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盖防堵塞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8023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井盖防堵塞排水结构,包括井盖本体,在井盖本体的顶面上开设有进水槽,在井盖本体的底面上开设有排水槽,排水槽将进水槽包裹,并在进水槽内壁上开设用于连通进水槽与排水槽的排水孔;进水槽中活动安装有用于将水槽中杂质推出的顶推机构,顶推机构贯穿进水槽的槽底以及排水槽;井盖本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带通顶推机构移动的压力机构,压力机构与顶推机构之间通过拐臂连接传动;本方案通过操作人员对压板施加压力带动压杆移动,压杆通过拐臂将压力传递到顶推杆上,使顶推杆带动顶推板向上移动,进而使顶推板将进水槽中的杂质推出,将排水孔处的杂质进行清除,使排水孔能够有效排水,保障井盖的排水效率,避免发生积水内涝。生积水内涝。生积水内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盖防堵塞排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井盖防堵塞
,具体涉及一种井盖防堵塞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城市中的雨水和地表污水主要采用专用的下水井道进行收集并进行集中处理和排放,下水井盖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路面杂质或者是落叶等杂物流到下水井盖上后,很容易对下水井盖上的排水口造成堵塞,且清理十分不方便,造成排水不畅。尤其到夏天,由于下水井盖堵塞不畅,部分城市在暴雨天气,污水和雨水来不及排放,造成内涝,影响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下水井盖上排水口被异物堵塞后不易清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井盖防堵塞排水结构,能够对堵塞在井盖排水口上的异物杂质进行快速清理,保障井盖的排水效率,避免出现积水内涝的情况。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井盖防堵塞排水结构,包括井盖本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井盖本体的顶面上开设有进水槽,在所述井盖本体的底面上开设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将所述进水槽包裹,并在所述进水槽内壁上开设用于连通所述进水槽与排水槽的排水孔;所述进水槽中活动安装有用于将所述水槽中杂质推出的顶推机构,所述顶推机构贯穿所述进水槽的槽底以及所述排水槽;所述井盖本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带通所述顶推机构移动的压力机构,所述压力机构与顶推机构之间通过拐臂连接传动。
[0006]优选的,所述井盖本体的底面上固定有竖直设置的支杆,且所述支杆位于所述压力机构与顶推机构之间,在所述拐臂的拐点位置处与所述支杆的底端之间通过铰接件一铰接。/>[0007]优选的,所述压力机构包括压板,所述井盖本体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用于滑动安装所述压板的通孔,所述压板的底面上固定有竖直设置的压杆,所述压杆的直径小于所述通孔的直径,并且所述压杆的底端伸出所述通孔;在所述拐臂的一端与所述压杆底端之间通过伸缩杆一连接,所述伸缩杆一一端固定在所述拐臂的一端,所述伸缩杆一的另一端通过铰接件二与所述压杆铰接。
[0008]优选的,所述顶推机构包括顶推板,所述顶推板的轮廓与所述进水槽相适配,并在所述进水槽中竖向滑动;所述顶推板的底面固定有竖直设置的顶推杆,所述顶推杆活动贯穿所述进水槽与排水槽,并在所述顶推杆的底端与所述拐臂的端部之间通过伸缩杆二连接,所述伸缩杆二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拐臂的另一端部,所述伸缩杆二的另一端通过铰接件三与所述顶推杆铰接。
[0009]优选的,所述顶推板的底面上还固定覆盖有一层胶垫。
[0010]优选的,所述进水槽的轮廓呈四分之一圆弧状结构,其圆弧圆心与所述通孔同心
设置。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井盖防堵塞排水结构,通过操作人员对压板施加压力,带动压杆移动,压杆通过拐臂将压力传递到顶推杆上,使顶推杆带动顶推板竖直向上移动,进而使顶推板将进水槽中的污垢杂质顶推出进水槽,将排水孔处的杂质进行清除,使排水孔能够有效排出,保障井盖的排水效率,避免发生积水内涝。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井盖主视图;
[0014]图2为图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0016]图4为图1的俯视图;
[0017]图中,1、井盖本体;101、进水槽;102、排水孔;103、排水槽;104、通孔;105、开孔;2、压板;201、压杆;3、拐臂;301、铰接件一;4、伸缩杆一;401、铰接件二;5、伸缩杆二;501、铰接件三;6、顶推杆;7、顶推板;8、胶垫;9、支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限定本技术。
[0019]需要理解的是,术语“水平、竖直、顶端、底端、顶面、底面、一端、另一端、两侧、上方、下方”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0]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井盖防堵塞排水结构,包括井盖本体1,在本具体实施例中,井盖本体1为圆形井盖,并在井盖本体1的顶面上开设有进水槽101,进水槽101的槽深是井盖本体1厚度的三分之二;此外,在井盖本体1的底面上开设有与进水槽101相对应的排水槽103,排水槽103的轮廓大于进水槽101的轮廓,且排水槽103的槽深也是井盖本体厚度的三分之二,使排水槽103能够将进水槽101进行包裹;另外,在进水槽101的槽壁上开设与排水孔102,排水孔102贯穿进水槽101的槽壁与排水槽103的槽壁,将进水槽101与排水槽103进行连通,是进入到进水槽101中的雨水通过排水孔102进入到排水槽103中,并最终流入污水管道;需要说明的是,在进水槽101中安装有活动设置的顶推机构,顶推机构用于将存留才进水槽101中的大体积杂质进行清除,将其顶推处进水槽101,避免对排水孔102造成堵塞;还需说明的是,在井盖本体1上还设置有压力机构,压力机构通过拐臂3与顶推机构连接传动,通过对压力机构试压,使压力机构带动拐臂3运转,并通过拐臂3带动顶推机构,使顶推机构将进水槽101中的杂质顶出,完成对进水槽101的清洁工作。
[0021]进一步的,参照图1和图2所示,在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井盖本体1的底面上固定有竖直设置的支杆9,支杆9位于压力机构与顶推机构之间,此外,在拐臂3的拐点位置与支杆9的底端之间通过铰接件一301铰接,使得拐臂3能够在支杆9的底端进行转动;需
要说明的是,拐臂3的两端分别与压力机构与顶推机构相连接,当压力机构对拐臂3的一端施加向下的压力时,带动拐臂3绕铰接件一301转动,进而使拐臂3的另一端升高,并带动顶推机构升高,进而使顶推机构能够将进水槽101中的污垢杂质顶推出去,避免排水孔102堵塞。
[0022]需要说明的是,参照图2所示,在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压力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压板2,并在井盖本体1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竖直且贯穿井盖本体1的通孔104,压板2的形状轮廓与通孔104相匹配,并且压板2滑动安装进通孔104中,使压板2能够沿通孔104竖向滑动位移,同时也避免了杂质从通孔104与压板2之间的缝隙中通过;此外,在压板2的底面上固定有竖直设置的压杆201,压杆201与压板2同轴设置,并且压杆201的直径小于通孔104的直径,避免了压杆201与通孔104之间产生摩擦损耗;另外,压杆201的长度大于通孔104的孔深,使压杆201的底端伸出通孔104底端,并在压杆201的底端与拐臂3的一端之间通过伸缩杆一4连接,伸缩杆一4的一端固定在拐臂3的端部上,另一端通过铰接件二401与压杆201的底端铰接,通过铰接件二401使伸缩杆一4的端部能够与压杆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盖防堵塞排水结构,包括井盖本体(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井盖本体(1)的顶面上开设有进水槽(101),在所述井盖本体(1)的底面上开设有排水槽(103),所述排水槽(103)将所述进水槽(101)包裹,并在所述进水槽(101)内壁上开设用于连通所述进水槽(101)与排水槽(103)的排水孔(102);所述进水槽(101)中活动安装有用于将所述水槽(101)中杂质推出的顶推机构,所述顶推机构贯穿所述进水槽(101)的槽底以及所述排水槽(103);所述井盖本体(1)上还设置有用于带通所述顶推机构移动的压力机构,所述压力机构与顶推机构之间通过拐臂(3)连接传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盖防堵塞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本体(1)的底面上固定有竖直设置的支杆(9),且所述支杆(9)位于所述压力机构与顶推机构之间,在所述拐臂(3)的拐点位置处与所述支杆(9)的底端之间通过铰接件一(301)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井盖防堵塞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机构包括压板(2),所述井盖本体(1)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用于滑动安装所述压板(2)的通孔(104),所述压板(2)的底面上固定有竖直设置的压杆(201),所述压杆(20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波吕慧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筑港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