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潮阻燃绝缘电力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9555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3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防潮阻燃绝缘电力电缆,从外到内依次包括外护层、外阻水绕包带层、外通道层、内阻水绕包带层、内通道层、铠装层、外阻燃层、屏蔽层和外绝缘层,所述外绝缘层内具有多个电力缆芯,所述电力缆芯从外到内依次包括内阻燃层、内绝缘层和导体。所述电力缆芯具有3个或6个;所述内绝缘层为聚乙烯层,外绝缘层为硅橡胶绝缘层,所述内阻燃层和外阻燃层均为低烟无卤阻燃层;所述屏蔽层为铜丝编织屏蔽层,所述铠装层为钢丝铠装层,所述导体为铜导体。本申请的电缆具有很好的绝缘防潮性能。本申请的电缆具有很好的绝缘防潮性能。本申请的电缆具有很好的绝缘防潮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潮阻燃绝缘电力电缆


[0001]本申请涉及电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潮阻燃绝缘电力电缆。

技术介绍

[0002]电缆主要有导体机覆盖导体的包层组成,其主要的类型有电力电缆、控制电缆和信号电缆等,并且随着电缆的使用场景的复杂化,以及对电缆使用寿命、使用稳定性等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电缆的包层结构也越来越复杂。例如在有些设备中或者船舶上使用的电力电缆,经常在潮气很重或者存在领域的场景中使用,在有些情况下,电缆的表面会附着水汽,并且有些是具有腐蚀性的水汽,或者在天冷时附着一层霜,时间一长容易导致外护层的老化、腐蚀,甚至开裂等,容易导致电缆的损坏。一般的电缆为了实现防潮一般是增加阻水胶层或者阻水绕包层,从而使得电缆表面保持破裂之后,水汽尽量不能够侵蚀内部的缆芯,从而增加耐潮性能,但是这种方式由于不能保护包层,一旦包层开裂之后,虽然阻水层能够在一定时间内阻水防潮,但是裂纹会引起例如鼠蚁、包层内部腐蚀等其他的问题,而不仅仅是防潮的问题。另一方面电力电缆在使用时特别进行大功率电力传输时,内部发热严重,常规的电缆往往只能自然散热,散热效果差。但是如果对电缆内部的电力传输时产生的热量进行利用,并对电缆表面的水汽进行干燥,使得电缆在大部分时间下表面保持干燥状态,那么会大大增加电缆的耐久使用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潮阻燃绝缘电力电缆。
[0004]技术方案:一种防潮阻燃绝缘电力电缆,从外到内依次包括外护层、外阻水绕包带层、外通道层、内阻水绕包带层、内通道层、铠装层、外阻燃层、屏蔽层和外绝缘层,所述外绝缘层内具有多个电力缆芯,所述电力缆芯从外到内依次包括内阻燃层、内绝缘层和导体。
[0005]进一步地,所述电力缆芯具有3个或6个。
[0006]根据需要可以增加或减少缆芯的数量。
[0007]进一步地,所述内绝缘层为聚乙烯层,外绝缘层为硅橡胶绝缘层,所述内阻燃层和外阻燃层均为低烟无卤阻燃层。
[0008]进一步地,所述屏蔽层为铜丝编织屏蔽层,所述铠装层为钢丝铠装层,所述导体为铜导体。
[0009]进一步地,所述外通道层包括外通道包层以及与外通道包层连接的呈环形等间距分布的多个外通道凸起,所述内通道层包括内通道包层以及与内通道包层连接的呈环形等间距分布的多个内通道凸起,每个内通道凸起内具有一个加热缆芯。
[0010]内通道凸起和外通道凸起的数量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内通道层和外通道层均通过挤塑的方式成型。
[0011]进一步地,所述外通道凸起、内通道凸起和加热缆芯均沿着电缆长度方向延伸。
[0012]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外通道凸起之间形成一个外通道,相邻的两个内通道凸起之间形成一个内通道。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有的内通道和所有的外通道内均填充有阻水胶。
[0014]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有的内通道和所有的外通道内均没有阻水胶,从而使得内通道和外通道空置方便循环气流的循环。
[0015]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缆芯从外到内依次包括加热缆芯包层和加热缆芯导体。
[0016]从而对加热缆芯形成保护。
[0017]进一步地,所述电缆处具有多个循环安装位,每个循环安装位处具有一个循环装置和一个包裹所述循环装置的保护管装置;所述安装位处的外护层、外阻水绕包带层、外通道层以及内阻水绕包带层被去除,且安装位处的内通道层的内通道包层的至少一部分被去除;所述循环装置包括两个拼接在一起的循环单元,所述循环单元包括两个气流发生单元和位于两个气流发生单元之间的检测单元,所述气流发生单元包括第一端部板、与第一端部板连接的内弧面板、与第一端部板连接的外弧面板、与第一端部板连接且位于内弧面板和外弧面板之间的分隔板、与第一端部板连接的多个内插管以及与第一端部板连接的多个外插管,所述分隔板处固定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处安装有风扇单元,所述内插管位于内弧面板和分隔板之间,且每个内插管插入一个内通道,所述外插管位于外弧面板和分隔板之间,且每个外插管插入一个外通道;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内包围板、外包围板以及连接在内包围板和外包围板之间的两个第二端部板,每个第二端部板面对一个所述气流发生单元的第一端部板,所述检测单元处具有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具有插口和两个连通口,所述插口位于外包围板处,两个连通口分别位于两个第二端部板处,所述安装凹槽内安装有干燥剂盒,所述干燥剂盒具有干燥隔板将干燥剂盒分隔为两个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填充有干燥剂,每个容纳腔对应有一个端部挡板和一个取料孔,所述端部挡板面对所述连通口且具有透气孔;所述保护管装置包括两个拼接固定在一起的管单元。
[0018]进一步地,多个循环安装位等间距分布。
[0019]进一步地,每个插口与对应的气流发生单元的外弧面板和分隔板之间的空间连通的连通口。
[002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部板处具有第一密封垫,所述第二端部板处具有第二密封垫;相对应的第一端部板和第二端部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所述检测单元的外包围板处具有沉孔。
[0021]从而方便气流发生单元和检测单元的固定。并且方便循环装置在安装位处的密封。
[0022]进一步地,每个循环装置的两个检测单元之间通过螺栓螺母固定。
[0023]进一步地,所述干燥剂盒包括弧面状的内侧板、弧面状的外侧板以及两个相互平行的平面侧板,所述干燥剂盒的干燥隔板以及两个端部挡板均平行,所述干燥剂盒处具有沉孔,所述沉孔处具有固定螺栓,所述检测单元的内包围板处具有与所述固定螺栓配合锁死固定的螺纹管;所每个安装凹槽处具有4个用于被所述平面侧板的边缘插入的插槽。
[0024]从而使得干燥剂盒的插入安装更加方便,更加容易定位。
[0025]进一步地,每个气流发生单元处具有2个风扇单元、4个内插管和4个外插管;每个检测单元处具有一个所述安装凹槽和一个所述干燥剂盒。
[0026]进一步地,所述内包围板、外包围板、内弧面板和外弧面板均为半圆柱形板。
[0027]进一步地,所述内弧面板的内径和内包围板的内径相相等;所述外弧面板的外径、外包围板的外径以及外侧板的外径相等。
[0028]进一步地,所述安装位处还安装有包围所述循环装置的热缩管。
[0029]从而热缩管包裹所述循环装置,提供更好的固定和密封效果。
[0030]进一步地,所述管单元包括半圆环柱形的中间管、与中间管连接的两个端部管以及两个侧凸边,所述侧凸边与中间管和两个端部管均连接,所述侧凸边具有螺栓安装孔,所述端部管的内侧具有密封垫。
[0031]进一步地,所述中间管处还具有检测口和注胶孔,所述检测口处具有通过螺栓与中间管固定连接的检测口盖。
[0032]检测口盖可以打开,用于对干燥剂取样。注胶孔可以注入阻水胶或密封胶,并且注胶孔还可以引出风扇单元的导线。
[0033]有益效果:本申请的电缆通过设置双层阻水绕包层的方式在电缆内部形成内、外通道,从而方便对电缆内部的产生的热量进行循环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潮阻燃绝缘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从外到内依次包括外护层、外阻水绕包带层、外通道层、内阻水绕包带层、内通道层、铠装层、外阻燃层、屏蔽层和外绝缘层,所述外绝缘层内具有多个电力缆芯,所述电力缆芯从外到内依次包括内阻燃层、内绝缘层和导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潮阻燃绝缘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缆芯具有3个或6个;所述内绝缘层为聚乙烯层,外绝缘层为硅橡胶绝缘层,所述内阻燃层和外阻燃层均为低烟无卤阻燃层;所述屏蔽层为铜丝编织屏蔽层,所述铠装层为钢丝铠装层,所述导体为铜导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潮阻燃绝缘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通道层包括外通道包层以及与外通道包层连接的呈环形等间距分布的多个外通道凸起,所述内通道层包括内通道包层以及与内通道包层连接的呈环形等间距分布的多个内通道凸起,每个内通道凸起内具有一个加热缆芯;所述外通道凸起、内通道凸起和加热缆芯均沿着电缆长度方向延伸;相邻的两个外通道凸起之间形成一个外通道,相邻的两个内通道凸起之间形成一个内通道;所述加热缆芯从外到内依次包括加热缆芯包层和加热缆芯导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潮阻燃绝缘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有的内通道和所有的外通道内均填充有阻水胶。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潮阻燃绝缘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处具有多个循环安装位,每个循环安装位处具有一个循环装置和一个包裹所述循环装置的保护管装置;所述安装位处的外护层、外阻水绕包带层、外通道层以及内阻水绕包带层被去除,且安装位处的内通道层的内通道包层的至少一部分被去除;所述循环装置包括两个拼接在一起的循环单元,所述循环单元包括两个气流发生单元和位于两个气流发生单元之间的检测单元,所述气流发生单元包括第一端部板、与第一端部板连接的内弧面板、与第一端部板连接的外弧面板、与第一端部板连接且位于内弧面板和外弧面板之间的分隔板、与第一端部板连接的多个内插管以及与第一端部板连接的多个外插管,所述分隔板处固定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处安装有风扇单元,所述内插管位于内弧面板和分隔板之间,且每个内插管插入一个内通道,所述外插管位于外弧面板和分隔板之间,且每个外插管插入一个外通道;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内包围板、外包围板以及连接在内包围板和外包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茆成彦周寿清王容曹蕴清韦佳王维路李程曹囯良孙圣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润华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