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墙骨架与主体结构之间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9294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幕墙骨架与主体结构之间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对应所述幕墙骨架的设置位置间隔地安装于所述主体结构上的若干个安装件;安装于所述安装件之上的承托件,卡套安装于所述幕墙骨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安装件安装于主体结构上,并将承托件安装于所述安装件之上,承托件卡套安装于所述幕墙骨架上,一方面实现将幕墙骨架固定于主体结构上,另一方面通过承托件承托幕墙骨架,将幕墙骨架的荷载传递给安装件,再通过安装件传递给主体结构,使得整个连接结构的受力性能更佳,增强了幕墙骨架和主体结构间连接的稳固性。了幕墙骨架和主体结构间连接的稳固性。了幕墙骨架和主体结构间连接的稳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幕墙骨架与主体结构之间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特指一种幕墙骨架与主体结构之间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申请号为201610664559.3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幕墙龙骨与建筑主体结构预埋锚板的连接方法,建筑主体结构上固设有钢管,钢管伸出建筑主体结构外并固设有钢板,幕墙龙骨与钢板相贴且固定于钢板上,从而实现将幕墙龙骨安装固定于主体结构上,幕墙龙骨贴设安装于钢板上的方式,使得幕墙龙骨与钢板间连接处的应力较为集中,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幕墙骨架与主体结构之间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幕墙骨架与钢板间连接处的应力较为集中,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幕墙骨架与主体结构之间的连接结构,包括:
[0005]对应所述幕墙骨架的设置位置间隔地安装于所述主体结构上的若干个安装件;
[0006]安装于所述安装件之上的承托件,卡套安装于所述幕墙骨架上。
[0007]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安装件安装于主体结构上,并将承托件安装于所述安装件之上,承托件卡套安装于所述幕墙骨架上,一方面实现将幕墙骨架固定于主体结构上,另一方面通过承托件承托幕墙骨架,将幕墙骨架的荷载传递给安装件,再通过安装件传递给主体结构,使得整个连接结构的受力性能更佳,增强了幕墙骨架和主体结构间连接的稳固性。
[0008]本专利技术幕墙骨架与主体结构之间的连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承托件的顶面设有卡槽;
[0009]所述承托件通过所述卡槽卡套安装于所述幕墙骨架上。
[0010]本专利技术幕墙骨架与主体结构之间的连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穿设于所述幕墙骨架、所述承托件以及所述安装件上的紧固件,通过所述紧固件使所述幕墙骨架、所述承托件以及所述安装件紧固连接。
[0011]本专利技术幕墙骨架与主体结构之间的连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安装件上设有贯穿所述安装件的安装孔;
[0012]所述承托件上设有贯穿所述承托件的穿孔,所述穿孔的尺寸小于所述安装孔的尺寸;
[0013]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套管,所述套管的底端形成有呈台阶状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的外侧面包括垂直连接于所述套管外壁且呈横向设置的第一抵靠面、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抵靠面且与所述穿孔相适配的第一外弧面、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外弧面的第二抵靠面以及与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二抵靠面且与所述安装孔相适配的第二外弧面,所述套管穿设于所
述幕墙骨架、所述穿孔以及所述安装孔,所述第一抵靠面与所述幕墙骨架相贴,所述第一外弧面与所述穿孔内壁相贴,所述第二抵靠面与所述承托件的底面相贴,所述第二外弧面与所述安装孔内壁相贴;
[0014]所述紧固件穿设安装于所述套管内。
[0015]本专利技术幕墙骨架与主体结构之间的连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垫设于所述幕墙骨架和所述承托件之间且具有弹性的垫片。
[0016]本专利技术幕墙骨架与主体结构之间的连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对应所述安装件的设置位置埋固于所述主体结构上的预埋板以及间隔地固设于所述预埋钢板上的若干个锚固件,所述锚固件埋固于所述主体结构内;
[0017]所述安装件安装于所述预埋板上。
[0018]本专利技术幕墙骨架与主体结构之间的连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预埋板和所述安装件之间的支撑钢管。
[0019]本专利技术幕墙骨架与主体结构之间的连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对应所述安装件的设置位置埋固于所述主体结构两侧面上的加固板以及支撑连接于对应两个所述加固板之间且埋固于所述主体结构内的连接件;
[0020]所述安装件安装于所述加固板上。
[0021]本专利技术幕墙骨架与主体结构之间的连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安装件呈倒L形状且包括安装于所述主体结构上的竖向板以及垂直连接于所述竖向板顶端的横向板;
[0022]所述承托件安装于所述横向板之上。
[002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如上述的幕墙骨架与主体结构之间的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4]将若干个所述安装件对应所述幕墙骨架的设置位置间隔地安装于所述主体结构上;
[0025]将所述承托件安装于所述安装件之上并卡套安装于所述幕墙骨架上。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幕墙骨架与主体结构之间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幕墙骨架与主体结构之间的连接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8]符号说明:主体结构10,幕墙骨架20,纵向龙骨21,安装件30,竖向板31,横向板32,安装孔321,加劲板33,承托件40,卡槽41,穿孔42,紧固件50,套管60,卡接部61,第一抵靠面611,第一外弧面612,第二抵靠面613,第二外弧面614,垫片70,预埋板80,锚固件81,支撑钢管82,加固板90,连接件91,加固钢管92。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幕墙骨架与主体结构之间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通过将安
装件30安装于主体结构10上,并将承托件40安装于所述安装件30之上,承托件40卡套安装于所述幕墙骨架20上,一方面实现将幕墙骨架20固定于主体结构10上,另一方面通过承托件40承托幕墙骨架20,将幕墙骨架20的荷载传递给安装件30,再通过安装件30传递给主体结构10,使得整个连接结构的受力性能更佳,增强了幕墙骨架20和主体结构10间连接的稳固性。
[00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幕墙骨架与主体结构之间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进行说明。
[0032]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一种幕墙骨架与主体结构之间的连接结构包括:对应所述幕墙骨架20的设置位置间隔地安装于所述主体结构10上的若干个安装件30;安装于所述安装件30之上的承托件40,卡套安装于所述幕墙骨架20上。
[0033]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结构采用了安装件30和承托件40的设计,使得承托件40卡套于幕墙骨架20上,通过承托件40和安装件30共同承托幕墙骨架20,并将荷载传递给主体结构10,以避免连接处的应力过于集中,提高连接结构整体的受力性能和稳固性。
[0034]参见图1和图2,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承托件40的顶面设有卡槽41;所述承托件40通过所述卡槽41卡套安装于所述幕墙骨架20上。
[0035]参见图1和图2,进一步的,幕墙骨架20包括平行于主体结构10且呈纵向设置的纵向龙骨21,所述承托件40通过所述卡槽41卡套安装于所述纵向龙骨21上。...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幕墙骨架与主体结构之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对应所述幕墙骨架的设置位置间隔地安装于所述主体结构上的若干个安装件;安装于所述安装件之上的承托件,卡套安装于所述幕墙骨架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幕墙骨架与主体结构之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件的顶面设有卡槽;所述承托件通过所述卡槽卡套安装于所述幕墙骨架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幕墙骨架与主体结构之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穿设于所述幕墙骨架、所述承托件以及所述安装件上的紧固件,通过所述紧固件使所述幕墙骨架、所述承托件以及所述安装件紧固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幕墙骨架与主体结构之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上设有贯穿所述安装件的安装孔;所述承托件上设有贯穿所述承托件的穿孔,所述穿孔的尺寸小于所述安装孔的尺寸;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套管,所述套管的底端形成有呈台阶状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的外侧面包括垂直连接于所述套管外壁且呈横向设置的第一抵靠面、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抵靠面且与所述穿孔相适配的第一外弧面、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外弧面的第二抵靠面以及与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二抵靠面且与所述安装孔相适配的第二外弧面,所述套管穿设于所述幕墙骨架、所述穿孔以及所述安装孔,所述第一抵靠面与所述幕墙骨架相贴,所述第一外弧面与所述穿孔内壁相贴,所述第二抵靠面与所述承托件的底面相贴,所述第二外弧面与所述安装孔内壁相贴;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建余少乐陈新喜亓立刚别军皓王碗陈大权毛登文鄢全科蒋雪城牛百川孙统宝张平李赟武念铎吴振东赖志款张家铭胡叶昊王小平蔡茂谭超林李岩沈阳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