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涉式集成光学陀螺及其光纤耦合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9600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集成光学陀螺精度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涉式集成光学陀螺及其光纤耦合方法,包括集成部分及非集成部分,所述集成部分包括光源部件、光学传播部件、光学检测部件及光学调制部件,所述非集成部分包括非集成的光纤环圈,所述光纤环圈的输入与输出的光纤通过光路导通连接集成的光学传播部件,所述光学传播部件的铌酸锂层的光路导通连接位置设有刻蚀的导光光栅。由于没有采用拉锥方法,而是通过光纤与光学传播部件的导光光栅采用倾斜耦合的方式,通过光纤与导光光栅的倾斜角度及导光光栅的刻蚀高度,调整耦合效率使其最大,从而提高了耦合效率及其工艺参数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耦合效率及其工艺参数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耦合效率及其工艺参数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涉式集成光学陀螺及其光纤耦合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成光学陀螺精度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涉式集成光学陀螺及其光纤耦合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集成光学陀螺是一种基于光学原理实现的旋转角速率测量装置,常用于惯性导航、航空航天等领域。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平面波在旋转系统中传播时的相位差来测量旋转的角速率,并通过信号处理实现角度、角速率等信息的提取。
[0003]现有的集成光学陀螺由于需要获得比较好的敏感效应,使用集成部分及非集成部分的两部分组成结构,集成部分包括光源部件、光学传播部件、光学检测部件及光学调制部件,非集成部分包括非集成的光纤环圈,其中光纤环圈的输入与输出的光纤与光学传播部件连接。
[0004]由于集成部分的光学传播部件的大小与光纤的直径差别很大,连接的时候会发生耦合现象,现有的做法是通过将光纤进行拉锥处理,通过改变拉锥的参数从而改变耦合效率,但现有的光纤的处理过程慢,参数不便于调整,或因工艺原因使其调整的参数不能达到很好的耦合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相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涉式集成光学陀螺,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成部分及非集成部分,所述集成部分包括光源部件、光学传播部件、光学检测部件及光学调制部件,所述非集成部分包括非集成的光纤环圈,所述光纤环圈的输入与输出的光纤通过光路导通连接集成的光学传播部件,所述光学传播部件的铌酸锂层的光路导通连接位置设有刻蚀的导光光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涉式集成光学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部分由下到上依次分为硅层、二氧化硅层及铌酸锂层,所述集成部分的各部件均刻蚀在所述铌酸锂层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涉式集成光学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路导通连接位置上通过沉积一层二氧化硅层将光学传播部件与光纤固定在一起。4.一种干涉式集成光学陀螺的光纤耦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在集成部分的光学传播部件的铌酸锂层上设定光路导通连接位置,并在光路导通连接位置刻蚀导光光栅;S2.使非集成的光纤环圈的输入与输出的光纤对准导光光栅;S3.通过调整光纤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与刻蚀高度,使光纤与导光光栅之间形成最大的耦合效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耦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的最大的耦合效率的调整,通过如下公式进行调整:,其中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文龙杜江兵刘伯晗赵衍双杨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七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