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浪高仪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9977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调节浪高仪支架,针对现有技术中无配套的专门浪高仪夹具,通常的做法是用简易装置固定或用扎带捆绑等,使得浪高仪安装程序繁琐且当波浪序列作用时容易产生松动;此外,对于不同水深条件,以往的做法需要重新调整浪高仪的高度,对试验效率及精度都有影响,可调节浪高仪支架,包括外壳、浪高仪和滑动块,所述外壳后侧固定连接有横杆,外壳内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槽内壁滑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上开设有多个连接孔,连接杆前侧与滑动块活动连接,滑动块前侧与浪高仪可拆卸式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快速安装和固定浪高仪的功能,还具有可上下左右准确调节浪高仪的功能。可上下左右准确调节浪高仪的功能。可上下左右准确调节浪高仪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节浪高仪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船舶与海洋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浪高仪支架。

技术介绍

[0002]在船舶与海洋工程试验领域,波浪作为施加在海洋工程机构物上的主要外载荷,其测量的准确性是十分重要的,在水池试验中,主要用浪高仪来测定水池中所产生的波浪,现有技术中无配套的专门浪高仪夹具,通常的做法是用简易装置固定或用扎带捆绑等,使得浪高仪安装程序繁琐且当波浪序列作用时容易产生松动;此外,对于不同水深条件,以往的做法需要重新调整浪高仪的高度,对试验效率及精度都有影响。
[0003]因此现有浪高仪在安装时,没有与浪高仪配套夹具,导致无法实现浪高仪的快速安装及调节高度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没有与浪高仪配套夹具,导致无法实现浪高仪的快速安装及调节高度功能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可调节浪高仪支架。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可调节浪高仪支架,包括外壳、浪高仪和滑动块,所述外壳后侧固定连接有横杆,外壳内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槽内壁滑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上开设有多个连接孔,连接杆前侧与滑动块活动连接,滑动块前侧与浪高仪可拆卸式连接,外壳顶部内壁滑动连接有两个连接块,两个连接块相互靠近的一侧贯穿外壳内壁并延伸至连接槽内,两个连接块相互靠近的一侧与同一个连接孔活动连接,外壳内设置有连杆机构,连杆机构与两个连接块相连接;
[0007]外壳内壁滑动连接有套筒,且套筒右侧贯穿外壳右侧内壁并延伸至外壳外,套筒顶部开设有限位孔,限位孔内壁滑动连接有限制齿条,限制齿条与外壳右侧活动连接,套筒内设置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与限制齿条相配合,套筒右侧连接按钮,按钮左侧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壁与套筒右侧滑动连接,滑动槽内壁与升降机构相连接。
[0008]借由上述结构,滑动块与连接杆可分离,滑动块可以在连接杆上滑动,滑动到合适位置后,滑动块可以与连接杆固定住,方便对浪高仪高度进行调节,通过按压按钮,使按钮向左移动,带动升降机构运动,带动限制齿条向下移动,使得套筒可以向左移动,通过套筒向左移动,带动连杆机构运动,带动两个连接块向相互远离侧移动,使得两个连接块与连接孔分离,使得连接杆可以上下调整位置,没按压按钮时,限制齿条左侧与外壳右侧相接触,使得套筒无法向左移动,使连接块与连接杆上的连接孔在使用时不会松动滑脱,避免了因为连接杆移动,使浪高仪高度改变。
[0009]优选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调节杆、L型杆、转动杆、移动杆和固定杆;
[0010]调节杆顶部与套筒左侧转动连接,调节杆底部与外壳后侧内壁滑动连接,L型杆底部与调节杆底部转动连接,L型杆前侧与右侧的连接块转动连接,转动杆与外壳后侧内壁转
动连接,转动杆右侧与调节杆滑动连接,移动杆底部与转动杆左侧转动连接,固定杆的左侧与移动杆的顶部转动连接,固定杆右侧与左侧的连接块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的,通过设置连杆机构,套筒向左移动时,使得两个连接块向相互远离侧移动,与连接杆上的连接孔分离,使得连接杆可以上下调整位置,套筒向右移动时,使得两个连接块向相互靠近侧移动,使两个连接块插入连接杆上的连接孔内,使连接杆无法移动。
[0012]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移动齿条、齿轮和第一弹簧;
[0013]移动齿条右侧与滑动槽右侧内壁固定连接,齿轮后侧与套筒后侧内壁转动连接,移动齿条左侧与齿轮前侧相啮合,齿轮后侧与限制齿条底部相啮合,第一弹簧的左侧和右侧分别与套筒右侧和滑动槽右侧内壁固定连接。
[0014]进一步的,通过设置升降机构,按压按钮,使按钮向左移动时,使限制齿条向下移动,使得套筒可以向左移动,松开按钮,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推动按钮向右复位,使限制齿条向上复位,限制齿条左侧与外壳右侧相接触,使得套筒无法向左移动。
[0015]优选的,所述外壳后侧内壁上开设有移动槽,调节杆底部与移动槽内壁滑动连接。
[0016]进一步的,通过设置移动槽,使调节杆底部做上下移动。
[0017]优选的,所述调节杆底部固定连接有T型块,转动杆右侧开设有矩形孔,T型块与矩形孔内壁滑动连接。
[0018]进一步的,通过设置T型块,使得调节杆底部上下移动时,带动转动杆逆时针转动和顺时针转动。
[0019]优选的,所述外壳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右侧与固定杆固定连接,套筒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左侧与外壳内壁固定连接。
[0020]进一步的,通过设置第二弹簧,可以使固定杆移动后复位,通过设置第三弹簧,可以使套筒移动后复位,使得两个连接块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两个连接块可以复位与对应的连接孔连接。
[0021]有益效果:
[0022]1、本技术中,通过按压按钮,使按钮向左移动,使第一弹簧被压缩,按钮带着移动齿条向左移动,带动齿轮顺时针转动,使得限制齿条向下移动,使得套筒可以向左移动,松开按钮后,通过第一弹簧作用,使按钮带着移动齿条向右移动,带动齿轮逆时针转动,使限制齿条向上移动,使限制齿条左侧与外壳右侧相接触,使得套筒无法向左移动;
[0023]2、本技术中,通过套筒向左移动,使第三弹簧被压缩,调节杆顶部向左移动,带动调节杆底部向下移动,带动L型杆底部向下移动,L型杆顶部带动右侧的连接块向右移动,使得右侧的连接块与连接孔分离,调节杆向下移动,带动转动杆顺时针转动,使移动杆底部向右上方移动,移动杆顶部带动固定杆向左移动,带动左侧的连接块向左移动,使得左侧的连接块与连接孔分离,使得连接杆可以上下调整位置,松开按钮,第三弹簧通过弹力向右推动套筒,套筒向右移动,带动调节杆顶部向右移动,带动调节杆底部向上移动,带动L型杆底部向上移动,L型杆顶部带动右侧的连接块向左移动,使得右侧的连接块插入连接孔内,调节杆向上移动,带动转动杆逆时针转动,使移动杆底部向左下方移动,移动杆顶部向右移动,通过第二弹簧的作用力和移动杆,带动固定杆向右移动,带动左侧的连接块向右移动,使得左侧的连接块插入连接孔内,使得连接杆的位置被固定住;
[0024]本技术具有快速安装和固定浪高仪的功能,还具有可上下左右准确调节浪高
仪的功能,并且还通过限制齿条限制套筒移动,使连接块与连接杆上的连接孔在使用时不会松动滑脱,避免了因为连接杆移动,使浪高仪高度改变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可调节浪高仪支架的部分结构剖视立体图;
[0026]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可调节浪高仪支架的结构主视立体图;
[0027]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可调节浪高仪支架的部分结构立体图;
[0028]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可调节浪高仪支架的部分结构立体图;
[0029]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可调节浪高仪支架的部分结构剖视立体图。
[0030]图中:1、外壳;2、横杆;3、连接杆;4、滑动块;5、浪高仪;6、连接块;7、套筒;8、按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调节浪高仪支架,包括外壳(1)、浪高仪(5)和滑动块(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后侧固定连接有横杆(2),外壳(1)内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槽内壁滑动连接有连接杆(3),连接杆(3)上开设有多个连接孔,连接杆(3)前侧与滑动块(4)活动连接,滑动块(4)前侧与浪高仪(5)可拆卸式连接,外壳(1)顶部内壁滑动连接有两个连接块(6),两个连接块(6)相互靠近的一侧贯穿外壳(1)内壁并延伸至连接槽内,两个连接块(6)相互靠近的一侧与同一个连接孔活动连接,外壳(1)内设置有连杆机构,连杆机构与两个连接块(6)相连接;外壳(1)内壁滑动连接有套筒(7),且套筒(7)右侧贯穿外壳(1)右侧内壁并延伸至外壳(1)外,套筒(7)顶部开设有限位孔,限位孔内壁滑动连接有限制齿条(9),限制齿条(9)与外壳(1)右侧活动连接,套筒(7)内设置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与限制齿条(9)相配合,套筒(7)右侧连接按钮(8),按钮(8)左侧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壁与套筒(7)右侧滑动连接,滑动槽内壁与升降机构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浪高仪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调节杆(10)、L型杆(11)、转动杆(12)、移动杆(13)和固定杆(14);调节杆(10)顶部与套筒(7)左侧转动连接,调节杆(10)底部与外壳(1)后侧内壁滑动连接,L型杆(11)底部与调节杆(10)底部转动连接,L型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倩汪锋孙毅超杨洪齐吴浩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