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声控智能电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7834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可声控智能电风扇,包括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红外发射管、第五三极管、第一电容、第一继电器、U1、U2、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电阻一端和第一继电器常开触点一端连接,第一继电器常开触点另一端和电源连接,第一电阻另一端和第一电容一端、第一运算放大器U1同相端、第二运算放大器U2反相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1输出端和第五电阻一端、第三电阻一端、第四红外发射管阳极、第二三极管集电极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频率信号在中性区无输出时导致的信号不正常的问题。的信号不正常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声控智能电风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电
,特别涉及可声控智能电风扇。

技术介绍

[0002]声控语音识别的原理是通过建立语音特征模型库,并在芯片内烧写基于语音特征的信号频率所对应执行指令,下达指令时,先通过语音采集模块获得语音的音频信号,因语音信号包含声波的频率、幅度变化信息载体等信息,需要将获得的音频信号与基础频率信号进行差分,获得与控制端芯片内烧写程序的执行指令所对应的特征,而在现有技术中,采集音频信号的采集和差分会因信号在振荡时,因信号在晶振振荡两端跳转区间出现中性区,既死区时频率信号会不正常,导致采集后的音频信号再次进行差分后发送给控制端芯片进行识别会出现识别不上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可声控智能电风扇,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一三极管D1、第二三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红外发射管D4、第五三极管D5、第一电容C1、第一继电器K1、第一运算放大器U1、第二运算放大器U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声控智能电风扇,包括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红外发射管、第五三极管、第一电容、第一继电器、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电阻一端和第一继电器常开触点一端连接,第一继电器常开触点另一端和电源连接,第一电阻另一端和第一电容一端、第一运算放大器同相端、第二运算放大器反相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输出端和第五电阻一端、第三电阻一端、第四红外发射管阳极、第二三极管集电极连接,第二三极管发射极和、第一电容另一端、接地端连接,第二三极管基极和第四电阻一端连接,第四电阻另一端和第二电阻一端、第三二极管阳极、第一三极管集电极、第二运算放大器输出端连接,第三电阻另一端和第二电阻另一端、电源连接,第一三极管基极和第五电阻另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发射极和接地端连接,第四红外发射管阴极和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三二极管阴极和第五三极管基极连接,第五三极管集电极和电源连接,第五三极管发射极和第一继电器线圈连接,控制模块还包括微处理器和接收电路,接收电路与微处理器相连,接收电路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输出端发送的频率信号,微处理器用于扫描接收电路的频率信号并发送相应指令到风扇功能的控制线路,所述控制模块还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六三极管、第二电容、第一驻极体,所述第六电阻一端和电源连接,第六电阻另一端和第七电阻一端、第一运算放大器反相端、第六三极管集电极连接,第七电阻另一端和第二运算放大器同相端、第八电阻一端连接,第八电阻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第六三极管发射极和接地端连接,第六三极管基极和第二电容一端连接,第二电容另一端和电源、第一驻极体一端连接,第一驻极体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声控智能电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九电阻、第七三极管、第八三极管、第七三极管、第八三极管、第九三极管、第十三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和鹏廖振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博特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