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材料生产用喷雾干燥烧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8146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自燃风险的电池材料生产用喷雾干燥烧结装置,包括:干燥塔(1)、烧结仓(2)及连接所述干燥塔(1)与所述烧结仓(2)的第一输送管道(3),物料从所述干燥塔(1)出来,再经由所述第一输送管道(3)进入所述烧结仓(2),所述第一输送管道(3)包括主管道(31)及位于所述主管道(31)一端的至少一分支(32),所述物料通过所述至少一分支(32)进入所述烧结仓(2),定义所述主管道(31)和每一所述分支(32)的连接处为连接口(321),所述连接口(321)底部与所述主管道(31)的底壁平齐。(321)底部与所述主管道(31)的底壁平齐。(321)底部与所述主管道(31)的底壁平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材料生产用喷雾干燥烧结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新能源电池材料制造
,具体涉及电池材料生产用喷雾干燥烧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新能源电池被广泛应用,其电极材料在制备过程中,通常需要经过喷雾干燥、烧结的程序。现有技术的干燥烧结设备通常包括:喷雾干燥塔10、烧结仓20及连接二者的输送管道30,喷雾料从喷雾干燥塔10出来,经由输送管道进入烧结仓20,参见图1和图2。其中,输送管道30包括主管道310及位于在主管道310一端的多个分支320,主管道310通过该多个分支320与烧结仓20连接。然而,该干燥烧结设备的分支320与主管道310连接处的连接口321下方,也就是分支320接口与主管道310管底壁之间的间隙,容易有积料,堆积的物料存在自燃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自燃风险的电池材料生产用喷雾干燥烧结装置,包括:干燥塔、烧结仓及连接所述干燥塔与所述烧结仓的第一输送管道,物料从所述干燥塔出来,再经由所述第一输送管道进入所述烧结仓,所述第一输送管道包括主管道及位于所述主管道一端的至少一分支,所述物料通过所述至少一分支进入所述烧结仓,定义所述主管道和每一所述分支的连接处为连接口,所述连接口底部与所述主管道的底壁平齐。
[0004]优选地,所述烧结仓包括多个分隔仓,所述至少一分支具有多个,所述多个分隔仓与所述多个分支一一对应。
[0005]优选地,所述连接口呈圆形,所述连接口的下切线与所述主管道的底壁平齐。
[0006]优选地,还包括第二输送管道及负压鼓风机,所述第二输送管道连接所述烧结仓与所述负压鼓风机。
[0007]优选地,所述第二输送管道与所述烧结仓连接处为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连接口的中心线的夹角大于零。
[0008]优选地,所述出风口与所述连接口的中心线相互垂直。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输送管道的管径沿靠近所述烧结仓的方向呈阶梯形逐渐缩小。
[0010]本技术提供的电池材料生产用喷雾干燥烧结装置,设置连接口底部与主管道的底壁平齐,可避免连接口底部与主管道的底壁之间形成间隙而堆积物料,从而降低因积料而引起自燃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现有技术的干燥烧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的干燥烧结设备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实施例的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用干燥烧结装置的结构示
意图。
[0014]图4为图3的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用干燥烧结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16]本技术提供的电池材料生产用喷雾干燥烧结装置,请参照图3及4,其包括:干燥塔1、烧结仓2及连接所述干燥塔1与所述烧结仓2的第一输送管道3,物料从所述干燥塔1出来,再经由所述第一输送管道3进入所述烧结仓2,所述第一输送管道3包括主管道31及位于所述主管道31一端的至少一分支32,所述物料通过所述至少一分支32进入所述烧结仓2,定义所述主管道31和每一所述分支32的连接处为连接口321,所述连接口321底部与所述主管道31的底壁平齐。干燥塔1为喷雾干燥塔。物料为喷雾料。
[0017]所述主管道31一端连接所述干燥塔1,另一端连接所述至少一分支32。本实施例中,分支32具有多个,间隔平行设置,多个分支32从主管道31一侧延伸形成。
[0018]所述连接口321呈圆形,所述连接口321的下切线与所述主管道31底壁平齐。在其它实施例中,连接口321不限定形状,可以是椭圆形、多边形或其它规则形状,但是连接口321的最低点均需与主管道31底壁平齐。如此设置,可避免连接口321底部与主管道31底壁之间形成间隙,从而避免物料在连接口321处掉入该间隙而形成物料堆积的情形。
[0019]所述烧结仓2包括多个分隔仓21,对应地,分支32也具有多个,所述多个分隔仓21与所述多个分支32一一对应。
[0020]该电池材料生产用喷雾干燥烧结装置还包括第二输送管道4及负压鼓风机5,所述第二输送管道4连接所述烧结仓2与所述负压鼓风机5。物料在烧结仓2烧结完毕,物料留下,气体及杂尘通过负压鼓风机5吸附排出。
[0021]所述第二输送管道4与所述烧结仓2连接处为出风口41,所述出风口41与所述连接口321的中心线的夹角大于零。也就是说,出风口41与连接口321需错开,避免物料从分支32进入烧结仓2后直接从出风口41流出,而损失物料。较佳地,所述出风口41与所述连接口321的中心线相互垂直。
[0022]所述第一输送管道3的管径沿靠近所述烧结仓2的方向呈阶梯形逐渐缩小。通道将第一输送管道3的管径进行逐渐缩小的改进,可以调节管道各处的风量均匀,使物料均匀分布进入烧结仓2。
[0023]本实施例的电池材料生产用喷雾干燥烧结装置还包括与烧结仓2连接的漏斗形的集料塔6,物料在烧结仓2烧结后形成电池材料进入集料塔6。集料塔6底部设有出料口61,电池材料从该出料口61流出。
[0024]申请人声明,本技术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技术的详细方法,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方法,即不意味着本技术必须依赖上述详细方法才能实施。所属
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技术的任何改进,对本技术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材料生产用喷雾干燥烧结装置,包括:干燥塔(1)、烧结仓(2)及连接所述干燥塔(1)与所述烧结仓(2)的第一输送管道(3),物料从所述干燥塔(1)出来,再经由所述第一输送管道(3)进入所述烧结仓(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管道(3)包括主管道(31)及位于所述主管道(31)一端的至少一分支(32),所述物料通过所述至少一分支(32)进入所述烧结仓(2),定义所述主管道(31)和每一所述分支(32)的连接处为连接口(321),所述连接口(321)底部与所述主管道(31)的底壁平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材料生产用喷雾干燥烧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仓包括多个分隔仓,所述至少一分支具有多个,所述多个分隔仓与所述多个分支一一对应。3.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忠黄友元刘宇航王大召张宝起孟少敏
申请(专利权)人:贝特瑞天津纳米材料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