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自修复功能的聚咪唑基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电化学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修复功能的聚咪唑基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柔性可穿戴电子设备的迅猛发展,对供能器件锂离子电池(LIB)提出了柔性新要求。传统LIB使用易燃的液态电解质存在泄漏和严重的热安全问题,不利于在柔性电子设施中应用。针对传统液态电解质的安全问题,现有方法是将液态电解质“固态化”(全固态化/凝胶化),包括全固态无机电解质(ISE)、聚合物固态电解质(SPE)以及聚合物凝胶电解质(GPE)。另一方面集成于柔性电子设备内的LIB面临长期的弯曲变形,诱使器件中的电解质萌生疲劳裂纹、分层甚至断裂的危险。因此设计柔性LIB电解质应具备高柔耐久性来满足电池对可弯曲性能的依赖。
[0003]二十世纪提出的自修复材料是一类能修复机械损害的智能材料,在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和增强抗疲劳性方面有巨大的潜力。将聚合物基体中引入可逆化学键可使材料在一定的外界刺激下(pH值、光、热等)实现多次愈合。基于可逆化学键的原理,一系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修复功能的聚咪唑基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等摩尔的氯化锆和2
‑
氨基对苯二甲酸溶于N,N
‑
二甲基甲酰胺中,滴加冰醋酸,然后在水热釜中置于120℃温度下反应12
‑
24h,离心,洗涤,得氨基功能化UiO
‑
66;再与糠酸进行酰胺化反应,加入到溶有4
‑
二甲氨基吡啶和1
‑
(3
‑
二甲氨基丙基)
‑3‑
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的二氯甲烷中,在30
‑
60℃温度下反应24
‑
72h,最后依次经过滤、洗涤和干燥,得FU
‑
UiO
‑
66;(2)将N
‑
羟乙基马来酰亚胺与2
‑
氯乙基异氰酸酯在40
‑
80℃温度下反应6
‑
12h,洗涤,干燥,得氯基功能化马来酰亚胺;将氯基功能化马来酰亚胺与1
‑
乙烯基咪唑在乙腈中回流24
‑
48h,乙醚沉淀2
‑
4次,真空干燥,得氯负离子的马来酰亚胺功能化1
‑
乙烯基咪唑离子液体;将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和马来酰亚胺功能化1
‑
乙烯基咪唑离子液体溶于去离子水中,在室温下搅拌反应12
‑
24h后直至沉淀,再依次经分离、洗涤和干燥,得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为负离子的马来酰亚胺功能化1
‑
乙烯基咪唑离子液体;(3)将步骤(2)所得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为负离子的马来酰亚胺功能化1
‑
乙烯基咪唑离子液体和步骤(1)所得FU
‑
UiO
‑
66加入丙酮中溶解分散,然后加入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再加入单体质量1
‑
2wt%的二苯基
‑
(2,4,6
‑
三甲基苯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起,廖海洋,夏新辉,周柳江,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湖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