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塔式多构型的森林消防机器人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森林火灾的防护、灭火
,具体涉及一种塔式多构型的森林消防机器人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极端天气的增加,森林火灾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与生态环境带来巨大伤害。森林火灾往往使用人工灭火方式,经常发生人员伤亡情况,针对传统人工防护与灭火存在着极大的风险且效率低下的问题,智能机器人逐步应用于森林防护中。但是现有的陆地机器人更加侧重于在地势平坦的区域进行巡护作业,无法在复杂森林环境中进行有效巡护,而空中机器人的续航时间无法满足长时间的侦察需求,使用性能低,从而导致现有机器人并无法满足森林消防的实际使用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塔式多构型的森林消防机器人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塔式多构型的森林消防机器人系统,包括用于进行勘测维护作业的作业机构、与所述作业机构连接且用于带动作业机构运动的传动机构以及与传动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塔式多构型的森林消防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进行勘测维护作业的作业机构(1)、与所述作业机构(1)连接且用于带动作业机构(1)运动的传动机构(2)以及与所述传动机构(2)连接且用于为所述传动机构(2)提供动力的驱动机构(3),所述作业机构(1)、传动机构(2)以及驱动机构(3)分别与控制系统通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式多构型的森林消防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机构(1)包括中间箱体(10)、设置在所述中间箱体(10)内部的伸缩结构(11)、连接在所述伸缩结构(11)底端且与所述中间箱体(10)底面相匹配的接口平台(12)以及设置在接口平台(12)底面的机械夹臂(13),所述中间箱体(10)上设置有用于环境动态数据监测融合的监测组件,所述接口平台(12)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台(14),所述监测组件、控制台(14)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通信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塔式多构型的森林消防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结构(11)包括设置在中间箱体(10)内壁上的安装板(110)、设置在所述安装板(110)上的安装支架(111)、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111)上的转轴(112)以及缠绕在所述转轴(112)上的拉伸丝(113),所述拉伸丝(113)的端部连接在所述接口平台(12)上,所述转轴(112)的端部通过轴套连接有驱动电机(114),所述驱动电机(114)与所述控制系统通信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塔式多构型的森林消防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中间箱体(10)上且与控制系统通信连接的摄像头、温湿度传感器、GPS、IMU、激光雷达。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塔式多构型的森林消防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传动机构(2)包括承载支架(20)、设置在所述承载支架(20)顶端的入线端的绕线轮(21)、设置在所述承载支架(20)顶端的出线端的驱动轮(22)以及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轮(22)转动的驱动轮电机(23),所述绕线轮(21)、驱动轮(22)上绕设有拉动钢缆(24),且所述拉动钢缆(24)的首端连接在所述驱动机构(3)上,所述拉动钢缆(24)的尾端连接在作业机构(1)的中间箱体(10)上,所述驱动轮电机(23)与所述控制系统通信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塔式多构型的森林消防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支架(20)的顶端设置有张紧支架(25),所述张紧支架(25)上分别设置有上端张紧轮(26)和下端张紧轮(27),拉动钢缆(24)经绕线轮(21)绕设后再依次经上端张紧轮(26)、驱动轮(22)再经下端张紧轮(27)。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塔式多构型的森林消防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绕线轴支架(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林锐,霍建文,张予,杨瑞林,王启官,朱梅姿,陈曦,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