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前带构造恢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85337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25
本申请公开一种山前带构造恢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包括:获取地表数据并建立初始地质模型;对地震剖面进行追层与构造解释;分别验证正演模拟模型和几何模拟模型与地震剖面的解释是否吻合,若不吻合,修改所述初始地址模型直至吻合,最终确定正确的地质模型。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正演模拟模型和几何模拟模型分别与地质剖面做对比,验证解释成果是否合理,从而确定正确的地质模型,这种方法不用再通过常规正演方法反复调整参数,能够短时间内检验地质模型是否合理,从而提高正演模拟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前带构造恢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震勘探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山前带构造恢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们国家在前陆盆地及前陆断裂带的油气勘探是国内,乃至国际上重要的资源勘探领域,而从实际生产中所获得的经验,众所周知,要想进行前陆盆地的油气勘探就首先必须弄清前陆盆地的构造期次及变形特征和规律。山前带区域多数是是油气勘探的强有力地区,因此对这一地区研究的专家学者的人数众多,然而山前带区域的逆冲推覆构造较为发育,构造样式复杂,因而给在这一区域从事调查的研究人员的工作带来很多困难,使得我们对其构造样式的分析存在多解性和不确定性,也使得油气勘探在此处存在极大的成本风险。
[0003]因此,期待提出一种山前带构造恢复方法,能够短时间内检验解释的地质模型是否合理,从而提高正演模拟效率。
[0004]公开于本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一般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前带构造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地表数据并建立初始地质模型;对地震剖面进行追层与构造解释;分别验证正演模拟模型和几何模拟模型与地震剖面的解释是否吻合,若不吻合,修改所述初始地址模型直至吻合,最终确定正确的地质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前带构造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地震剖面进行追层与构造解释包括:运用断层相关褶皱理论、平衡剖面技术和构造几何变形的数字模拟并利用研究区的地表数据,对地震剖面进行追层与构造解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前带构造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正演模拟模型与地震剖面的解释是否吻合,若不吻合,修改所述初始地址模型直至吻合包括:验证正演模拟模型与地质剖面的解释是否吻合,若不吻合,检查解释结果和正演模拟过程是否正确,修改初始地质模型,直至吻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山前带构造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演模拟模型与地质剖面的解释吻合后,将几何模拟模型与地震剖面进行对比,若不吻合,修改初始地质模型;若吻合,进行运动学过程的分析,确定正确的地质模型。5.一种山前带构造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模块,获取地表数据并建立初始地质模型;解释模块,对地震剖面进行追层与构造解释;验证模块,分别验证正演模拟模型和几何模拟模型与地震剖面的解释是否吻合,若不吻合,修改所述初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丽莹王鹏燕齐鹏张林崔月姜岚杰胡守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