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移动的高压开关柜安装调试平台,包括竖向设置的基板,基板的下部通过U形槽划分成两个支脚;行走机构包括动力件、行走板和连杆结构,行走板可从U形槽的两侧伸出并凸出基板竖向两侧的平面,且行走板在撑地时可使支脚悬空;基板上连接有支撑平台,支撑平台沿横向伸出且用于放置高压开关柜。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行走机构和支脚可作为基板运动的两个支撑,使用时通过动力件带动连杆结构转动,连杆结构将带动行走板移动;由于行走板在撑地时可使支脚悬空,即通过行走板的撑地可带动基板横向进行移动,并可调节连杆结构的转动方向以带动基板沿台阶进行上或下移动;操作方便,基板的移动效率高,并可满足基板在台阶上的运动。动。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的高压开关柜安装调试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压开关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移动的高压开关柜安装调试平台。
技术介绍
[0002]高压开关柜是指用于电力系统发电、输电、配电、电能转换和消耗中起通断、控制或保护等作用的设备,属于电力工程中常用的设备,也是较常出现异常情况的设备。当对其进行安装转移的时候,由于吊车只能把设备吊到门口,设备都很笨重,室外到室内一般还有几级台阶,导致不能把设备直接放上叉车或者滚筒推进去,而设备不能放在地上,一般都有一个基础。
[0003]而目前常采用的基础是用枕木在室外门口垫一个小平台,垫起来的高度跟几级台阶或里面的基础差不多,上面铺两根槽钢,槽钢一端搭在枕木上,另一端搭在室内或者基础上,槽钢的凹槽朝上,将设备平稳吊落在槽钢上,然后用撬棍伸入槽钢凹槽内将设备沿着槽钢移到室内,室内用滚筒或者叉车接住即可实现设备转移,整个安装的工作流程较为麻烦,且安装成本较高,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高压开关柜由于重量重,遇台阶时移动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移动便利且效率高的可移动的高压开关柜安装调试平台。
[0005]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可移动的高压开关柜安装调试平台,包括竖向设置的基板,基板下方中部开设有U形槽,且该U形槽内设有行走机构,基板的下部通过U形槽划分成两个支脚;行走机构包括动力件、行走板和连杆结构,连杆结构的一端连接动力件并在动力件的带动下转动,连杆结构的另一端连接有行走板,行走板可从U形槽的两侧伸出并凸出基板竖向两侧的平面,且行走板在撑地时可使支脚悬空;基板上连接有支撑平台,支撑平台沿横向伸出且用于放置高压开关柜。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专利技术,由于设有基板和支撑平台,支撑平台可用于放置高压开关柜,因而只需使基板可移动即可;而基板下方设有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和支脚可作为基板运动的两个支撑,使用时通过动力件带动连杆结构转动,连杆结构将带动行走板移动;由于行走板在撑地时可使支脚悬空,即通过行走板的撑地可带动基板横向进行移动,并可调节连杆结构的转动方向以带动基板沿台阶进行上或下移动;操作方便,基板的移动效率高,并可满足基板在台阶上的运动。
[0008]进一步地,动力件固定在U形槽的侧壁且伸出的一端固定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铰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下端连接有行走板。动力件带动第一连杆转动,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铰接从而带动第二连杆的上方铰接端移动,且该过程中在重力作用下第二连杆的长度方向维持在竖直方向,第二连杆下方连接有行走板,从而带动行走板移动。
[0009]进一步地,动力件的轴向垂直U形槽的侧壁设置,动力件伸出的端部连接有竖向设
置的稳定件,稳定件的另一端固定在U形槽的槽底;动力件为电机;第二连杆与行走板铰接相连,且第二连杆的该铰接端的两侧伸出有限位件,两个限位件倾斜设置且对称,限位件伸出的端部与行走板间留有间隙;行走板背向第二连杆的一侧固定有防滑垫。稳定件用于固定动力件伸出的一端,使得动力件的伸出端不悬空,即使得动力件的稳定性更好;第二连杆与行走板铰接,且第二连杆设有限位件,使得行走板可相对第二连杆进行一定角度的转动,方便行走板贴地时根据地面平整度进行调整,提高基板行走的稳定性。
[0010]进一步地,支撑平台与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气缸相连,并在第一气缸的带动下可沿竖直方向移动;安装调试平台对放置在支撑平台的高压开关柜形成有X、Y、Z三个方向均设有限位结构。支撑平台可在第一气缸的带动下沿竖直方向移动,即可带动位于支撑平台上的高压开关柜进行竖直方向的移动;通过为高压开关柜设置X、Y、Z三个方向的限位结构,以便于高压开关柜位置的固定,提高基板移动时高压开关柜的稳定性。
[0011]进一步地,支撑平台包括沿水平方向伸出的支撑部和朝向基板伸出T形的卡接部,基板沿竖直方向设有与卡接部配合的长条状卡接槽,基板的顶部沿横向伸出与支撑部平行设置的限位板,限位板与第一气缸的顶端固定,第一气缸的底端固定在支撑平台上,支撑部与限位板配合形成Z向限位。卡接部与卡接槽配合,且卡接槽为长条状并沿竖直方向设置,以便于卡接部在卡接槽内移动;在支撑部置有高压开关柜并朝上移动的过程中,限位板对高压开关柜的最高位置形成限位,且限位板可与高压开关柜抵接以提高高压开关柜位置的稳定性。
[0012]进一步地,支撑部有两个,限位板的横向位置设在两个支撑部中部,支撑部的顶面设有第一橡胶垫,限位板朝向支撑部的一侧固定有第二橡胶垫;支撑部的下侧设有加强部,加强部在支撑部的下方形成三角状支撑结构。第二橡胶垫设在限位板与高压开关柜之间,对高压开关柜起到保护的作用;加强部形成的三角状结构,使得支撑部的稳定性好。
[0013]进一步地,基板朝向高压开关柜的一侧沿竖直方向固定有抵靠板,抵靠板朝向高压开关柜的一侧固定有第三橡胶垫;支撑部伸出的端部开设有多个与基板平行的插接槽,基板上卡接有可拆卸的L形插接件,插接件与抵靠板配合形成X向限位。高压开关柜X向的两侧可分别与抵靠板、插接件抵接,并形成X向限位;由于设有多个插接槽,因而可根据高压开关柜X向的尺寸进行选择适合的插接槽使用,以尽可能地减小插接件与高压开关柜的距离,以提高高压开关柜位置的稳定性;第三橡胶垫对高压开关柜起到缓冲和保护作用。
[0014]进一步地,抵靠板通过安装柱固定在基板上,安装柱避开卡接槽设置;插接槽的槽底具有磁性,并与插接件可插入的一端磁性相反;插接件与高压开关柜抵接的一侧固定有第四橡胶垫且该段形成插接件的竖向段,插接件的横向段背离高压开关柜并开设有扣槽;基板的两相对侧面均固定有U形的搭接件,搭接件在基板上围成封闭且中空的矩形置物槽,插接件可卡入置物槽内。插接槽、插接件通过相反的磁性设置,保证插接件插入后的稳定性;扣槽方便插接件的拿取,搭接件形成的置物槽用于插接件的收纳;第四橡胶垫对高压开关柜起到缓冲和保护作用。
[0015]进一步地,支撑部相背的横向两侧均固定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可伸出的一端固定有沿横向设置且呈长条状的推板,推板可被推出并与高压开关柜底部的柱脚抵紧,推板靠近柱脚的一端固定有第五橡胶垫,两个推板和柱脚配合形成Y向限位。在高压开关柜位置稳定后,第二气缸推动推板抵紧柱脚,以对高压开关柜的Y向形成限位。
[0016]进一步地,基板背向支撑部的一侧固定有U形的握把,握把沿横向设置;支脚沿横向开设有梯形槽,且梯形槽将支脚的底面分设为铰接相连固定部和转动部,转动部为梯形槽的一条边,梯形槽内固定有倾斜设置的第三气缸,第三气缸的一端铰接在转动部上,另一端固定在梯形槽的内壁。握把作为基板的扶手,转动部在第三气缸的带动下角度可调节,即可通过地面的角度来调整转动部的角度,使得转动部与地面保持面接触,保证整个基板的稳定性,方便基板在倾斜地面的移动。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8]由于设有基板和支撑平台,支撑平台可用于放置高压开关柜,因而只需使基板可移动即可;而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的高压开关柜安装调试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设置的基板,基板下方中部开设有U形槽,且该U形槽内设有行走机构,所述基板的下部通过所述U形槽划分成两个支脚;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动力件、行走板和连杆结构,所述连杆结构的一端连接所述动力件并在所述动力件的带动下转动,所述连杆结构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行走板,所述行走板可从所述U形槽的两侧伸出并凸出所述基板竖向两侧的平面,且所述行走板在撑地时可使所述支脚悬空;所述基板上连接有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沿横向伸出且用于放置高压开关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的高压开关柜安装调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件固定在所述U形槽的侧壁且伸出的一端固定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下端连接有行走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的高压开关柜安装调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件的轴向垂直所述U形槽的侧壁设置,所述动力件伸出的端部连接有竖向设置的稳定件,所述稳定件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U形槽的槽底;所述动力件为电机;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行走板铰接相连,且所述第二连杆的该铰接端的两侧伸出有限位件,两个所述限位件倾斜设置且对称,所述限位件伸出的端部与所述行走板间留有间隙;所述行走板背向所述第二连杆的一侧固定有防滑垫。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的高压开关柜安装调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与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气缸相连,并在所述第一气缸的带动下可沿竖直方向移动;安装调试平台对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的高压开关柜形成有X、Y、Z三个方向均设有限位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移动的高压开关柜安装调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包括沿水平方向伸出的支撑部和朝向所述基板伸出T形的卡接部,所述基板沿竖直方向设有与所述卡接部配合的长条状卡接槽,所述基板的顶部沿横向伸出与所述支撑部平行设置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第一气缸的顶端固定,所述第一气缸的底端固定在所述支撑平台上,所述支撑部与所述限位板配合形成Z向限位。6.根据权利要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车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