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洞外自然光提供隧道进出口段照明的方法与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隧道照明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洞外自然光提供隧道进出口段照明的方法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提高和公路建设的发展,公路隧道建设与日俱增,隧道照明设施的规模及数量也越来越大,隧道的运营电费和维护费用也越来越高。建立既安全又经济节能的隧道照明系统,是降低隧道运营成本的关键。
[0003]隧道照明可以改善隧道内路面状况,改善隧道内视觉享受,减轻驾驶员疲劳,有利于提高隧道通行能力保证交通安全。具体而言,隧道照明中必须考虑某些特殊的视觉现象,为了对隧道照明进行优化设计,就有必要先了解些基本的视觉问题。在白天,驾驶员进入隧道时会遇到如下视觉问题:刚进入隧道由于白天隧道外的亮度相对于隧道内的高很多,如果隧道足够长,驾驶员看到的是黑乎乎的一个洞,这就是“黑洞”现象;如果隧道很短的话,在驾驶员面前就出一个“黑框”。进入隧道后由明亮的外部进入一个较暗的隧道,视觉会有一定的适应时间,然后才能看清隧道内部的情况,这种现象称为“适应的滞后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洞外自然光提供隧道进出口段照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光机构(1),设置于隧道(10)的进/出口外,以采集隧道(10)外的自然光;导光管机构(2),设置于隧道(10)内靠近进/出口的位置,导光管机构(2)的一端延伸至隧道(10)的进/出口外并与采光机构(1)相连接,导光管机构(2)的另一端设置有出光口,以通过导光管机构(2)的一端接收采光机构(1)采集的自然光并沿着导光管机构(2)传输至隧道(10)内;以及散光机构(3),设置于隧道(10)内靠近进/出口的位置,包括从上到下连接的上端接光通道(301)和下端散光通道(302),上端接光通道(301)与导光管机构(2)另一端的出光口相连接,上端接光通道(301)内设置有凹透镜(303);所述下端散光通道(302)为从上到下开口逐渐变大的喇叭口结构,且下端散光通道(302)下端的出口处设置有向下凸起的弧形散光罩(304),弧形散光罩(304)与凹透镜(303)同轴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洞外自然光提供隧道进出口段照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管机构(2)包括导光管(201)、第一反光镜(202)和第二反光镜(203),导光管(201)的一端为上端开口的入光口,导光管(201)的另一端为下端开口的出光口,入光口与采光机构(1)相连接;所述第一反光镜(202)设置于入光口所对应的导光管(201)内,第二反光镜(203)设置于出光口所对应的导光管(201)内,且第一反光镜(202)的反光面与第二反光镜(203)的反光面相互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利用洞外自然光提供隧道进出口段照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光机构(1)包括采光镜(101)、凸透镜(102)和开口从上到下逐渐变小的聚光漏斗(103),采光镜(101)安装于聚光漏斗(103)的上端,凸透镜(102)安装于聚光漏斗(103)的下部,聚光漏斗(103)的下端与导光管机构(2)的入光口相连接;所述采光镜(101)为设置有多个小型镜面的半球形蜂窝状结构,采光镜(101)的每个小型镜面均为螺纹透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洞外自然光提供隧道进出口段照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漏斗(103)的采光通道的内壁涂抹有反光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洞外自然光提供隧道进出口段照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富,王继栋,刘士洋,刘真,周元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国翔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