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中微囊藻毒素清除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水中微囊藻毒素清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化,城市化的发展,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日益严重。水体中大量的铜绿微囊藻在水中繁殖并释放微囊藻毒素,对饮用水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
[0003]现有微囊藻毒素处理工艺包括混凝沉淀,活性炭吸附,生物降解法等,但这些方法除毒效率一般,且具有局限性。比如单独使用活性炭吸附时,水中存在的其他污染物与微囊藻毒素一并被吸附,导致活性炭无法对微囊藻毒素进行专一的吸附处理,去除微囊藻毒素的效率不高。生物降解法单独使用时,水中高浓度的微囊藻毒素会导致降解毒素的微生物死亡,影响除毒效果。因此现有的处理工艺和装置除毒效率低,不具备专一性,清除微囊藻毒素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水中微囊藻毒素清除装置,该清除装置可以高效、专一去除水体中的微囊藻毒素。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水中微囊藻毒素清除装置,该装置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中微囊藻毒素清除装置,该装置设置在待处理水体的流通管路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水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活性炭过滤器(10)和乳酸菌反应器(20),所述活性炭过滤器(10)为内部填充有活性炭颗粒的罐体,所述乳酸菌反应器(20)包括壳体(21)和在壳体(21)内部至少设置一个的乳酸菌反应柱(22),所述乳酸菌反应柱(22)内部填充包埋乳酸菌的凝胶珠,所述活性炭过滤器(10)和乳酸菌反应柱(22)的进水口还均设置有滤网(3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中微囊藻毒素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过滤器(10)的罐体上还开设有用于填充和更换活性炭颗粒的填料口(11)和出料口(12),活性炭颗粒的填充度为70%。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水中微囊藻毒素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颗粒的直径为2~3mm,长度为5~8mm,孔隙直径为2~50n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中微囊藻毒素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30)孔径大小为1.7m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中微囊藻毒素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乳酸菌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朝阳,张华,吴铠臣,王星棋,方星月,黄健,罗涛,张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建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