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DSS光缆融冰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8045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ADSS光缆融冰系统,涉及光缆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ADSS光缆融冰系统包括光缆结构、石墨烯加热组件、应变传感组件和供电测控装置,石墨烯加热组件安装于光缆结构的外侧并与光缆结构接触,应变传感组件安装于光缆结构的内侧或外侧并与所述供电测控装置信号连接,应变传感组件用于获取ADSS光缆外表面的应力信息以检测ADSS光缆外表面覆冰情况,应变传感组件还用于将应力信息发送至供电测控装置,供电测控装置与石墨烯加热组件信号连接,以根据应力信息控制石墨烯加热组件的加热状态。上述ADSS光缆融冰系统通过石墨烯加热组件实现对ADSS光缆融冰的功能,应变传感组件能够对光缆线路覆冰时的应变进行监控,可通过覆冰情况来调节加热状态。通过覆冰情况来调节加热状态。通过覆冰情况来调节加热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ADSS光缆融冰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缆通信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ADSS光缆融冰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力系统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电力通信网对于光纤通信的容量、通信质量、中继距离长度、可靠性等也有了更高的要求。ADSS光缆(All Dielectric Self

Supporting Optical Fiber Cable,光介质自承式光缆)具有敷设方便、传输容量大、抗电磁干扰强、可靠性高、光缆弯曲柔韧性和抗弯曲能力强等优点,越来越多的应用在电力通信网中。
[0003]由于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的多样性,电力架空线路时常受到覆冰的困扰,尤其是在高海拔、高纬度地区。ADSS光缆作为电力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基于自身的特点,在线路上出现覆冰后,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信号的正常传输,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光缆内部光纤断芯,甚至缆断,造成信号传输中断、通信受阻。如何有效的解决ADSS光缆的覆冰问题,将关系整个电力通信网络的可靠性。
[0004]现有的电力线路融冰技术,主要包括热力融冰、机械除冰和自然除冰等。其中从处理速度和处理效果上来看,热力融冰的效果最为理想。该方法的原理是在导线中接通电流或产生的感应电流,利用导线自身产生的热能进行融冰,常应用于OPGW(Optical Fiber Composite Overhead Ground Wire,光纤复合架空地线)等含金属导线的线路中。而ADSS光缆作为一种高强度全介质自承式光缆,其基本结构全部采用非金属材料,本身具有抗电磁干扰、绝缘性能强等特点,这就导致上述常规的热力融冰技术无法应用在ADSS光缆中。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ADSS光缆融冰系统,可通过石墨烯加热组件实现对ADSS光缆融冰的功能,同时可对光缆线路覆冰时的应变进行监控,控制石墨烯加热组件的加热状态。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ADSS光缆融冰系统,包括光缆结构、石墨烯加热组件、应变传感组件和供电测控装置,所述石墨烯加热组件安装于所述光缆结构的外侧并与所述光缆结构接触,所述应变传感组件安装于所述光缆结构的内侧或外侧并与所述供电测控装置信号连接,所述应变传感组件用于获取ADSS光缆外表面的应力信息以检测所述ADSS光缆外表面覆冰情况,所述应变传感组件还用于将所述应力信息发送至所述供电测控装置,所述供电测控装置与所述石墨烯加热组件信号连接,所述供电测控装置用于接收所述应力信息并控制所述石墨烯加热组件的加热状态。
[0007]进一步地,所述石墨烯加热组件包括发热隔热体以及安装于所述发热隔热体内部的温度传感器,所述发热隔热体安装于所述光缆结构外侧并与所述光缆结构接触,所述供电测控装置与所述发热隔热体信号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发热隔热体呈环状包覆于所述光缆结构的外表面;
或者所述发热隔热体呈条状,所述发热隔热体沿所述光缆结构的切向安装于所述光缆结构的外侧。
[0009]进一步地,所述发热隔热体包括相互贴附的隔热膜和石墨烯发热膜,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隔热膜和所述石墨烯发热膜之间,所述隔热膜与所述光缆结构接触,所述石墨烯发热膜与所述供电测控装置信号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应变传感组件包括杆体、光纤应变传感器和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包覆于所述杆体的外表面,所述光纤应变传感器位于所述杆体与所述保护层之间且缠绕于所述杆体的外部。
[0011]进一步地,所述光缆结构包括多个光单元和保护组件,多个所述光单元围绕同一轴线分布,多个所述光单元安装于所述保护组件内;所述石墨烯加热组件安装于所述保护组件的外侧;所述应变传感组件安装于所述保护组件的外侧或内侧。
[0012]进一步地,所述应变传感组件位于多个所述光单元所围设的空间内,多个所述光单元围绕所述应变传感组件的轴线分布。
[0013]进一步地,所述光缆结构还包括中心加强件,所述中心加强件位于多个所述光单元所围设的空间内,多个所述光单元围绕所述中心加强件的轴线分布;所述应变传感组件安装于所述保护组件的外侧,或者所述应变传感组件位于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光单元之间。
[0014]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组件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包覆的油膏层、内护层和加强层,所述油膏层充填于各个所述光单元之间。
[0015]进一步地,所述ADSS光缆融冰系统还包括外护层,所述外护层包覆于所述光缆结构的外表面,所述石墨烯加热组件位于所述外护层与所述光缆结构之间。
[0016]进一步地,所述ADSS光缆融冰系统还包括阻水纱,所述阻水纱贴合于所述外护层的内壁设置。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ADSS光缆融冰系统能产生如下有益效果:在使用上述ADSS光缆融冰系统时,石墨烯加热组件可对光缆结构进行加热,应变传感组件可实现对ADSS光缆表面应变情况的监控,以间接得到ADSS光缆表面的覆冰情况,应变传感组件将获取到的应力信息发送至供电测控装置,供电测控装置根据应力信息控制石墨烯加热组件的加热状态。
[0018]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专利技术提供的ADSS光缆融冰系统可通过石墨烯加热组件实现对ADSS光缆融冰的功能。同时增加应变传感组件对光缆线路覆冰时的应变进行监控,供电测控装置可通过覆冰情况来调节石墨烯加热组件的加热状态,实现对光缆融冰的反馈调节,提高光缆融冰技术自动化、智能化程度。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ADSS光缆融冰系统(无供电测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石墨烯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变传感组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ADSS光缆融冰系统(无供电测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ADSS光缆融冰系统(无供电测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ADSS光缆融冰系统(无供电测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标:1

光缆结构;11

光单元;111

光纤;112

纤膏;113

外皮;12

保护组件;121

油膏层;122

内护层;123

加强层;13

中心加强件;2

石墨烯加热组件;21

发热隔热体;211

隔热膜;212

石墨烯发热膜;22

温度传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ADSS光缆融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缆结构(1)、石墨烯加热组件(2)、应变传感组件(3)和供电测控装置,所述石墨烯加热组件(2)安装于所述光缆结构(1)的外侧并与所述光缆结构(1)接触,所述应变传感组件(3)安装于所述光缆结构(1)的内侧或外侧并与所述供电测控装置信号连接,所述应变传感组件(3)用于获取ADSS光缆外表面的应力信息以检测所述ADSS光缆外表面覆冰情况,所述应变传感组件(3)还用于将所述应力信息发送至所述供电测控装置,所述供电测控装置与所述石墨烯加热组件(2)信号连接,所述供电测控装置用于接收所述应力信息并控制所述石墨烯加热组件(2)的加热状态;所述石墨烯加热组件(2)包括发热隔热体(21)以及树脂固化于所述发热隔热体(21)内部的温度传感器(22),所述发热隔热体(21)安装于所述光缆结构(1)外侧并与所述光缆结构(1)接触,所述发热隔热体(21)和所述温度传感器(22)均与所述供电测控装置信号连接;所述发热隔热体(21)包括相互贴附的隔热膜(211)和石墨烯发热膜(212),所述温度传感器(22)安装于所述隔热膜(211)和所述石墨烯发热膜(212)之间,所述隔热膜(211)与所述光缆结构(1)接触,所述石墨烯发热膜(212)与所述供电测控装置信号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DSS光缆融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隔热体(21)呈环状包覆于所述光缆结构(1)的外表面;或者所述发热隔热体(21)呈条状,所述发热隔热体(21)沿所述光缆结构(1)的切向安装于所述光缆结构(1)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DSS光缆融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变传感组件(3)包括杆体(31)、光纤应变传感器(32)和保护层(33),所述保护层(33)包覆于所述杆体(31)的外表面,所述光纤应变传感器(32)位于所述杆体(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秋赵静缪斌缪小明谭枫钱慧慧刘玉琴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