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模型的设计文件和设计交底信息化关联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9406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BIM模型的设计文件和设计交底信息化关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基于Bentley平台进行协同设计建立管理模型的树形结构目录;S2、设计文件按模型映射的树形结构目录管理,子节点带有根节点信息;S3、设计交底信息按照专业划分管理,并关联已经用模型映射的树形结构目录管理起来的设计文件;S4、通过步骤S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模型的设计文件和设计交底信息化关联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BIM正向设计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BIM模型的设计文件和设计交底信息化关联方法,适用于工程设计中三维BIM正向设计管理,规范管理三维设计模型、三维出图后的设计文件管理以及设计交底信息管理,形成轻量化发布的带有设计文件、设计交底信息的BIM正向设计成果,可适用行业包括水利水电工程、新能源工程、市政交通工程、建筑工程。

技术介绍

[0002]BIM(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是工程数字化的重要载体,在设计阶段正向设计及其管理是BIM应用的重点,包括三维正向设计、三维出图。随着三维建模工具的更新迭代,三维建模工具日臻完善,建模时间成本降低,三维正向设计推广应用也在逐步加深。
[0003]设计交底是设计完成后,向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讲述设计理念、施工注意事项等,设计交底的好坏对工程建设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0004]随着BIM技术的发展、轻量化发布及其应用得以越来越普及,然而,在三维模型协同设计、三维出图管理以及基于BIM模型的设计交底管理方面,往往是相互脱节,又因为目前模型轻量化发布后各类过程信息与模型挂接均以模型构件编码进行关联,因此,目前对于BIM模型轻量化发布后的展示,通常采用给模型构件编码后再将信息关联到构件上,然而这在应用上容易造成编码关联工作量巨大,效率低,且模型迭代后原编码信息丢失,对于BIM模型轻量化发布后信息的挂接形成带有各类过程信息的数据资产,目前的技术路线满意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并且对于复杂工程需要多专业协同的,往往容易出现管理混乱,设计文件涉及专业和种类繁多,各专业间对于各自系统的划分层次又不同,难以在编码的数据层面进行自动化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模型的设计文件和设计交底信息化关联方法,通过规范模型建立过程并用树形结构管理和映射模型间参考关系,将此树形结构第一层规定为专业划分,并同时用此树形结构管理设计文件和设计交底信息,从而实现从工程要素分解和构件信息结合的方式形成集设计文件和设计交底信息为一体并和模型相关联的BIM设计数据资产。
[0006]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BIM模型的设计文件和设计交底信息化关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基于Bentley平台进行协同设计,并建立管理模型的树形结构目录,树形结构映射模型之间参考关系,Bentley三维总装dgn文件参考目录管理的各个子dgn文件。树形结构目录第一级为专业,专业下按照专业自己建模特点建模,需提供配合专业,以及总装,第一级目录下必须有专业总装模型,总装模型只是参考本专业模型,专业总装模型是个空文
件,只管理专业内模型关联关系;S2、设计文件按模型映射的树形结构目录管理,子节点带有根节点信息,设计文件管理的原则为:三维模型出图的设计文件,以出图的模型文件所在的目录节点管理,若出图的模型为多个模型的组合,则将设计文件关联在相关模型文件所在的目录节点的共同跟节点上,若以模型总装文件进行出图,则在总装文件所在目录的节点;S3、设计交底信息按照专业划分并录入,设计交底信息包括内容有:交底名称、交底简述、交底日期、设计资料、交底人员、参与人员。设计资料的录入取自步骤S2中按按模型映射的树形结构目录管理的设计文件,设计交底信息就与设计文件进行了关联,同时通过设计文件所在的模型映射的树形结构目录节点,设计交底信息就通过设计文件的关联实现与模型映射的树形结构目录的关联,关联的规则为:设计文件所在的节点

模型模型所在的节点(树形结构标签规则:{A/B}

{A/B/

}),子节点带有根节点信息进行匹配,根节点包含子节点。设计交底信息也可根据需要通过模型编码挂接在模型构件的属性上,通过模型编码挂接是作为设计交底信息与模型关联的补充;S4、通过步骤S1

S3形成自动关联设计文件、设计交底信息的设计BIM数据资产,用于基于BIM查看各类设计相关的信息。
[0007]选择模型树形结构目录,即参考目录,则显示对应的模型,以及对应的设计文件、与设计文件关联的设计交底信息。点选构件,根据其构件特性显示,以及构件所在的模型文件及其树形结构目录节点,同时得到对应的设计文件、与设计文件关联的设计交底信息。框选多个模型构件,同样通过构件所在的模型文件及其树形结构目录节点,并得到关联的设计文件、设计交底信息。这样就可以在查看模型时,同时看到模型的设计文件、设计交底信息,进而可以通过三维展示的方式,快速得知工程项目某空间部位是否已经出图、是否已经进行了设计交底,并同时将设计文件、设计交底信息给出,由于子节点带有跟节点的信息,固可以根据设计文件所在的目录节点进行筛选处理,可以得到项目某空间下特定专业的图纸和交底信息。
[0008]通过以上步骤建立的设计BIM模型综合展示系统,可实现设计文件、设计交底信息的管理并实现与模型的关联。本技术方案有助于改善通过模型编码挂接设计信息有难度的现状,规范管理模型文件的同时,也管理和关联设计文件,设计交底以覆盖设计文件为要点,在查看设计文件时候,可知是否已经交底。设计交底信息通过专业划分和管理,专业划分与模型映射的树形结构目录的第一个层级一致,设计交底信息就通过与其关联的设计文件实现了与模型也就是项目空间数据更深维度的关联。模型维度通过模型专业分解与数据关联,结合构件关联关系,实现模型设计文件、设计交底的挂接、管理以及展示。
[0009]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同时,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或者组合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1中,以树形结构目录管理模型,目录第一级规定为专业,即将模型以专业进行划分和管理,第二级开始的目录由专业特点自行组织和确定,对于建筑、结构专业,二级目录开始以空间划分为标准。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1中,以树形结构目录管理模型,目录第一级规定为专业,即将模型以专业进行划分和管理,第二级开始的目录由专业特点自行组织和确定,对于电一、电二、暖通、给排水专业,二级目录开始以工艺系统划分为标准。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1中,以树形结构目录管理模型和模
型参考关系,符合协同设计的流程需求,基于项目特点和协同特点进行分解,为专业、空间、工艺系统结合。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1中,以树形结构目录管理模型,目录第一级规定为专业,第一级目录下必须有专业总装模型,专业总装模型是个空文件,只管理专业内模型关联关系,总装模型只是参考本专业模型。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1中,模型参考关系与树形目录结构管理模型的层级关系保持一致,树形结构目录内管理的模型与上一层级的模型通过参考来实现关联,实现关联的方式为,在根节点目录下建立子节点总装模型,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模型的设计文件和设计交底信息化关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基于Bentley平台进行协同设计,并建立管理模型的树形结构目录,树形结构映射模型之间参考关系,Bentley三维总装dgn文件参考目录管理的各个子dgn文件;树形结构目录第一级为专业,专业下按照专业自己建模特点建模,需提供配合专业,以及总装,第一级目录下必须有专业总装模型,总装模型只是参考本专业模型,专业总装模型是个空文件,只管理专业内模型关联关系;S2、设计文件按模型映射的树形结构目录管理,子节点带有根节点信息,设计文件管理的原则为:三维模型出图的设计文件,以出图的模型文件所在的目录节点管理,若出图的模型为多个模型的组合,则将设计文件关联在相关模型文件所在的目录节点的共同跟节点上,若以模型总装文件进行出图,则在总装文件所在目录的节点;S3、设计交底信息按照专业划分并录入,设计交底信息包括内容有:交底名称、交底简述、交底日期、设计资料、交底人员、参与人员;设计资料的录入取自步骤S2中按按模型映射的树形结构目录管理的设计文件,设计交底信息就与设计文件进行了关联,同时通过设计文件所在的模型映射的树形结构目录节点,设计交底信息就通过设计文件的关联实现与模型映射的树形结构目录的关联,关联的规则为:设计文件所在的节点

模型模型所在的节点,子节点带有根节点信息进行匹配,根节点包含子节点;设计交底信息也可根据需要通过模型编码挂接在模型构件的属性上;S4、通过步骤S1

S3形成自动关联设计文件、设计交底信息的设计BIM数据资产,用于基于BIM查看各类设计相关的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模型的设计文件和设计交底信息化关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以树形结构目录管理模型和模型参考关系,符合协同设计的流程需求,基于项目特点和协同特点进行分解,为专业、空间、工艺系统结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模型的设计文件和设计交底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磊毛沁瑜周碧云蔡一坚林瀚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