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膜生物反应器
[0001]本专利技术总体地涉及膜生物反应器。
技术介绍
[0002]膜生物反应器MBR是将膜分离技术和生物反应器的生物降解作用集于一体的生物化学反应系统。
[0003]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传统的MBR组成和工艺过程。膜生物反应器MBR一般包括如下部分:膜池、膜组件、位于膜池下方的脉冲曝气装置、过滤后的清水收集部分(包括清水池等)。膜组件为核心例如在生化系统中实现泥水分离,膜池内放置膜组件,污水注入膜池,由膜组件过滤。
[0004]为了获得过滤性能优越的总体系统,需要对膜组件、膜分离工艺、曝气系统等多方面进行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针对膜组件、膜分离工艺、曝气系统均提出了改进,在三方面以及总体系统上取得了进步。
[0006]膜生物反应器MBR是将膜分离技术和生物反应器的生物降解作用集于一体的生物化学反应系统。MBR以滤膜组件为核心来例如在生化池中实现泥水分离。传统的MBR滤膜组件主要有硬板平板膜、卷式膜和中空纤维膜等几大类。硬板平板膜有两层膜布和中间的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膜生物反应器,包括膜池、膜组件、出水槽和位于膜池底部的脉冲曝气装置,所述脉冲曝气装置曝气时候对于膜进行擦洗;所述膜组件由囊袋式柔性平板膜元件依次叠加形成;所述囊袋式柔性平板膜元件包括:两片过滤膜片、夹在中间的柔性导流网格以及位于囊袋两端的集水件;两片过滤膜片和中间的柔性导流网格构成囊袋形式,囊袋的两个长边闭合,两个短边至少一边开口;至少顶端的集水件内有中空的集水槽或者内有沿短边方向延伸的并行排布的两个集水孔道,囊袋的所述至少一个开口端与集水件的集水槽或者集水孔道连通;集水件的一端堵封,另一端具有至少两个出水管嘴,出水管嘴一端连通于集水槽或者集水孔道,另一端用于与集水总管对接后连通,所述集水件是一次注塑成型得到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生物反应器,脉冲曝气装置包括气室,内管,外管,供气管和固定件:气室是下部敞开的容器,用于积聚并暂存由气源来的气体;供气管连接气室外部的气源,用于给气室供气;外管连接气室内部与外部,上部与底部开口,四周密闭,上部高出气室顶部外壁一定距离,下部距气室底部一定距离,其是气室内气体释放至外部的通道;内管与外管之间通过构件使得彼此位置固定,内管的上部开口,内管的上部开口且位于气室内部,其中内管的底部与外管的底部相互连通,外管与内管的构造相当于将多个U型管合而为一,其中各个U型管中的一条臂合并为所有U型管共用,各个U型管的其余臂分开或合并为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膜生物反应器,出水槽的上沿与膜池的上沿处于同一个水平面上,膜组件安装在膜池内部并浸没在膜池内的待过滤水中,膜组件的汇水管通入出水槽并且其端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福泰,杨艳,石瑾,郑红涛,邹先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清大国华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