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主机投油工装管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7988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船用主机投油工装管及使用方法,该投油工装管可用于油位测量或投油,包括回油接管及测量管,回油接管连通至滑油循环舱。当进行油位测量时,测量油尺穿过测量管及回油接管进入滑油循环舱,通过油尺读数测量油位;当进行投油时,将测量管卸下,将临时回油管连接至回油接管的上端,滑油循环舱的油在油泵的带动下进入待清洗管路,清洗后的油经过临时滤器、临时回油管及回油接管直接回到滑油循环舱,形成循环。整个投油系统不经过主机,不与主机发生关联,从而使主机的安装和主滑油管系投油工作同时施工,相互间没有了制约,从而缩短对主机投油周期。同时,也不会对主机内部造成污染,保持内部构件清洁。保持内部构件清洁。保持内部构件清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用主机投油工装管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建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船用主机投油工装管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主机滑油投油主要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机外部主滑油管路的投油,第二阶段是主机内部和外部滑油进行投油,投油的目的主要是对主机滑油系统管路中管件、附件及阀件进行冲洗,以去除制造、安装过程带来的机械杂质,确保主机滑油系统的安全正常运行。整个投油工作周期20

50天,主机吊装后到试航前都是安装施工阶段,在滑油日用管系、相关设备、附件等安装完毕,滑油循环舱及相关管路清洁检查结束后,主机投油第一阶段进行投油。
[0003]如图1所示,按往常连接方式:主机滑油总管32

临时滤器41

主机防爆门,滑油循环舱的油在油泵31的驱动下进入待清洗管路,清洗后经过滑油总管32、临时滤器41、临时回油管42、主机防爆门再回到滑油循环舱,形成投油清洗循环。这种方式对主机施工是有很大的影响的,首先此时主机位置还在调整阶段,临时滤器到主机防爆门的临时回油管对主机调整有一定制约性,其次回油从防爆门进入主机,回油不时的冲到主轴承及连杆对后期主机内部清洁会增加施工时间,回油的热气也会使主机中附件产生锈渍对后期机内清洁有大的难度,两个项目的同时施工,相互间对施工都有很多的制约性,影响了施工的周期和质量,如何解决主机安装和主机滑油投油同时施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此外,在投油过程中,需要对油质进行测量,以判断管路清洁是否满足交验要求,目前只能依靠肉眼和经验判断投油质量,缺少标准的检测方法及检测数据,交验时不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船用主机投油工装管,所述投油工装管包括:
[0005]回油接管,所述回油接管的下端连通至滑油循环舱的上表面;
[0006]测量管,所述测量管的下端连接至所述回油接管的上端;
[0007]当进行油位测量时,测量油尺的油尺测量端穿过测量管及回油接管进入滑油循环舱,通过油尺读数测量油位;当进行投油时,将所述测量管卸下,将临时回油管连接至所述回油接管的上端,滑油循环舱的油在油泵的驱动下进入待清洗管路,清洗后的油经过临时滤器、临时回油管及回油接管直接回到滑油循环舱,形成循环。
[0008]优选地,所述测量管的下端连接有上法兰,所述回油接管的上端连接有下法兰,所述下法兰的外周设有多个快速锁紧螺栓,从而与所述上法兰或临时回油管密封连接,所述上法兰与下法兰之间还设有密封垫圈。
[0009]优选地,所述测量管的上端连接带有开关阀的测量头,当进行油位测量时将所述
开关阀打开,测量完成后关闭开关阀。
[0010]优选地,所述回油接管的侧壁设有三通调节阀,所述三通调节阀的三个端口分别连接至所述回油接管、压力表、进油接头;所述滑油循环舱的上表面还连通有回油接头,当对油的颗粒度进行测量时,通过软管依次连通所述进油接头、颗粒检测仪器、回油接头,使油经过颗粒检测仪器后回流至滑油循环舱,从而完成颗粒度测量。
[0011]优选地,还包括测量头保护盖,盖设于所述测量头的上开口,用以防尘保护。
[0012]优选地,所述颗粒检测仪器为颗粒度计数器。
[0013]优选地,所述进油接头及回油接头配有接头保护盖,用以防尘保护。
[0014]优选地,待清洗管路包括多个支路,各个支路最后汇流至滑油总管,再进入临时滤器进行过滤。
[0015]一种所述投油工装管的使用方法,所述投油工装管用于投油或油位测量,当所述投油工装管用于投油时,包括如下步骤:
[0016]S1:将临时滤器吊放在投油工装管附近;
[0017]S2:临时回油管连接至所述回油接管,并通过快速锁紧螺栓进行固定锁紧;
[0018]S3:主机投油的管路及管附件安装完毕,油泵运行1

2分钟,停泵,检查整个投油管路是否有漏油处,并及时进行处理保证无渗漏;确认正常后,油泵进行投油运行;
[0019]S4:投油一定时间后,检查临时滤器的滤纸杂质颗粒明显很少时,进行油质的测试,取下接头保护盖,对进油接头进行清洁并通过进油软管连接颗粒检测仪器;回油软管一端和清洁干净的回油接头连接,另一端和所述颗粒检测仪器连接;
[0020]S5:压力表安装完毕后,打开三通调节阀,使其出口压力控制在0.6Mpa以下,打开回油接头,待压力稳定后进行颗粒度检测,检测合格后进行交验;
[0021]S6:颗粒度检测完成后拆除颗粒检测仪器及软管,将进油接头及回油接头的油渍擦拭干净后,盖好接头保护盖;
[0022]S7:投油完成后,拆除临时回油管,将回油接管及测量管擦拭清理干净后,测量管复位安装至回油接管。
[0023]优选地,当所述投油工装管用于油位测量时,还包括如下步骤:
[0024]T1:在使用前将测量头擦拭干净;
[0025]T2:将测量头保护盖打开,打开测量头上的开关阀;
[0026]T3:将测量油尺的油尺测量端擦拭干净后,将油尺测量端慢慢放到滑油循环舱,下放同时将油尺擦拭干净,油尺测量端到底后,慢慢将油尺上收进行读数记录,并将油尺上的油擦拭干净;
[0027]T4:测量完成后盖好测量头保护盖。
[0028]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船用主机投油工装管及使用方法,该投油工装管可用于油位测量或投油,包括回油接管及测量管,回油接管连通至滑油循环舱。当进行油位测量时,测量油尺穿过测量管及回油接管进入滑油循环舱,通过油尺读数测量油位;当进行投油时,将测量管卸下,将临时回油管连接至回油接管的上端,滑油循环舱的油在油泵的带动下进入待清洗管路,清洗后的油经过临时滤器、临时回油管及回油接管直接回到滑油循环舱,形成循环。整个投油系统不经过主机,不与主机发生关联,从而使主机的安装和主滑油管系投油工作同时施工,相互间没有了制约,从而缩短对主机投油周期。同时,也不会对主机内
等的空间关系词语来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其他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将理解到,这些空间关系词语意图包含使用中或操作中的器件的、除了附图中描绘的方向之外的其他方向。此外,当一层被称为在两层“之间”时,它可以是所述两层之间仅有的层,或者也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介于其间的层。本文使用的“介于
……
之间”表示包括两端点值。
[0053]在本申请的上下文中,所描述的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的结构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形成为直接接触的实施例,也可以包括另外的特征形成在第一和第二特征之间的实施例,这样第一和第二特征可能不是直接接触。
[0054]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示中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用主机投油工装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油工装管包括:回油接管,所述回油接管的下端连通至滑油循环舱的上表面;测量管,所述测量管的下端连接至所述回油接管的上端;当进行油位测量时,测量油尺的油尺测量端穿过测量管及回油接管进入滑油循环舱,通过油尺读数测量油位;当进行投油时,将所述测量管卸下,将临时回油管连接至所述回油接管的上端,滑油循环舱的油在油泵的驱动下进入待清洗管路,清洗后的油经过临时滤器、临时回油管及回油接管直接回到滑油循环舱,形成循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油工装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管的下端连接有上法兰,所述回油接管的上端连接有下法兰,所述下法兰的外周设有多个快速锁紧螺栓,从而与所述上法兰或临时回油管密封连接,所述上法兰与下法兰之间还设有密封垫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油工装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管的上端连接带有开关阀的测量头,当进行油位测量时将所述开关阀打开,测量完成后关闭开关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投油工装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接管的侧壁设有三通调节阀,所述三通调节阀的三个端口分别连接至所述回油接管、压力表、进油接头;所述滑油循环舱的上表面还连通有回油接头,当对油的颗粒度进行测量时,通过软管依次连通所述进油接头、颗粒检测仪器、回油接头,使油经过颗粒检测仪器后回流至滑油循环舱,从而完成颗粒度测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油工装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量头保护盖,盖设于所述测量头的上开口,用以防尘保护。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油工装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检测仪器为颗粒度计数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油工装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接头及回油接头配有接头保护盖,用以防尘保护。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油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钧袁凯肖亮黄雪锋孙晓龙叶毅洪亮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