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沿接收线的初至区域估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沿接收线的初至区域估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在地震资料处理中,初至拾取是第一个需要大量人工交互操作的关键环节,初至结果的好坏直接影响静校正处理的效果和效率。在现有的主流商业软件中,绝大部分需要人工交互拾取初至区域,然后才进入自动初至拾取环节。
[0003]在现有的初至拾取技术中,绝大部分没有涉及初至区域的选取,然而通常情况下一道地震数据包含几千个采样点,在这么多采样点中拾取一个初至采样点,难度是非常大的,当选择了适当的初至区域后,在几百个甚至更少的采样点中自动拾取初至,计算效率会大幅提高,初至拾取准确率也会得到保障。
[0004]现阶段采集的地震资料越来越多,同时伴随着不同工区的地质特征多样化,快速准确的确定初至区域会极大提高整个初至拾取的效果和效率。
[0005]因此需要提出一种初至区域估计方法,以快速准确的估计初至区域。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沿接收线的初至区域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读取炮集地震数据记录,所述炮集地震数据记录包括多条接收线,每条接收线上包含多道地震数据;读取所述接收线,根据所述接收线的扫描结束时间计算所述接收线上的扫描样点数量,根据所述扫描样点数量及设定的样点间隔计算所述接收线上需要进行能量扫描的次数;沿时间线方向对所述接收线上每道地震数据进行逐次能量扫描,并计算每一次扫描的初至区域指标,其中,根据每次扫描的次序和所述样点间隔获得每次扫描的起始样点,每次扫描的终止样点均为单道地震数据的最后一个样点;根据所述扫描区域指标找到最优次扫描,计算所述最优次扫描对应的初至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沿接收线的初至区域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接收线的扫描结束时间计算所述接收线上的扫描样点数量,包括: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所述接收线的扫描结束时间:t
i
=minOff
i
/v其中,t
i
为第i条接收线的扫描结束时间,minOff
i
表示的是第i条接收线中最小的炮检点距离的绝对值,v为该工区的替换速度;通过以下公式将所述扫描结束时间换算成扫描样点数量:s
i
=t
i
/st其中,s
i
为扫描样点的数量,st表示的是采样时间间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沿接收线的初至区域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扫描样点数量及设定的样点间隔计算所述接收线上需要进行能量扫描的次数,包括: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对所述接收线进行能量扫描的次数:其中,N
i
为对第i条接收线进行能量扫描的次数,s
i
为扫描样点的数量,m为每次能量扫描所间隔的样点数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沿接收线的初至区域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计算每一次扫描的初至区域指标包括:根据地下介质速度上限,按照设定的速度间隔将所述地下介质速度上限划分为多个速度区间;计算每次能量扫描中参与能量扫描的各样点的速度,并根据各样点的速度将各样点分别放置到对应的速度区间内;计算每个速度区间内的能量,形成多个能量点;分别计算每个能量点的能量变化率,并找出每次扫描中最大的能量变化率及其对应的速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沿接收线的初至区域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样点的速度通过以下公式计算:v
t
=off
k
/d
kt
其中,off
k
表示的第k道地震数据的炮检距的绝对值,d
kt
表示的是第k道第t个样点对应
的时间,单位为秒。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文超,陈金焕,朱海伟,王小青,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