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9859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盘车装置,盘车装置包括主齿轮、减速齿轮组、驱动电机和反力机构,主齿轮与电动机的主轴同轴相连,减速齿轮组的输出端和主齿轮传动相连,驱动电机安装于电动机的机架并和减速齿轮组的输入端传动相连,反力机构和机架相连,反力机构包括相对机架可枢转的反力齿轮,反力齿轮与主齿轮啮合,反力齿轮和减速齿轮组沿主齿轮的周向等间隔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盘车装置具有保证主轴的使用寿命的优点。寿命的优点。寿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盘车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盘车
,具体地,涉及一种盘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厂设备中,立式电动机在水循环等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水循环提供动力。根据行业规范,在检修和安装时需要用盘车的方式检查和调整立式电动机。
[0003]相关技术中,盘车装置对于电动机盘车时,盘车装置通常会给予电动机主轴沿主轴径向的作用力,该作用力易使主轴产生微量变形/弯曲,从而加快了主轴的断裂。由此,相关技术中的盘车装置存在降低主轴使用寿命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盘车装置,该盘车装置具有保证主轴的使用寿命的优点。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盘车装置包括主齿轮、减速齿轮组、驱动电机和反力机构,所述主齿轮与电动机的主轴同轴相连;所述减速齿轮组的输出端和所述主齿轮传动相连;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电动机的机架并和所述减速齿轮组的输入端传动相连;所述反力机构和所述机架相连,所述反力机构包括相对所述机架可枢转的反力齿轮,所述反力齿轮与所述主齿轮啮合,所述反力齿轮和所述减速齿轮组沿所述主齿轮的周向等间隔布置。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盘车装置,驱动电机可通过减速齿轮组驱动主齿轮转动,从而驱动主轴转动,由此,实现盘车,减少了人力的消耗。另外,主轴转动时,带动反力齿轮转动。由于反力齿轮和减速齿轮组在主齿轮的周向上等间隔布置,反力齿轮抵消了作用于主轴上的径向力,由此大大减小了主轴的微量变形/弯曲,减缓了主轴的断裂,保证了主轴的使用寿命。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相连的第一磁力座和第一基座,所述第一磁力座与所述机架磁吸相连,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一基座。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螺纹件,所述第一磁力座通过所述螺纹件和所述机架相连。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减速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第一支轴、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同轴相连;所述第一支轴和所述第一基座可枢转地相连;所述第二齿轮套设于所述第一支轴并和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的齿数多于所述第一齿轮的齿数;所述第三齿轮套设于所述第一支轴并和所述主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齿轮的齿数少于所述主齿轮的齿数。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盘车装置还包括角度传感器、固定架和控制器,所述角度传感器邻近所述第一齿轮并通过所述固定架和所述第一基座相连,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角度传感器和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座设有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支轴的底部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盘车装置还包括第一导向轴承和第二导向轴承,所述第一导向轴承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第一导向轴承的内圈套设于所述第一支轴,所述第一导向轴承的外圈和所述第一基座相连;所述第二导向轴承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第二导向轴承的内圈套设于所述第一支轴,所述第二导向轴承的外圈和所述第一基座相连,所述第二导向轴承和所述第一导向轴承在所述第一支轴的轴向排列。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盘车装置还包括第一推力轴承,所述第一推力轴承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第一推力轴承的轴圈和所述第一支轴的底端相连,所述第一推力轴承的座圈和所述第一基座相连。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力机构还包括第二支轴,所述第二支轴和所述机架可枢转地相连,所述反力齿轮与所述第二支轴同轴相连。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力机构还包括相连的第二磁力座和第二基座,所述第二磁力座与所述机架磁吸相连,所述第二支轴通过所述第二基座和所述机架可枢转地相连。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基座设有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二支轴的底部置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内,所述反力机构还包括第三导向轴承、第四导向轴承和第二推力轴承,所述第三导向轴承置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内,所述第三导向轴承的内圈套设于所述第二支轴,所述第三导向轴承的外圈和所述第二基座相连;所述第四导向轴承置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内,所述第四导向轴承的内圈套设于所述第二支轴,所述第四导向轴承的外圈和所述第二基座相连,所述第四导向轴承和所述第三导向轴承在所述第二支轴的轴向排列;所述第二推力轴承置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内,所述第二推力轴承的轴圈和所述第二支轴的底端相连,所述第二推力轴承的座圈和所述第二基座相连。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盘车装置的示意图。
[0017]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盘车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0018]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盘车装置的第三齿轮、主齿轮和反力齿轮的分布示意图。
[0019]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盘车装置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示意图。
[0020]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盘车装置的第一滚珠的分布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1、主齿轮;2、减速齿轮组;21、第一齿轮;22、第一支轴;23、第二齿轮;24、第三齿轮;3、驱动电机;4、反力机构;41、反力齿轮;42、第二支轴;43、第二磁力座;431、第三螺栓;44、第二基座;441、第三导向轴承;442、第四导向轴承;443、第二推力轴承;5、主轴;51、卡环;52、键销;6、机架;61、第一磁力座;611、螺纹件;612、第二螺栓;62、第一基座;621、第一容置腔;622、第一导向轴承;623、第二导向轴承;624、第一推力轴承;625、第一滚珠;7、角度传感器;8、固定架;9、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
型的限制。
[0023]下面结合图1

图5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盘车装置。
[0024]如图1

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盘车装置包括主齿轮1、减速齿轮组2、驱动电机3和反力机构4,主齿轮1与电动机的主轴5同轴相连。减速齿轮组2的输出端和主齿轮1传动相连。驱动电机3安装于电动机的机架6并和减速齿轮组2的输入端传动相连。反力机构4和机架6相连,反力机构4包括相对机架6可枢转的反力齿轮41,反力齿轮41与主齿轮1啮合,反力齿轮41和减速齿轮组2沿主齿轮1的周向等间隔布置。
[002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盘车装置,驱动电机3可通过减速齿轮组2驱动主齿轮1转动,从而驱动主轴5转动,由此,实现盘车,减少了人力的消耗。另外,主轴5转动时,带动反力齿轮41转动。由于反力齿轮41和减速齿轮组2在主齿轮1的周向上等间隔布置,反力齿轮41抵消了作用于主轴5上的径向力,由此大大减小了主轴5的微量变形/弯曲,减缓了主轴5的断裂,保证了主轴5的使用寿命。
[0026]可以理解地,反力齿轮41和减速齿轮组2在主齿轮1的径向上相对设置。...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盘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齿轮,所述主齿轮与电动机的主轴同轴相连;减速齿轮组,所述减速齿轮组的输出端和所述主齿轮传动相连;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电动机的机架并和所述减速齿轮组的输入端传动相连;和反力机构,所述反力机构和所述机架相连,所述反力机构包括相对所述机架可枢转的反力齿轮,所述反力齿轮与所述主齿轮啮合,所述反力齿轮和所述减速齿轮组沿所述主齿轮的周向等间隔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连的第一磁力座和第一基座,所述第一磁力座与所述机架磁吸相连,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一基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纹件,所述第一磁力座通过所述螺纹件和所述机架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盘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同轴相连;第一支轴,所述第一支轴和所述第一基座可枢转地相连;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套设于所述第一支轴并和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的齿数多于所述第一齿轮的齿数;和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套设于所述第一支轴并和所述主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齿轮的齿数少于所述主齿轮的齿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盘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车装置还包括角度传感器、固定架和控制器,所述角度传感器邻近所述第一齿轮并通过所述固定架和所述第一基座相连,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角度传感器和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盘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设有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支轴的底部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盘车装置还包括:第一导向轴承,所述第一导向轴承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第一导向轴承的内圈套设于所述第一支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凯高伟恒黄伟钟平孟桂祥宋金时郑磊王安庆韩国庆王峰聂雨曹寿峰单绍荣史燕红张丁凡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西热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