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距式单源对向精粗一体化打磨机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变距式单一驱动下的精磨与粗磨相结合多功能化机械结构设计领域,尤其涉及变距式单源对向精粗一体化打磨机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打磨作业作为生产加工的重要工艺,其在机械加工、玉石加工、装修行业均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研究适应于多元化尺寸的打磨物特征进行设计的打磨设备建设性意义。在精细化与智能化的机械发展状况下,对于各种尺寸的被打磨物进行适当的尺寸打磨,已然成为当下精细生产的的重要方向,尤其对于如何高效打磨其不同的被打磨物并实现粗磨与精磨得一体化融合使人们所广泛关注的,通过一体化设计进而可以在结合机械控制的基础上可以在依据生产需求而进行适时调整,进而提高被打磨物的加工效率以及作业质量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在被打磨物粗磨与精磨相结合领域中,采取稳定高效、智能调整的机械控制装置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良好高效的机械控制装置运行会有效保证输出主体的平稳有效,在现有的被打磨物粗磨与精磨相结合机械装置中,相关打磨控制手段还相对较少切相对不成熟。r/>[0003]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距式单源对向精粗一体化打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固支装置(3),所述固支装置(3)上设置有预紧装置(1)、打磨装置(2)、变距装置(4)和移动装置(5);所述预紧装置(1)用于调整所述打磨装置(2)的预紧程度;所述打磨装置(2)用于对被打磨物进行打磨;所述变距装置(4)与所述移动装置(5)相配合,用于实现所述打磨装置(2)做相向变距运动;所述变距装置(4)包括变距丝杠(4
‑
7),所述变距丝杠(4
‑
7)与所述移动装置(5)相连,所述移动装置(5)与所述打磨装置(2)相连;所述移动装置(5)能够通过所述变距丝杠(4
‑
7)带动所述打磨装置(2)做相向变距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距式单源对向精粗一体化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支装置(3)包括底板(3
‑
1)和顶板(3
‑
4);所述底板(3
‑
1)和所述顶板(3
‑
4)通过连接装置相连,所述连接装置包括支撑杆Ⅰ(3
‑
2)、支撑杆Ⅱ(3
‑
3)和竖连接板(3
‑
5);所述支撑杆Ⅰ(3
‑
2)、所述支撑杆Ⅱ(3
‑
3)和所述竖连接板(3
‑
5)均设置在所述底板(3
‑
1)和所述顶板(3
‑
4)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距式单源对向精粗一体化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紧装置(1)包括预紧丝杠(1
‑
3),所述预紧丝杠(1
‑
3)设置在所述底板(3
‑
1)和所述顶板(3
‑
4)之间;所述预紧丝杠(1
‑
3)的顶端设置有预紧摇轮(1
‑
1),所述预紧丝杠(1
‑
3)上套设有升降块(1
‑
4),所述升降块(1
‑
4)连接有预紧台(1
‑
5);所述预紧台(1
‑
5)与所述打磨装置(2)相连,所述预紧台(1
‑
5)连接有升降滑块(1
‑
6);所述竖连接板(3
‑
5)上固定有竖向导轨(1
‑
7),所述升降滑块(1
‑
6)与所述竖向导轨(1
‑
7)活动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变距式单源对向精粗一体化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紧摇轮(1
‑
1)上设置有摇杆(1
‑
2),所述预紧丝杠(1
‑
3)的底部通过底部支座(1
‑
8)与所述底板(3
‑
1)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变距式单源对向精粗一体化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装置(2)包括电机(2
‑
1)、打磨转筒Ⅰ(2
‑
10)和打磨转筒Ⅱ(2
‑
14);所述打磨转筒Ⅰ(2
‑
10)和所述打磨转筒Ⅱ(2
‑
14)分别固定在所述移动装置(5)上;所述打磨转筒Ⅱ(2
‑
14)连接有齿轮Ⅳ(2
‑
13),所述齿轮Ⅳ(2
‑
13)啮合连接有齿轮Ⅲ(2
‑
6),所述齿轮Ⅲ(2
‑
6)连接有齿轮Ⅲ(2
‑
5),所述齿轮Ⅲ(2
‑
6)与所述齿轮Ⅳ(2
‑
13)通过定位架(2
‑
17)相连,所述定位架(2
‑
17)设在所述移动装置(5)上;所述打磨转筒Ⅰ(2
‑
10)连接有齿轮Ⅰ(2
‑
4);所述电机(2
‑
1)通过钢带(1
‑
9)与所述预紧台(1
‑
5)相连;所述电机(2
‑
1)连接有驱动齿轮(2
‑
2),所述驱动齿轮(2
‑
2)、所述齿轮Ⅰ(2
‑
4)和所述齿轮Ⅱ(2
‑
5)通过传动带(2
‑
3)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变距式单源对向精粗一体化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转筒Ⅰ(2
‑
10)通过轴Ⅰ(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向杰,马安博,房拴娃,王温栋,田东旭,宋继红,孙一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