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重复合热泵型换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7841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重复合热泵型换热系统,包括通过不同管路组合以实现复合循环的高温换热器、吸收式热泵机组、第一电热泵机组、第二电热泵机组,其中:一次水通过循环水泵的驱动,与高温换热器、第一电热泵机组的第一蒸发器、第二电热泵机组的第二蒸发器连通,以实现逐级降温;二次水通过循环水泵的驱动,与高温换热器,吸收式热泵机组的第二吸收器、第一吸收器、第三冷凝器,第一电热泵机组的第一冷凝器连通,以实现逐级升温。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多重复合热泵型换热系统,实现一次水与二次水的高效换热,进而既充分降低一次水回水温度以深度利用电厂余热,又同时提高供热管网中二次水的供热能力。次水的供热能力。次水的供热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重复合热泵型换热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供热与节能环保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重复合热泵型换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厂或工业企业通过长距离大温差将高温热网水输送到中继能源站,在中继能源站通过板式换热器将一级热网回水加热到用户需求温度,再输送到二级站换热满足居民对冬季供暖温度的要求。由于二级站存在大温差换热机组能力受限、一次网回水降温不彻底等问题,造成返回中继能源站的一级热网回水温度过高,从而导致现阶段高温热网侧系统回水温度远高于供暖设计回水温度。返回电厂的高温热网水温度过高,不仅不利于电厂余热的充分回收利用,而且也不利于充分发挥现有管网的供暖能力,影响项目运行经济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重复合热泵型换热系统,实现一次水与二次水的高效换热,进而既充分降低一次水回水温度以深度利用电厂余热,又同时提高供热管网中二次水的供热能力。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重复合热泵型换热系统,包括通过不同管路组合以实现复合循环的高温换热器、吸收式热泵机组、第一电热泵机组、第二电热泵机组,其中:
[0005]一次水通过循环水泵的驱动,与高温换热器、第一电热泵机组的第一蒸发器、第二电热泵机组的第二蒸发器连通,以实现逐级降温;
[0006]二次水通过循环水泵的驱动,与高温换热器,吸收式热泵机组的第二吸收器、第一吸收器、第三冷凝器,第一电热泵机组的第一冷凝器连通,以实现逐级升温。
[0007]优选地,复合换热器在第二电热泵机组中作为冷凝器,同时又在吸收式热泵机组中作为蒸发器,以使第二电热泵机组与吸收式热泵充分耦合。
[0008]优选地,第二电热泵机组吸收的一次水末端热量,通过压缩机做功后产生热水在复合换热器处释放给吸收式热泵机组的冷剂水。
[0009]优选地,热泵排烟依次通过热泵烟气节能器、喷淋换热器放热降温,分别加热二次水的分支,中介水,被加热后的中介水作为低温热源进入吸收式热泵机组的第三蒸发器放热,以实现热泵烟气余热的转移、利用。
[0010]优选地,二次水进水首先进入高温换热器吸热,然后分为两路,一路进入热泵烟气节能器吸收烟气余热升温,另一路进入吸收式热泵机组后,先后串联通过第二吸收器、第一吸收器、第三冷凝器吸热升温。
[0011]优选地,二次水进水首先进入高温换热器吸热,然后分为三路,第一路进入热泵烟气节能器吸收烟气余热升温,其余进入吸收式热泵机组后再分两路并联进入第二吸收器、第一吸收器,随后汇合进入第三冷凝器吸热升温,最后再与进入热泵烟气节能器的第一路
二次水汇合。
[0012]优选地,二次水在第三冷凝器的冷凝器端出口汇合后,进入第一电热泵机组的第一冷凝器继续加热升温以作为高温热水供出。
[0013]优选地,二次水在第三冷凝器的冷凝器端出口汇合后又继续分两路进行热水供出,一路直接供出,另一路进入第一电热泵机组的第一冷凝器继续加热升温以作为高温热水供出。
[0014]优选地,燃气进入吸收式热泵机组的发生器,燃烧放热后以烟气排出并依次进入热泵烟气节能器、喷淋换热器充分放热,之后经降温后排出。
[0015]优选地,中介水进入喷淋换热器喷淋吸收烟气热量,升温后进入吸收式热泵机组的第三蒸发器作为低温热源放热,通过吸收式热泵机组的内部循环将热量转移到第二吸收器中的二次水。
[0016]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多重复合热泵型换热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1)实现一次水与二次水的高效换热,进而既充分降低一次水回水温度以深度利用电厂余热,又同时提高供热管网中二次水的供热能力;
[0018]2)本专利技术的多重复合热泵型换热系统,可应用于中继能源站、一级换热站或具备品位较高的工业余热回收利用,并通过不同形式充分利用一次水来水热量,大幅降低一次水回水温度,能最大限度地回收电厂或工业余热,且提高一次侧温度;
[0019]3)实现一次水与二次水的高效换热,有效地减少了换热不可逆损失,提高热网的供热能力;
[0020]4)一次水回水温度充分降低,可大量减少管路补偿元件,管路施工、维护成本降低,管路安全性提高;
[0021]5)采用集中布置、机组结构紧凑,占地空间小。
附图说明
[0022]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所述的一种多重复合热泵型换热系统的构架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所述的一种多重复合热泵型换热系统的构架示意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所述的一种多重复合热泵型换热系统的构架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1‑
热泵烟气节能器,2

发生器,3

第一吸收器,4

第二吸收器,5

吸收式热泵机组,6

第三蒸发器,7

复合换热器,8

第二电热泵机组,9

第二蒸发器,10

第一冷凝器,11

第一电热泵机组,12

第一蒸发器,13

高温换热器,14

喷淋换热器,15

第三冷凝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易懂,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在此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是构成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例,其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
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9]本专利技术的中心思想在于提供一种多重复合热泵型换热系统,以“能源梯级利用”为原则,联合采用电驱动热泵技术、吸收式热泵技术、余热利用换热技术等方式满足用户的需求,充分利用电热泵调节灵活、工作范围宽、效率高等优势,提高系统的整体能效,同时可实现较大的供热温差。
[0030]首先,将吸收式热泵、电热泵进行深度耦合利用,发挥各自的运行优势,实现深度利用回收一次水热量,充分降低一次水回水温度,具体来讲:
[0031]二次水依次经过吸收式热泵机组5的第二吸收器4、第一吸收器3、第三冷凝器15吸热升温,然后进入第一电热泵机组11继续加热升温,充分提高二次水的升温能力;而一次水依次通过高温换热器13、第一电热泵机组11、第二电热泵机组8,利用电热泵回收低温余热能力强的运行优势,充分降低一次水回水温度;第二电热泵机组8充分吸收一次水末端热量,通过压缩机做功后产生热水在复合换热器7处释放给吸收式热泵机组5的冷剂水。由此,实现吸收式热泵、电热泵的深度耦合。
[00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重复合热泵型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不同管路组合以实现复合循环的高温换热器(13)、吸收式热泵机组(5)、第一电热泵机组(11)、第二电热泵机组(8),其中:一次水通过循环水泵的驱动,与高温换热器(13)、第一电热泵机组(11)的第一蒸发器(12)、第二电热泵机组(8)的第二蒸发器(9)连通,以实现逐级降温;二次水通过循环水泵的驱动,与高温换热器(13),吸收式热泵机组(5)的第二吸收器(4)、第一吸收器(3)、第三冷凝器(15),第一电热泵机组(11)的第一冷凝器(10)连通,以实现逐级升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重复合热泵型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复合换热器(7)在第二电热泵机组(8)中作为冷凝器,同时又在吸收式热泵机组(5)中作为蒸发器,以使第二电热泵机组(8)与吸收式热泵(5)充分耦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重复合热泵型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电热泵机组(8)吸收的一次水末端热量,通过压缩机做功后产生热水在复合换热器(7)处释放给吸收式热泵机组(5)的冷剂水。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多重复合热泵型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热泵排烟依次通过热泵烟气节能器(1)、喷淋换热器(14)放热降温,分别加热二次水的分支,中介水,被加热后的中介水作为低温热源进入吸收式热泵机组(5)的第三蒸发器(6)放热,以实现热泵烟气余热的转移、利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重复合热泵型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二次水进水首先进入高温换热器(13)吸热,然后分为两路,一路进入热泵烟气节能器(1)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向伟张磊李晋文李栓柱杨志敏段和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双瑞洛阳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