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车牵引电机机座损伤部位的激光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9461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动车牵引电机机座损伤部位的激光修复方法,该方法通过激光熔覆修复电机机座的内表面,在保证修复质量的前提下,工艺简单,工序少,热影响区小,可获得结合良好的修复界面,并提高修复效率;可以根据不同的损伤情况,通过调整工艺参数来改变基材重熔深度、加工余量和稀释层成分,获得最符合目标修复效果的修复区组织和力学性能。同时考虑球磨铸铁材料的特点,采用同种材料修复时,激光熔覆具有快速熔凝的特点,会破坏球墨铸铁里面石墨的形态和分布,难以达到设计性能要求,因此选择采用异质材料修复。选择的镍基合金金属和球磨铸铁冶金结合效果好,修复后不同区域的性能差别不大,修复后对基座材料中的球形石墨的影响小。影响小。影响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车牵引电机机座损伤部位的激光修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激光修复与再制造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车牵引电机机座损伤部位的激光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牵引电机是动车组的重要部件,动车在运行状态时,牵引电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动车组的运行。高铁动车组牵引电机的工作环境较为恶劣,负载变化大,冲击和震动严重,且受到风沙、雨雪气候和酸碱性气体影响侵蚀严重,因此,一般根据设计要求,为了保证安全,超过百万公里行驶里程后,需要对电机定期拆卸检修。
[0003]牵引电机是通过架悬式全悬挂的方式进行安装,经过一定次数的拆卸后,安装环的内部连接面容易出现划痕损伤,导致安装环的内腔尺寸出现偏差,从而装配精度无法达到设计要求。由于现有动车牵引电机机座整体铸造加工而成,安装环损伤尺寸、精度、成本、安全方面的要求较高,因此在早期,安装环连接面出现划痕损伤或电机拆卸一定次数后,即更换新的电机以保障动车的正常运行。随着在役高铁陆续进入检修,机座损伤的将会越来越多。由于机座的形状特殊,除材料成本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加工成本,报废更换或者将机座重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车牵引电机机座损伤部位的激光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机座环形内表面的损伤部位通过激光熔覆修复;所述电机机座的材质为球磨铸铁,激光熔覆修复材料为镍基合金金属粉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车牵引电机机座损伤部位的激光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熔覆修复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动车牵引电机机座环形部件内表面的损伤类型,所述损伤类型分为三类;步骤2,根据损伤类型确定修复预处理过程,所述第三类损伤的预处理过程中使用机加工去除损伤区域;步骤3,通过激光熔覆修复损伤区域;第一类损伤和第二类损伤,通过局部单道单层或多道单层激光熔覆修复;第三类损伤,通过多道多层激光熔覆修复;修复后的损伤区域部分形成熔覆层;步骤4,机加工去除多余的熔覆层,完成修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车牵引电机机座损伤部位的激光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第一类损伤为单一划痕,所述划痕的深度小于0.2mm;所述第二类损伤为磨损损伤,所述磨损损伤区域最大两点距离大于1mm,且磨损损伤区域的深度小于0.2mm;所述第三类损伤为损伤区域内划痕或杂质磨损数量大于等于3个。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车牵引电机机座损伤部位的激光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当环形内表面存在2个以上分散的损伤区域时,整个环形内表面通过单层激光熔覆修复,搭接率为30%~50%。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车牵引电机机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欧杨文哲马晓蕾林鑫齐影荆卫锋李晓华王淑萍任志斌
申请(专利权)人:永济市贝特电气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