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应点推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9493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32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对应点推荐装置。该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2D血管轮廓和第二2D血管轮廓;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响应于作用在第二2D血管轮廓上的第一预定操作,在第二2D血管轮廓上选取第一点,响应于作用在第二2D血管轮廓上的第二预定操作,在第二2D血管轮廓上选取第二点;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与第一点匹配的第一对应点和与第二点匹配的第二对应点;第二确定单元还用于:采用鲁棒点集配准算法,确定与第一点匹配的第一投影对应点,将第一投影对应点投射回第一平面内,得到第一对应点。本方案通过两次预定操作就实现了对应点的推荐。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需要点击四个点的方案,操作简单。操作简单。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对应点推荐装置
[0001]本案为基于于2021年7月30日提交的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1108762287、申请名称“对应点推荐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处理器”的案件提出的分案申请。


[0002]本申请涉及医学影像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对应点推荐装置。

技术介绍

[0003]基于DSA影像辅助技术分析心脑血管的研究中,所需的关键流程如下:血管分割、光源矫正、血管三维重构以及量化分析等。血管分割,是对DSA影像进行增强处理突出血管边缘,增大前景血管与背景图像的差异,进而分割目标血管。光源矫正,是通过对光源的空间变换,使得投影面内两个轮廓的对应点存在对应关系。血管三维重构,是将两个矫正后的二维投影图像还原成三维模型,恢复空间结构。量化分析,是通过对三维模型的计算和分析,得到临床要求的血管关键参数,如血管狭窄率,用于评估患者患病的严重程度。
[0004]在光源矫正和血管三维重构这两个步骤之间,操作者需要通过鼠标点击进行人机交互来获取两个二维血管图像,作为三维重构的输入,操作者根据实际需求重构任意长度、任意一条分支的血管,通过分别点击两个二维血管图像内待重构血管的起始点与终止点,共需点击四个点。即现有技术中若需要进行血管的三维重构,需要点击四个点,操作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应点推荐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两个二维血管图像进行血管的三维重构的过程中需要点击四个点,操作复杂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对应点推荐装置,包括:
[0007]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2D血管轮廓和第二2D血管轮廓,所述第一2D血管轮廓位于第一平面内,所述第二2D血管轮廓位于第二平面内,与所述第一2D血管轮廓对应的光源为第一光源,与所述第二2D血管轮廓对应的光源为第二光源;所述第一2D血管轮廓和所述第二2D血管轮廓为不同拍摄角度下得到的血管轮廓;
[0008]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响应于作用在所述第二2D血管轮廓上的第一预定操作,在所述第二2D血管轮廓上选取第一点,还用于响应于作用在所述第二2D血管轮廓上的第二预定操作,在所述第二2D血管轮廓上选取第二点;
[0009]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点匹配的第一对应点和与所述第二点匹配的第二对应点,所述第一对应点和所述第二对应点均位于所述第一2D血管轮廓上;
[0010]所述第二确定单元还用于:采用鲁棒点集配准算法,确定与所述第一点匹配的第一投影对应点,所述第一投影对应点位于第一投影2D血管轮廓上,所述第一投影2D血管轮廓为所述第一2D血管轮廓投影在所述第二平面内的轮廓,所述第一2D血管轮廓是基于所述第一光源和第二校正光源得到的,所述第二校正光源为对第二光源校正后的光源;将所述第一投影对应点投射回所述第一平面内,得到所述第一对应点。
[0011]可选地,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包括:投影模块,所述投影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2D血管轮廓投影至所述第二平面内,得到第一投影2D血管轮廓,其中,所述投影模块包括:第一投影子模块,用于以第一光源为基准,将所述第一2D血管轮廓投影至预定三维空间中,得到第一投影轮廓;第二投影子模块,用于以第二校正光源为基准,将所述第一投影轮廓投影至所述第二平面内,得到所述第一投影2D血管轮廓。
[0012]可选地,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包括:投射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投影对应点投射回所述第一平面内,得到所述第一对应点;所述投射模块包括:第三投影子模块,用于以所述第二校正光源为基准,将所述第一投影对应点投影至预定三维空间中,得到第一投影点;第四投影子模块,用于以所述第一光源为基准,将所述第一投影点投影至所述第一平面内,得到所述第一对应点。
[0013]可选地,获取单元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2D血管影像;处理模块,用于采用水平集分割算法和快速行进算法对所述第一2D血管影像进行处理,得到所述第一2D血管轮廓。
[0014]可选地,所述第一投影2D血管轮廓与所述第二2D血管轮廓有交点。
[0015]可选地,所述第一2D血管轮廓和所述第二2D血管轮廓为冠脉血管轮廓。
[0016]可选地,所述第一预定操作为点击操作,所述第二预定操作为点击操作。
[0017]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第一2D血管轮廓和第二2D血管轮廓,然后响应于用户的第一预定操作,在第二2D血管轮廓上确定第一点,响应于用户的第二预定操作,在第二2D血管轮廓上确定第二点,然后自动匹配与第一点对应的第一对应点,自动匹配与第二点对应的第二对应点,实现对应点的推荐。通过两次预定操作就实现了对应点的推荐。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需要点击四个点的方案,操作简单。降低了人机交互的复杂程度,提高效率,为后续的三维重构提供更准确的输入。
附图说明
[0018]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9]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对应点推荐方法流程图;
[0020]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一种具体的对应点推荐方法原理图;
[0021]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对应点推荐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0023]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4]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
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25]应该理解的是,当元件(诸如层、膜、区域、或衬底)描述为在另一元件“上”时,该元件可直接在该另一元件上,或者也可存在中间元件。而且,在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当描述有元件“连接”至另一元件时,该元件可“直接连接”至该另一元件,或者通过第三元件“连接”至该另一元件。
[0026]为了便于描述,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部分名词或术语进行说明:
[0027]鲁棒点集配准(Robust point matching(RPM)):该算法初始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应点推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2D血管轮廓和第二2D血管轮廓,所述第一2D血管轮廓位于第一平面内,所述第二2D血管轮廓位于第二平面内,与所述第一2D血管轮廓对应的光源为第一光源,与所述第二2D血管轮廓对应的光源为第二光源;所述第一2D血管轮廓和所述第二2D血管轮廓为不同拍摄角度下得到的血管轮廓;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响应于作用在所述第二2D血管轮廓上的第一预定操作,在所述第二2D血管轮廓上选取第一点,还用于响应于作用在所述第二2D血管轮廓上的第二预定操作,在所述第二2D血管轮廓上选取第二点;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点匹配的第一对应点和与所述第二点匹配的第二对应点,所述第一对应点和所述第二对应点均位于所述第一2D血管轮廓上;所述第二确定单元还用于:采用鲁棒点集配准算法,确定与所述第一点匹配的第一投影对应点,所述第一投影对应点位于第一投影2D血管轮廓上,所述第一投影2D血管轮廓为所述第一2D血管轮廓投影在所述第二平面内的轮廓,所述第一2D血管轮廓是基于所述第一光源和第二校正光源得到的,所述第二校正光源为对第二光源校正后的光源;将所述第一投影对应点投射回所述第一平面内,得到所述第一对应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包括:投影模块,所述投影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2D血管轮廓投影至所述第二平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益进张超赵清华高唱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阅影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