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建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8314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24
本公开提供一种资源建模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资源建模方法包括:传输网络上层平台采集获取传输设备中的物理传输端口对应的空闲资源,以便所述传输网络上层平台根据所述空闲资源下发交叉连接配置。本公开实施例可以减轻传输网络上层平台的数据处理压力、提高数据处理效率。理效率。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资源建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0001]本公开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资源建模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传输网络规模增大,传输设备集成度提高(承载了很多业务),业务需求场景增多,传输网络上层平台所需要采集和管理的配置数据量急剧增长,其中绝大多数为传输设备上交叉端口的交叉端口数据,这些海量数据对上层平台的数据处理能力带来较大的挑战。目前的传输设备网管为了支撑业务配置,会将空闲交叉端口实例化并上报给上层平台,这些空闲交叉端口不会上报告警和性能,但是占据了端口数据的大多数。例如1个10G速率的全空闲SDH(同步数字传输体制)端口,包含4288个空闲交叉端口。
[0003]为了减轻海量数据带来的处理压力,提升数据准确性和时效性,需要对这些空闲交叉端口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资源建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减少传输网络上层平台要处理的数据量,减轻传输网络上层平台的数据处理压力。
[0005]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0006]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建模方法,包括:传输网络上层平台采集获取传输设备中的物理传输端口对应的空闲资源,以便所述传输网络上层平台根据所述空闲资源下发交叉连接配置。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物理传输端口包括OTN电层端口,所述OTN电层端口对应的空闲资源包括所述OTN电层端口对应的空闲时隙资源、支持的容器类型和支持的容器复用路径。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OTN电层端口包括第一OTN电层端口和第二OTN电层端口;其中,所述传输网络上层平台根据所述空闲资源下发交叉连接配置,包括:所述传输网络上层平台根据所述第一OTN电层端口对应的容器复用路径和所述第二OTN电层端口对应的容器复用路径,确定所述第一OTN电层端口的容器复用路径和所述第二OTN电层端口的容器复用路径匹配;所述传输网络上层平台根据所述第一OTN电层端口对应的空闲时隙资源和所述第二OTN电层端口对应的空闲时隙资源,确定所述第一OTN电层端口和所述第二OTN电层端口的空闲时隙大小均满足第一交叉连接对应的速率;所述传输网络上层平台根据所述第一OTN电层端口对应的空闲时隙资源、所述第二OTN电层端口对应的空闲时隙资源以及所述第一交叉连接对应的速率,确定所述第一OTN电层端口对应的指定传输时隙和所述第二OTN电层端口对应的指定传输时隙;所述传输网络上层平台将所述第一OTN电层端口和所述第二
OTN电层端口匹配的容器复用路径、所述第一OTN电层端口对应的指定传输时隙资源和所述第二OTN电层端口对应的指定传输时隙资源下发,以便在所述第一OTN电层端口和所述第二OTN电层端口之间创建所述第一交叉连接。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物理传输端口包括SDH端口,所述SDH端口对应的空闲资源包括所述SDH端口对应的可用VC3时隙资源和可用VC12时隙资源。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SDH端口包括第一SDH端口和第二SDH端口;其中,所述传输网络上层平台根据所述空闲资源下发交叉连接配置,包括:所述传输网络上层平台根据所述第一SDH端口和所述第二SDH端口的可用VC3时隙资源和可用VC12时隙资源,确定所述第一SDH端口和所述第二SDH端口均支持第二交叉连接建立;所述传输网络上层平台根据所述可用VC3时隙资源和可用VC12时隙资源,为所述第一SDH端口确定满足所述第二交叉连接的第一指定传输时隙并为所述第二SDH端口确定满足所述第二交叉连接的第二指定传输时隙;所述传输网络上层平台将第一指定传输时隙和所述第二SDH端口对应的第二指定传输时隙下发,以便在所述第一SDH端口和所述第二SDH端口之间建立所述第二交叉连接。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物理传输端口包括光层端口,所述光层端口对应的空闲资源包括所述光层端口支持的频率范围内的起始频率和终止频率以及频率间隔。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层端口包括第一光层端口和第二光层端口;其中,所述传输网络上层平台根据所述空闲资源下发交叉连接配置,包括:所述传输网络上层平台根据所述第一光层端口支持的频率范围内的起始频率、终止频率以及频率间隔,确定所述第一光层端口支持的频率;所述传输网络上层平台根据所述第二光层端口支持的频率范围内的起始频率、终止频率以及频率间隔,确定所述第二光层端口支持的频率;所述传输网络上层平台确定所述第一光层端口的在用频率和所述第二光层端口的在用频率;所述传输网络上层平台根据所述第一光层端口支持的频率和在用频率确定所述第一光层端口的可用频率;所述传输网络上层平台根据所述第二光层端口支持的频率和在用频率确定所述第二光层端口的可用频率;所述传输网络上层平台根据所述第一光层端口的可用频率和所述第二光层端口的可用频率,确定所述第一光层端口和所述第二光层端口共同可用的频率;所述光层传输平台将所述第一光层端口和所述第二光层端口共同可用的频率下发,以便在所述第一光层端口和所述第二光层端口之间建立第三交叉连接。
[0013]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建模装置,该装置可以设置于传输网络上层平台,包括:数据采集模块。
[0014]其中,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获取传输设备中的物理传输端口对应的空闲资源,以便所述传输网络上层平台根据所述空闲资源下发交叉连接配置。
[0015]本公开实施例提出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程序指令,用于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资源建模方法。
[0016]本公开实施例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资源建模方法。
[0017]本公开实施例提出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
备执行上述资源建模方法。
[0018]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资源建模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网络上层平台通过获取物理传输端口对应的空闲资源,并基于该空闲资源下发交叉连接配置,可以减少数据上传量,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0019]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0020]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资源建模方法的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资源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传输网络上层平台采集获取传输设备中的物理传输端口对应的空闲资源,以便所述传输网络上层平台根据所述空闲资源下发交叉连接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传输端口包括OTN电层端口,所述OTN电层端口对应的空闲资源包括所述OTN电层端口对应的空闲时隙资源、支持的容器类型和支持的容器复用路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OTN电层端口包括第一OTN电层端口和第二OTN电层端口;其中,所述传输网络上层平台根据所述空闲资源下发交叉连接配置,包括:所述传输网络上层平台根据所述第一OTN电层端口对应的容器复用路径和所述第二OTN电层端口对应的容器复用路径,确定所述第一OTN电层端口的容器复用路径和所述第二OTN电层端口的容器复用路径匹配;所述传输网络上层平台根据所述第一OTN电层端口对应的空闲时隙资源和所述第二OTN电层端口对应的空闲时隙资源,确定所述第一OTN电层端口和所述第二OTN电层端口的空闲时隙大小均满足第一交叉连接对应的速率;所述传输网络上层平台根据所述第一OTN电层端口对应的空闲时隙资源、所述第二OTN电层端口对应的空闲时隙资源以及所述第一交叉连接对应的速率,确定所述第一OTN电层端口对应的指定传输时隙和所述第二OTN电层端口对应的指定传输时隙;所述传输网络上层平台将所述第一OTN电层端口和所述第二OTN电层端口匹配的容器复用路径、所述第一OTN电层端口对应的指定传输时隙资源和所述第二OTN电层端口对应的指定传输时隙资源下发,以便在所述第一OTN电层端口和所述第二OTN电层端口之间创建所述第一交叉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传输端口包括SDH端口,所述SDH端口对应的空闲资源包括所述SDH端口对应的可用VC3时隙资源和可用VC12时隙资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DH端口包括第一SDH端口和第二SDH端口;其中,所述传输网络上层平台根据所述空闲资源下发交叉连接配置,包括:所述传输网络上层平台根据所述第一SDH端口和所述第二SDH端口的可用VC3时隙资源和可用VC12时隙资源,确定所述第一SDH端口和所述第二SDH端口均支持第二交叉连接建立;所述传输网络上层平台根据所述可用VC3时隙资源和可用VC12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亮陈婧华杨炜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