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螺α螺旋、β折叠抗菌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40594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芋螺α螺旋、β折叠抗菌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从桶形芋螺多组学数据集中筛选三条抗菌肽前体基因核酸序列,如SEQ ID NO.1至SEQ ID NO.3所示;将该三条核酸序列翻译成氨基酸序列,并参考已知的抗菌肽序列设计抗菌活性区域的肽序列,得到三条氨基酸如SEQ ID NO.7至SEQ ID NO.9所示的多肽;再采用化学方法直接合成,获得三种芋螺抗菌肽。经验证,本发明专利技术获得的三种芋螺抗菌肽能够特异性抑制毕赤酵母菌或大肠杆菌的生长,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可应用制备具有抗菌活性的产品,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及经济价值。的应用前景及经济价值。的应用前景及经济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芋螺
α
螺旋、
β
折叠抗菌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尤其涉及芋螺α螺旋、β折叠抗菌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由于传统抗生素的滥用,导致细菌耐药性的问题日益严重,寻找新的抗生素变得越来越困难。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原指动、植物体内经诱导而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活性的多肽物质,是宿主防御肽,其具有强碱性、热稳定性以及广谱抗菌等特点,是目前最具有潜力替代抗生素的一类生物资源。抗菌肽的抑菌机理是:大多数的抗菌肽是阳离子(带正电荷)和两亲(亲水和疏水)α螺旋/β折叠肽分子,基于膜渗透性,阳离子抗菌肽可以与带负电的细胞膜结合并相互作用,使细胞膜上电化学电位产生变化,诱导细胞膜损伤使蛋白质等较大分子进行渗透,破坏细胞形态和细胞膜,最终导致细胞死亡。因此,与传统抗生素相比不易产生耐药性,作为治疗药物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0003]目前,据报道已经从动物、真菌、植物和细菌中鉴定出超过3000个抗菌肽,例如:来自5种蚂蚁的15条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芋螺抗菌肽前体基因,其特征在于:其核酸序列如SEQ ID NO.1、SEQ ID NO.2或SEQ ID NO.3所示。2.芋螺抗菌肽前体蛋白,其特征在于:其氨基酸序列为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芋螺抗菌肽前体基因的核酸序列,基于密码子编码规则确定:基于SEQ ID NO.1核酸序列确定的芋螺抗菌肽前体蛋白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基于SEQ ID NO.2核酸序列确定的芋螺抗菌肽前体蛋白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基于SEQ ID NO.3核酸序列确定的芋螺抗菌肽前体蛋白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3.芋螺抗菌肽,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肽为基于权利要求2所述的芋螺抗菌肽前体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经人工筛选设计抗菌活性域获得芋螺抗菌肽序列后通过化学方法合成获得;经人工筛选设计获得的芋螺抗菌肽序列为:基于氨基酸序列为EQ ID NO.4的芋螺抗菌肽前体蛋白设计的芋螺抗菌肽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基于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5的芋螺抗菌肽前体蛋白设计的芋螺抗菌肽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基于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6的芋螺抗菌肽前体蛋白设计的芋螺抗菌肽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4.一种芋螺抗菌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用于制备权利要求3中任意一种芋螺抗菌肽;具体步骤如下:1)选取芋螺多组学数据集,所述多组学数据集包括芋螺基因组、转录组和毒液蛋白组数据集;2)通过同源比对和活性模拟预测,从所述多组学数据集中筛选芋螺抗菌肽前体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SEQ ID NO.3所示;3)将筛选的抗菌肽前体基因序列翻译成相应的芋螺抗菌肽前体蛋白序列,如SEQ ID NO.4~SEQ ID NO.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蕊晗黄玉游欣欣石琼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大百汇现代渔业应用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