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的热管理装置、电池包及汽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0166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的热管理装置、电池包及汽车,电池的热管理装置包括电池模组和换热组件。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池单体。换热组件包括内部呈腔体的至少一个第一换热件,各第一换热件设于多个电池单体中相邻两个电池单体之间并贴合。换热组件还包括:设于电池模组上沿宽度方向的至少一个侧面上的第二换热件,或者,设于电池模组上沿高度方向上的顶部的第二换热件。第二换热件包括空腔部和管道部;空腔部与各第一换热件均连通;换热介质设于空腔部与各第一换热件形成的密封腔体内。管道部贴合且独立设置于空腔部上、且可与外部冷媒供给部件或者外部热媒供给部件连通。各第一换热件和空腔部组成的热管结构能很好的应用于电池的热管理装置中。于电池的热管理装置中。于电池的热管理装置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的热管理装置、电池包及汽车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的热管理装置、电池包及汽车。

技术介绍

[0002]现如今电动汽车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人们对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充电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锂离子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充放电速度的优势,成为了现阶段电动汽车最主要的车用动力电池。
[0003]然而,充放电速度的提升以及能量密度的增加使电池的温度管理变得更加困难。同时,锂电池对其工作温度具有极为苛刻的要求。在不适宜的温度下,锂电池的稳定性、充放电性能都会有所下降。在个别极端条件下还会发生电池失效、自燃等现象,威胁座舱内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因此,锂电池的温度管理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0004]为了可靠地控制电池的温度分布,科研、工程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电池的热管理经历了空气冷却、液体冷却、制冷剂冷却等多次迭代发展。但就目前而言,上述的热管理方案在换热效率、均温性、结构复杂等方面仍具有不足之处。
[0005]热管结构是两端分别为蒸发部和冷凝部的密封结构,该密封结构内呈空腔,且空腔内设置有换热介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模组和用于对所述电池模组起到换热作用的换热组件;所述电池模组包括沿所述热管理装置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电池单体;所述换热组件包括内部呈腔体结构的至少一个第一换热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换热件中的各第一换热件设置于所述多个电池单体中相邻的两个电池单体之间,并贴合于其两侧的所述电池单体的侧面;所述换热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上沿所述热管理装置的宽度方向的至少一个侧面上的第二换热件,或者,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上沿所述热管理装置的高度方向上的顶部的第二换热件;其中,所述第二换热件包括空腔部和管道部;所述空腔部内部呈腔体结构,且所述空腔部与各所述第一换热件均连通;换热介质设置于所述空腔部与各所述第一换热件形成的密封腔体内、且可在所述空腔部与各所述第一换热件之间循环流动;所述管道部贴合设置于所述空腔部上远离各所述第一换热件的侧面、且与所述空腔部独立设置;并且,所述管道部可与外部冷媒供给部件或者外部热媒供给部件连通,以向所述管道部输送外部冷媒或外部热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换热件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上沿所述热管理装置的宽度方向的至少一个侧面上时,各所述第一换热件沿所述热管理装置的宽度方向的至少一侧在所述热管理装置的高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且所述第二开口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位置;当所述第二换热件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上沿所述热管理装置的高度方向上的顶部时,各所述第一换热件沿所述热管理装置的高度方向上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其中,所述第二换热件的所述空腔部上与各所述第一换热件的所述第二开口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三开口,且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三开口连通;所述空腔部上与各所述第一换热件的所述第一开口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四开口,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旭伟赵雪李岩张滕滕王磊杨辉郭齐飞江岸顾楠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