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监测颅内压的引流管及颅内压智能监测管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可监测颅内压的引流管及颅内压智能监测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监测是神经重症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IPC监测已应用于颅脑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肿瘤、颅内出血、脑梗死、脑积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疾病的临床治疗管理。现有的引流管将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引流管腔内,或者压力传感器与引流孔分别设置在相对的位置,引流管在一定程度上分隔了颅内压力环境和引流管内环境,导致压力传感器的测量值与脑脊液的真实压力不同导致误差,同时随着测量时长的增加,颅内环境也对传感器特性产生影响,导致了监测结果的不准确。
[0003]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可监测颅内压的引流管、智能颅内压监测系统及可监测颅内压的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监测颅内压的引流管及颅内压智能监测管理系统,以解决或至少部分解决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监测颅内压的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包括盲端、引流管体,所述盲端中装填有显影标志物,所述盲端设置有预埋孔,所述引流管体靠近所述盲端的位置设有主引流口,所述引流管体的外壁设置有装配槽;测压导管,包括测压探头和引线套管,所述测压探头包括探头管体以及测量芯片,所述探头管体开有侧窗,所述测量芯片设置在所述侧窗中,所述测压探头的前端与所述预埋孔匹配,将所述测压探头装配到预期位置,所述测压探头的后端连接所述引线套管,所述引线套管设置在所述装配槽中,所述探头管体及所述引线套管中设置有连接于所述测量芯片的引线,以传输所述测量芯片测得的数据;所述测量芯片的感应部分设置在所述主引流口处且朝向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监测颅内压的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槽是所述引流管体上的向管体内侧的凹陷结构,所述凹陷结构形成有卡口,所述卡口的宽度小于引线套管的外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监测颅内压的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压探头的主体为磁共振兼容的刚性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监测颅内压的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芯片上还包括相邻设置的测压元件、测温元件和测速元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监测颅内压的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压元件、所述测温元件和所述测速元件的感应部分两两之间的距离小于0.1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监测颅内压的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还包括设于引流管体的引流管路上的流量计、流量调节器。7.一种颅内压智能监测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
‑
6任一项所述的可监测颅内压的引流管,以及颅内压监测仪;所述可监测颅内压的引流管的前端植入颅内,用于进行颅内测压及引流;所述颅内压监测仪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用于处理显示颅内压数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颅内压智能监测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监测颅内压的引流管的测量芯片包括测压元件、测温元件和测速元件,所述处理器加载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下的颅内压数据修正:根据预先标定的流速误差修正函数以及所述测量芯片传输的流速数据确定第一修正量;根据预先标定的温度漂移修正函数以及所述测量芯片传输的温度数据确定第二修正量;根据所述可监测颅内压的引流管的植入时间以及预先标定的时间漂移修正函数确定第三修正量;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浩,黄祖炎,刘文博,安小广,
申请(专利权)人:华科精准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