净化器6,所述再生器9上还延伸一条管路并连通有冷凝器11,所述冷凝器11的输出管路上设置有第二净化器12,所述第一净化器6和第二净化器12的输出管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质量流量计7和第二质量流量计13,所述吸收剂储液器14一侧还设置有超声波发生器16,所述吸收器5与再生器9之间的管路和吸收剂储液器14与吸收器5之间的管路上均安装有泵8。
[0019]通过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方案,所述吸收剂储液器14与超声波发生器16之间双向连接,所述再生器9上设置有加热系统10,所述吸收剂储液器14上设置有冷却器15,所述二氧化碳罐1、吸收器5、再生器9和吸收剂储液器14组成的一个整体搭载在可移动的底座上。
[0020]1.纤维素纳米吸附膜:
[0021]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纳米材料分散在液体吸收剂中制造的纳米吸收剂,纳米吸附膜的传热和传质特性非常明显。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薄膜具有热稳定性,当在27℃下经受99.9%的CO2流动时,这些改性薄膜表现出良好的CO2吸附性。薄膜的吸附浓度分别为0.96、1.36和2.21mmolCO2g

1聚合物。
[0022]本专利技术采用S
i
O2/M
e
OH纳米吸收剂,基于M
e
OH的纳米吸收剂的CO2吸收和再生性能CO2吸收/再生联合系统。吸收和再生过程进行直到达到稳定状态。S
i
O2和Al2O3分别为用作纳米颗粒,它们的浓度为0.01vol%。为了Al2O3/M
e
OH纳米吸收剂,CO2吸收再生性能随着循环
次数的增加而下降,而它S
i
O2/M
e
OH纳米吸收剂稳定增加。
[0023]2.植物吸附网格:
[0024]植物吸附网络主要采取虎尾兰,龟背竹,米兰三种植物纤维。在主动吸收CO2时,液体吸收剂流入和流出吸收器。
[0025]本专利技术在制作植物吸附网络的时候,添加Al2O3增强的M
e
OH基纳米吸收剂。铵溶液和无水乙醇合成的Fe3O4纳米粒子的物理性能优于典型的Fe3O4。铵溶液和无水乙醇合成的Fe3O4纳米粒子用于CO2吸收领域,它们可以性能优于其他纳米材料。超声波是最广泛用于在基液中分散纳米材料的方法。这个方法可以很容易地在工业规模上使用,并且可以包含在CO2吸收/再生集成系统可提高循环可靠性。
[0026]3.铵溶液碳纤维网棉:
[0027]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设备在主动吸收CO2时,液体吸收剂流入和流出吸收器。本专利技术采用碳基纳米材料和铵溶液做为主要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式二氧化碳收集与储存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氧化碳罐(1)、吸收器(5)、再生器(9)和吸收剂储液器(14),所述二氧化碳罐(1)、吸收器(5)、再生器(9)和吸收剂储液器(14)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所述二氧化碳罐(1)与吸收器(5)之间、吸收器(5)与再生器(9)之间、再生器(9)与吸收剂储液器(14)之间和吸收剂储液器(14)与吸收器(5)之间分别通过设置的管路连通,所述二氧化碳罐(1)与吸收器(5)之间的管道上依次设置有调节器(2)、恒温器(3)和质量流量控制器(4),所述吸收器(5)上还延伸一条管路并连通有第一净化器(6),所述再生器(9)上还延伸一条管路并连通有冷凝器(11),所述冷凝器(11)的输出管路上设置有第二净化器(12),所述第一净化器(6)和第二净化器(12)的输出管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质量流量计(7)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家荣遆好伟党得明张玲
申请(专利权)人:遆好伟党得明张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