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光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8423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24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抛光夹具。抛光夹具包括母夹具单元及子夹具单元,母夹具单元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一侧的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安装孔和第一吸附孔,安装孔用于固定底座,第一吸附孔用于连接抽气机构。子夹具单元包括转接板,转接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设置有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适配连接,转接板上设置有贯通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第二吸附孔,第二吸附孔和第一吸附孔至少部分连通,在抽气机构抽气的情况下,待抛光工件被固定在第二表面上。本公开的抛光夹具,可以实现快速切换子夹具单元,增强了抛光夹具的切换效率,提高了机台利用率和产能产出效率。台利用率和产能产出效率。台利用率和产能产出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抛光夹具


[0001]本公开涉及抛光夹具
,尤其涉及一种抛光夹具。

技术介绍

[0002]在工件的制备过程中,经冲压工艺制备的工件表面比较污浊,并且具有较多的毛刺,工件表面粗糙度较大,无法直接进行下一步工艺。为了获得表面光亮、平整的工件,需要通过抛光夹具将待抛光的工件固定在抛光机上对其进行研磨、抛光处理。
[0003]相关技术中,抛光夹具需要根据工件的外形进行设计,同一套抛光夹具难以适应不同尺寸和形状的工件,不同尺寸和形状的工件之间需要切换不同尺寸的抛光夹具。抛光夹具还存在切换夹具效率低、维修困难以及容易产生不良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抛光夹具,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的一项或更多项技术问题。
[0005]作为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抛光夹具,包括:母夹具单元以及子夹具单元,母夹具单元包括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一侧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安装孔和第一吸附孔,所述安装孔用于固定所述底座,所述第一吸附孔用于连接抽气机构;子夹具单元包括转接板,所述转接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相适配连接,所述转接板上设置有贯通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第二吸附孔,所述第二吸附孔和所述第一吸附孔至少部分连通,在所述抽气机构抽气的情况下,待抛光工件被固定在第二表面上。
[0006]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凸出于所述底座一侧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二连接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凹槽配合,所述安装孔和所述第一吸附孔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凸起上,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一凹槽的配合面之间通过第一粘接件可拆卸连接;或者
[0007]所述第一连接部为设置在所述底座一侧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连接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凸起,所述安装孔和所述第一吸附孔均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上,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二凸起的配合面之间通过第一粘贴件可拆卸连接。
[0008]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或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密封圈槽,所述密封圈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用于密封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连接面,所述密封圈围合形成密封区域,所述安装孔和所述第一吸附孔均位于所述密封区域内。
[0009]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转接板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表面上的拆卸槽。
[0010]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粘接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粘贴面和第二粘贴面,所述第一粘贴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贴合,所述第二粘贴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贴合,所述第一粘贴面的拉拔力小于所述第二粘贴面的拉拔力。
[0011]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抛光夹具还包括工件固定结构,所述第二表面上设置有第三连接部,所述工件固定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第三表面上设置有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和所述第四连接部相适配连接,所述第四表面设置有与待抛光工件表面向匹配的仿形面,所述仿形面上设置有贯通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的第三吸附孔,所述第三吸附孔和所述第二吸附孔至少部分连通,在所述抽气机构抽气的情况下,待抛光工件被固定在所述仿形面。
[0012]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工件固定结构的材质为橡胶或硅胶。
[0013]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仿形面上还设置有第一吸附槽和第二吸附槽,所述第一吸附槽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吸附槽沿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交叉设置,所述第一吸附槽与所述第三吸附孔至少部分连通设置。
[0014]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连接部和所述第四连接部之间通过第二粘贴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粘贴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粘贴面和第四粘贴面,所述第三粘贴面和所述第三连接部贴合,所述第四粘贴面和所述第四连接部贴合,所述第三粘贴面和所述第四粘贴面的拉拔力范围为350N/cm3‑
390N/cm3。
[0015]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抛光夹具还包括限位边框,所述限位边框设置在所述转接板的外周侧,所述限位边框用于对待抛光工件进行周向限位。
[0016]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限位边框围合形成有第一开口,所述限位边框的第一开口与所述转接板外轮廓过盈配合。
[0017]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快速切换子夹具单元,增强了抛光夹具的切换效率,提高了机台利用率和产能产出效率,节省材料费用,降低人力成本。
[0018]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公开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0019]在附图中,除非另外规定,否则贯穿多个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或元素。这些附图不一定是按照比例绘制的。应该理解,这些附图仅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而不应将其视为是对本公开范围的限制。
[0020]图1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抛光夹具爆炸结构平面示意图;
[0021]图2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抛光夹具爆炸结构立体示意图;
[0022]图3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底座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转接板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工件固定结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限位边框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100、母夹具单元;
[0028]110、底座;120、第一连接部;
[0029]121、安装孔;122、第一吸附孔;
[0030]200、子夹具单元;
[0031]210、转接板;220、第二连接部;230、第三连接部;
[0032]211、第二吸附孔;212、拆卸槽;
[0033]a、第一表面;b、第二表面;
[0034]U、密封圈槽;
[0035]300、工件固定结构;
[0036]310、第四连接部;320、第三吸附孔;330、第一吸附槽、340、第二吸附槽;350、仿形面;
[0037]c、第三表面;d、第四表面;
[0038]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
[0039]400、限位边框;410、第一开口;
[0040]500、待抛光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41]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不同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结合。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0042]随着手机以及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发展,对于覆盖于电子设备上的玻璃盖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用于电子设备的玻璃盖板包括2D玻璃盖板、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抛光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母夹具单元,包括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一侧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安装孔和第一吸附孔,所述安装孔用于固定所述底座,所述第一吸附孔用于连接抽气机构;子夹具单元,包括转接板,所述转接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可拆卸式相适配连接,所述转接板上设置有贯通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第二吸附孔,所述第二吸附孔和所述第一吸附孔至少部分连通,在所述抽气机构抽气情况下,待抛光工件被固定在第二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凸出于所述底座一侧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二连接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凹槽配合,所述安装孔和所述第一吸附孔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凸起上,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一凹槽的配合面之间通过第一粘接件可拆卸连接;或者所述第一连接部为设置在所述底座一侧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连接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凸起,所述安装孔和所述第一吸附孔均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上,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二凸起的配合面之间通过第一粘贴件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或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密封圈槽,所述密封圈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用于密封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连接面,所述密封圈围合形成密封区域,所述安装孔和所述第一吸附孔均位于所述密封区域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板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表面上的拆卸槽。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抛光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接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粘贴面和第二粘贴面,所述第一粘贴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贴合,所述第二粘贴面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宁王孟杰张传坡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