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与燃气电站耦合的电解水制氢储能调峰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9931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与燃气电站耦合的电解水制氢储能调峰系统,包括:燃烧室,设置有天然气入口、空气入口和燃气出口;燃气轮机,入口与燃烧室燃气出口连接;第一发电机,输入端与燃气轮机动力输出端连接;第一发电机发电端与外输线路连接;水电解池,具有电解极、氢气出口和氧气出口;所述电解极与第一发电机发电端选择性连接;储氢罐,具有入口和出口;储氢罐入口与水电解池的氢气出口连接;燃料电池,具有氢气入口、烟气出口和输电端;燃料电池氢气入口与储氢罐出口连接;燃料电池输电端与外输线路连接;燃料电池烟气出口与燃气轮机入口连接。其克服现有技术的储能调峰系统依靠重力蓄能而存在受地形限制、不便与燃气电站耦合的缺陷。不便与燃气电站耦合的缺陷。不便与燃气电站耦合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与燃气电站耦合的电解水制氢储能调峰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气联合循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与燃气电站耦合的电解水制氢储能调峰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发电系统会面临白天用电高峰与夜晚用电低谷的交替现象,因而存在调峰问题,故随之发展出可在低谷期蓄能而在高峰期释能的储能调峰系统。通常储能调峰系统的蓄能手段有抽水蓄能和重物蓄能等,其原理上都是通过在低谷期使用电力将处于地势低位的物体转移至地势高位,而在高峰期释放重力势能来发电。这种方式受到地形因素限制较大,需要蓄能系统建设在水库或高山处,不利于储能调峰系统的大范围推广使用。尤其对于燃气电站而言,其主要依靠燃烧天然气来发电,而天然气的存放具有占地面积大、安全相关防控措施多的特点,其自身的地址选择就具有较多条件限制,更不利于与重力式蓄能系统进行耦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储能调峰系统依靠重力蓄能而存在受地形限制、不便与燃气电站耦合的缺陷。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与燃气电站耦合的电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与燃气电站耦合的电解水制氢储能调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室(6),设置有天然气入口、空气入口和燃气出口;燃气轮机(7),入口与燃烧室(6)燃气出口连接;第一发电机(8),输入端与燃气轮机(7)动力输出端连接;第一发电机(8)发电端与外输线路连接;水电解池(1),具有电解极、氢气出口和氧气出口;所述电解极与第一发电机(8)发电端选择性连接;储氢罐(2),具有入口和出口;储氢罐(2)入口与水电解池(1)的氢气出口连接;燃料电池(3),具有氢气入口、烟气出口和输电端;燃料电池(3)氢气入口与储氢罐(2)出口连接;燃料电池(3)输电端与外输线路连接;燃料电池(3)烟气出口与燃气轮机(7)入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燃气电站耦合的电解水制氢储能调峰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燃料电池(3)烟气出口和燃气轮机(7)入口之间设置有补燃室(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燃气电站耦合的电解水制氢储能调峰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余热锅炉(9),具有烟气通道和蒸汽出口,用于对烟气通道内的烟气进行换热产生蒸汽;蒸汽轮机(10),入口与余热锅炉(9)蒸汽出口连接;第二发电机(11),输入端与蒸汽轮机(10)动力输出端连接;第二发电机(11)发电端与外输线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与燃气电站耦合的电解水制氢储能调峰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发电机(11)发电端与水电解池(1)电解极选择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与燃气电站耦合的电解水制氢储能调峰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慧帅钟海祥张国来徐庆元陈琛李勇罗明清翟天宇陈衡顾伊柠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电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