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变流装置,主要涉及一种为大功率动力设备匹配 的牵引变流装置。技术背景 为大功率动力设备匹配合适的牵引变流装置是施工设计的关键。 然而,传统的设计方法均采用单一的电路结构,牵引变流装置功率的大小依所 选变流器件的参数而异,因受限于变流器件的规格和种类,牵引变流装置机箱 结构的变化几乎没有规律,故对结构设计带来诸多不便。特别是在受安装空间 限制的牵引设备的传动系统中,传统设计方案机箱结构复杂、组装不灵活、制 造维修成本高的问题表现的尤为明显。因此能提供模块化、标准化、系列化、 组态灵活的为大功率动力设备匹配的牵引变流装置,是急需解决的技术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传统设计方案中牵引变流装置结构复杂、组装不灵活、 制造维修成本高等问题,本技术提供了 一种可由模块化单元装置组合而成 的结构单一、组装灵活、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的为大功率动力设备匹配的牵引变流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牵引变流装置,包括功率部分、控制部 分及两者的接口部分,功率部分包括由变流元件Tl——T8组成的常规电路构成的单元模块,其特征在于功率部分的主电路由N个单元模块电路的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牵引变流装置,包括功率部分、控制部分及两者的接口部分,功率部分包括由变流元件T1-T8组成的常规电路构成的单元模块,其特征在于:功率部分的主电路由N个单元模块电路的对应输入和输出端直接并联组成,输出端由均压线将各对应端相连后通过端子输出,对应均压线的线径和长度相等,各单元模块电路通过进/排风道紧固于机箱;该装置的机箱结构以长方形的散热片6为基础,双管桥臂变流元件4和斩波桥臂5均安装固定在散热片6的平面一侧;在散热片的一端连接冷却风道1,支撑电容2固定于冷却风道1上;受电极板3一端固定连接于双管桥臂4的输入极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电容2的接线电极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绍恒,何勇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