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负压吸引旋切疏通引流导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0426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负压吸引旋切疏通引流导管装置,包括负压吸引旋切针和橡胶引流导管,橡胶引流导管包括依次连接的锥形导管本体、弯曲回弹段和锥形定型段,锥形导管本体上设置有弹性防护段,弹性防护段的管壁上沿锥形导管本体的轴向方向开设有至少两条割裂缝,至少两条割裂缝将弹性防护段割裂形成至少两个弹性防护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外套管的旋切端和内套管的旋切端在灯笼状旋切空间内进行旋切时,内套管能够伸出外套管进行切割,至少两个弹性防护条能够起到防护作用,能够避免外套管的旋切端和内套管的旋切端伤及病灶部位的正常组织,提高了旋切组件对进入灯笼状旋切空间内的粘稠物质与絮状物的旋切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负压吸引旋切疏通引流导管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负压吸引旋切疏通引流导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引流穿刺术具有良好的治疗及愈后效果,已经逐步替代了传统的外科手术方法,现有的橡胶引流导管也有不同型号,不同的构造,可解决大部分需要引流的情况。但是,对于脓肿质地、粘稠积液或者积液内部絮状坏死物较多的病灶,现有的穿刺针在抽吸引流过程中,极易出现穿刺针被堵塞的现象,导致无法正常或彻底的引流黏稠坏死物,而且,通常需要采用穿刺的方式在病灶腔内留置橡胶引流导管,例如,专利名称为一种负压吸引旋切疏通引流导管装置,专利号为ZL202220707737.7的中国专利中公开的橡胶引流导管,当需要对病灶腔部位的粘稠物质与絮状物进行反复旋切时,留置在病灶腔内的橡胶引流导管会严重影响负压吸引旋切针的旋切效果,容易对橡胶引流导管造成损伤,使留置在病灶腔内的橡胶引流导管失去作用,延长了患者的治疗时间,带给患者巨大的痛苦;因此,应该提供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负压吸引旋切疏通引流导管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负压吸引旋切疏通引流导管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利用外套管的旋切端和内套管的旋切端在灯笼状旋切空间内进行旋切时,内套管能够伸出外套管进行切割,至少两个弹性防护条能够起到防护作用,能够避免外套管的旋切端和内套管的旋切端伤及病灶部位的正常组织,提高了旋切组件对进入灯笼状旋切空间内的粘稠物质与絮状物的旋切效果,提高了单位时间内抽吸至体外的粘稠物质与絮状物的体积,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间。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负压吸引旋切疏通引流导管装置,包括负压吸引旋切针和橡胶引流导管,所述负压吸引旋切针包括外套管、内套管和针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引流导管包括依次连接的锥形导管本体、弯曲回弹段和锥形定型段,所述锥形定型段的大径端的内径与所述弯曲回弹段的内径相等,所述锥形导管本体的小径端的内径与所述弯曲回弹段的内径相等,所述锥形导管本体上设置有弹性防护段,所述弹性防护段的管壁上沿所述锥形导管本体的轴向方向开设有至少两条割裂缝,至少两条所述割裂缝将所述弹性防护段割裂形成至少两个弹性防护条,所述外套管的旋切端的周向方向上和所述内套管的旋切端的周向方向上均设置有切削刃。
[0005]上述的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负压吸引旋切疏通引流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割裂缝的长度的取值范围为15mm~20mm。
[0006]上述的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负压吸引旋切疏通引流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导管本体的大径端的内径与所述锥形导管本体的小径端的内径之间的差值的取值范围为2mm~3mm。
[0007]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08]1、本技术的外套管和内套管被抽动至弹性防护段内时,至少两个弹性防护条均向外侧产生弹性鼓起,至少两个弹性防护条之间形成灯笼状旋切空间,病灶部位的粘稠物质与絮状物会进入并堆积在灯笼状旋切空间内,此时,利用外套管的旋切端和内套管的旋切端在灯笼状旋切空间内进行旋切时,有助于提高旋切组件对病灶部位的粘稠物质与絮状物的旋切效果,提高了单位时间内抽吸至体外的粘稠物质与絮状物的体积。
[0009]2、本技术通过在外套管的旋切端的周向方向上和内套管的旋切端的周向方向上均设置有切削刃,在沿着外套管的轴向方向抽动内套管时,内套管的切削刃也能够起到切割与分离粘稠物质与絮状物的作用,大大提高了外套管的旋切端和内套管的旋切端的旋切效果。
[0010]3、本技术通过在所述锥形导管本体上安装密封接头,在负压抽吸的过程中,利用密封接头对锥形导管本体与外套管之间的间隙进行封堵,便于通过内套管实现负压抽吸的目的。
[0011]4、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造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
[0012]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利用外套管的旋切端和内套管的旋切端在灯笼状旋切空间内进行旋切时,内套管能够伸出外套管进行切割,至少两个弹性防护条能够起到防护作用,能够避免外套管的旋切端和内套管的旋切端伤及病灶部位的正常组织,提高了旋切组件对进入灯笼状旋切空间内的粘稠物质与絮状物的旋切效果,提高了单位时间内抽吸至体外的粘稠物质与絮状物的体积,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间。
[0013]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拆除针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的A

A剖视图。
[0016]图3为图1的B处放大图。
[0017]图4为本技术针芯、外套管和橡胶引流导管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
[0019]1‑
1—锥形导管本体;
ꢀꢀꢀꢀ1‑
2—弯曲回弹段;
ꢀꢀꢀꢀꢀꢀ1‑
3—锥形定型段;
[0020]2—内套管;
ꢀꢀꢀꢀꢀꢀꢀꢀꢀꢀꢀꢀ2‑
1—第一吸引旋切孔;3—外套管;
[0021]3‑
1—第二吸引旋切孔;4—针芯;
ꢀꢀꢀꢀꢀꢀꢀꢀꢀꢀꢀꢀꢀꢀ
5—导流孔;
[0022]6—弹性防护段;
ꢀꢀꢀꢀꢀꢀꢀꢀ6‑
1—弹性防护条;
ꢀꢀꢀꢀꢀꢀ
7—密封接头;
[0023]8—切削刃;
ꢀꢀꢀꢀꢀꢀꢀꢀꢀꢀꢀꢀ
9—连接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负压吸引旋切针和橡胶引流导管,所述负压吸引旋切针包括外套管3、内套管2和针芯4,所述橡胶引流导管包括依次连接的锥形导管本体1

1、弯曲回弹段1

2和锥形定型段1

3,所述锥形定型段1

3的大径端的内径与所述弯曲回弹段1

2的内径相等,所述锥形导管本体1

1的小径端的内径与所述弯曲回弹段1

2的内径相等,所述锥形导管本体1

1上设置有弹性防护段6,所述弹性防护段6的管壁上沿所述
锥形导管本体1

1的轴向方向开设有至少两条割裂缝,至少两条所述割裂缝将所述弹性防护段6割裂形成至少两个弹性防护条6

1,所述外套管3的旋切端的周向方向上和所述内套管2的旋切端的周向方向上均设置有切削刃8。
[0025]本实施例中,通过在锥形导管本体1

1上设置弹性防护段6,且弹性防护段6的管壁上沿所述锥形导管本体1

1的轴向方向开设有至少两条割裂缝,在至少两条割裂缝的割裂作用下,弹性防护段6在径向方向上被分割为至少两个弹性防护条6...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负压吸引旋切疏通引流导管装置,包括负压吸引旋切针和橡胶引流导管,所述负压吸引旋切针包括外套管(3)、内套管(2)和针芯(4),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引流导管包括依次连接的锥形导管本体(1

1)、弯曲回弹段(1

2)和锥形定型段(1

3),所述锥形定型段(1

3)的大径端的内径与所述弯曲回弹段(1

2)的内径相等,所述锥形导管本体(1

1)的小径端的内径与所述弯曲回弹段(1

2)的内径相等,所述锥形导管本体(1

1)上设置有弹性防护段(6),所述弹性防护段(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毅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超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