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疲劳箱型焊接结构、焊接方法及泵车输送管支架技术

技术编号:3739273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疲劳箱型焊接结构、焊接方法及泵车输送管支架,包括:底板;上盖板;设置在所述底板和上盖板之间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在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输送管的第一通孔;所述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和上盖板围成箱型结构;在所述箱型结构的内部设置有输送管支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箱型结构的内部设置输送管支架,将输送管保护在支架内部,提高了箱型结构整体的刚度和稳定性,降低了焊接结构服役过程中受到的交变载荷对焊缝的破坏作用,能有效改善箱型结构的受力环境,提高箱型结构角焊缝的抗疲劳开裂性能。箱型结构角焊缝的抗疲劳开裂性能。箱型结构角焊缝的抗疲劳开裂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疲劳箱型焊接结构、焊接方法及泵车输送管支架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泵车
,具体涉及一种抗疲劳箱型焊接结构、焊接方法及泵车输送管支架。

技术介绍

[0002]在工程机械、航空航天、船舶制造、轨道交通等领域,不可避免地都会应用到焊接结构,焊接结构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的优劣。研究表明,有90%的焊接结构断裂导致的安全事故都是由疲劳失效引起的,因而,保障焊接结构的疲劳性能成为产品设计者着重考虑的问题。
[0003]焊接结构件疲劳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应力集中,而应力集中多发生在结构的几何不连续处,这就决定了角焊缝具有较高的应力集中水平。尤其是在角焊缝焊趾处,容易产生疲劳裂纹并扩展,导致结构整体失效。由于工程机械服役过程中工况苛刻,受力情况也比较复杂,致使其存在着严重的疲劳隐患。以泵车布料杆结构为例,其主要采用箱型结构,通过大量的焊缝将上盖板、左右侧板及下底板连接而成,且多为T型接头形成的角焊缝,在实际工作中输送管与泵车布料杆臂架连接处的圆形角焊缝经常会出现疲劳开裂的现象。因此如何实现箱体结构与输送管的可靠连接,保障其抗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疲劳箱型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41);上盖板(44);设置在所述底板(41)和上盖板(44)之间的左侧板(42)和右侧板(43);在所述左侧板(42)和右侧板(43)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输送管(45)的第一通孔;所述底板(41)、左侧板(42)、右侧板(43)和上盖板(44)围成箱型结构;在所述箱型结构的内部设置有输送管支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疲劳箱型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1)和所述上盖板(44)相互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疲劳箱型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42)和所述右侧板(43)相互平行且与所述底板(41)和上盖板(44)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疲劳箱型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支架包括第一筋板(46)和第二筋板(47),所述第一筋板(46)与所述底板(41)、左侧板(42)、右侧板(43)和上盖板(44)分别垂直,所述第二筋板(47)与所述第一筋板(46)平行并分别位于所述输送管(45)的两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疲劳箱型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支架包括第三筋板(51)、第四筋板(52)、第五筋板(53)和第六筋板(54),所述第三筋板(51)与所述底板(41)、左侧板(42)、右侧板(43)和上盖板(44)分别垂直,所述第四筋板(52)与所述第三筋板(51)平行并分别位于所述输送管(45)的两侧;所述第五筋板(53)和第六筋板(54)位于所述第三筋板(51)和第四筋板(52)之间;所述第五筋板(53)分别与所述第三筋板(51)和第四筋板(52)垂直,所述第六筋板(54)与所述第五筋板(53)平行;所述第五筋板(53)和第六筋板(54)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输送管(45)的第二通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疲劳箱型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支架包括第七筋板(61)、第八筋板(62)和第九筋板(63),所述第七筋板(61)、第八筋板(62)和第九筋板(63)组成“X”形结构,所述第七筋板(61)、第八筋板(62)和第九筋板(63)分别与所述底板(41)垂直,并分别与所述左侧板(42)成设定的夹角;所述输送管(45)贯穿所述第七筋板(61)、第八筋板(62)和第九筋板(63)的连接处。7.一种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疲劳箱型焊接结构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所述底板(41)、左侧板(42)、右侧板(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帆张立平张贵芝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