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脱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7733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脱模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下模座、上模座以及驱动上模座运动的气缸,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的型芯内均安装有脱模机构,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为上模座和下模座内双向丝杆转动提供动力,通过在上模座和下模座的型芯内均安装有脱模机构,与现有技术中只在下模座型芯内安装脱模机构相比,有效避免成型后产品黏连在上模座型芯内的现象,便于对成型后产品的脱模,而驱动机构的设置,在上模座相对下模座运动时,驱动机构优先驱动上模座内脱模机构运作,然后再驱动下模座内驱动机构运作,使得成型后产品被脱模在下模座上,进一步方便对产品的下料。步方便对产品的下料。步方便对产品的下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模具脱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具体是一种注塑模具脱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注塑成型是生产注塑产品的一种常用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材料由高压注入模具型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在注塑产品中,壁壳封闭、有底、腔深尺寸大于壁厚尺寸五倍的桶、盒、箱等容器类产品称为深腔产品,产品与模具型芯之间的包覆力大,加之粘黏和负压作用,致使深腔产品脱模困难。
[0003]经检索,CN217047355U,具有自动清理功能的注塑模具,通过在下模座内安装有脱模装置,在注塑模具成型后,可通过脱膜装置将模子顶出下模座,进而避免使用人工进行脱模,进而使得整个脱模过程较为方便。
[0004]然而,该申请依旧存在一定的缺陷:该申请只是对下模座型芯内安装脱模装置,并没有对上模座的型芯内安装脱膜装置,在模具成型后,上模座相对下模座运动时,成型后产品有一定几率会黏连在上模座的型芯内,进而为产品的脱模造成一定的不便,为此,需要设计相应的技术方案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模具脱模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注塑模具脱模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下模座、上模座以及驱动上模座运动的气缸,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的型芯内均安装有脱模机构,所述脱模机构包括双向丝杠、活动板、推拉杆和顶出杆,上模座的顶面以及下模座的底面对称开设有凹槽,所述双向丝杠转动设置在凹槽内,双向丝杠上两个螺纹旋向相反的螺纹布上对称设置有螺纹轴套,所述螺纹轴套通过推拉杆与凹槽内设置的活动板连接,其中,推拉杆的两端分别与活动板和螺纹轴套铰接,所述活动板远离推拉杆的侧面还固定设置有多个顶出杆,所述顶出杆贯穿模座并穿设至型芯内,且其杆体端部还固定设置有圆盘,所述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为上模座和下模座内双向丝杠转动提供动力。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双向丝杠设置有两个,两个双向丝杠并列设置,且双向丝杠同一方向螺纹部上螺纹轴套通过连杆相连。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传动齿轮、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所述双向丝杠穿设至模座外的端部均安装有传动齿轮,所述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对称设置在传动齿轮两侧,第一驱动杆安装于上模座的侧面,第二驱动杆安装在下模座的侧面,且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的对立面上均设置有与传动齿轮啮合的齿牙。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驱动杆上齿牙长度小于第二驱动杆上齿牙长度。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上均活动安装有多个限位夹套,所述限位夹套通过螺丝可拆卸安装在模座的侧面。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技术通过在上模座和下模座的型芯内均安装有脱模机构,与现有技术中只在下模座型芯内安装脱模机构相比,有效避免成型后产品黏连在上模座型芯内的现象,便于对成型后产品的脱模,而驱动机构的设置,在上模座相对下模座运动时,驱动机构优先驱动上模座内脱模机构运作,然后再驱动下模座内驱动机构运作,使得成型后产品被脱模在下模座上,进一步方便对产品的下料。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一种注塑模具脱模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一种注塑模具脱模装置的侧视图;
[0016]图中:1

下模座、2

上模座、3

气缸、4

型芯、5

凹槽、6

双向丝杠、7

螺纹轴套、8

推拉杆、9

活动板、10

顶出杆、11

圆盘、12

连杆、13

传动齿轮、14

第一驱动杆、15

第二驱动杆、16

齿牙、17

限位夹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18]实施例1
[0019]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注塑模具脱模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下模座1、上模座2以及驱动上模座2运动的气缸3,所述上模座2和下模座1的型芯4内均安装有脱模机构,所述脱模机构包括双向丝杠6、活动板9、推拉杆8和顶出杆10,上模座2的顶面以及下模座1的底面对称开设有凹槽5,所述双向丝杠6转动设置在凹槽5内,双向丝杠6上两个螺纹旋向相反的螺纹布上对称设置有螺纹轴套7,所述螺纹轴套7通过推拉杆8与凹槽5内设置的活动板9连接,其中,推拉杆8的两端分别与活动板9和螺纹轴套7铰接,所述活动板9远离推拉杆8的侧面还固定设置有多个顶出杆10,所述顶出杆10贯穿模座并穿设至型芯4内,且其杆体端部还固定设置有圆盘11,所述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为上模座2和下模座1内双向丝杠6转动提供动力,其中,在脱模时,驱动机构先驱动上模座2内双向丝杠6转动,再驱动下模座1内双向丝杠6转动,通过在上模座2和下模座1的型芯4内均安装有脱模机构,与现有技术中只在下模座1型芯4内安装脱模机构相比,有效避免成型后产品黏连在上模座2型芯4内的现象,便于对成型后产品的脱模,而驱动机构的设置,在上模座2相对下模座1运动时,驱动机构优先驱动上模座2内脱模机构运作,然后再驱动下模座1内驱动机构运作,使得成型后产品被脱模在下模座1上,进一步方便对产品的下料。
[0020]优选的,所述双向丝杠6设置有两个,两个双向丝杠6并列设置,且双向丝杠6同一方向螺纹部上螺纹轴套7通过连杆12相连,两个双向丝杠6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活动板9上下运动的稳定性,而连杆12的设置,可限制两个双向丝杠6上螺纹轴套7沿双向丝杠6水平运动,避免螺纹轴套7出现转动的现象发生。
[0021]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传动齿轮13、第一驱动杆14和第二驱动杆15,所述双向丝杠6穿设至模座外的端部均安装有传动齿轮13,所述第一驱动杆14和第二驱动杆15对称设置在传
动齿轮13两侧,第一驱动杆14安装于上模座2的侧面,第二驱动杆15安装在下模座1的侧面,且第一驱动杆14和第二驱动杆15的对立面上均设置有与传动齿轮13啮合的齿牙16,所述第一驱动杆14上齿牙16长度小于第二驱动杆15上齿牙16长度。
[0022]当需要利用该装置对产品进行注塑成型时,首先控制气缸3带动上模座2向下模座1方向运动,下模座1与上模座2贴合时,向型芯4内注入注塑原料,而上模座2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第一驱动杆14上齿牙16和第二驱动杆15上齿牙16与上模座2和下模座1上传动齿轮13啮合时,可带动双向丝杠6转动,双向丝杠6转动时,带动螺纹轴套7相对远离,通过推拉杆8的传动,使得活动板9向远离型芯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脱模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下模座(1)、上模座(2)以及驱动上模座(2)运动的气缸(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2)和下模座(1)的型芯(4)内均安装有脱模机构,所述脱模机构包括双向丝杠(6)、活动板(9)、推拉杆(8)和顶出杆(10),上模座(2)的顶面以及下模座(1)的底面对称开设有凹槽(5),所述双向丝杠(6)转动设置在凹槽(5)内,双向丝杠(6)上两个螺纹旋向相反的螺纹布上对称设置有螺纹轴套(7),所述螺纹轴套(7)通过推拉杆(8)与凹槽(5)内设置的活动板(9)连接,其中,推拉杆(8)的两端分别与活动板(9)和螺纹轴套(7)铰接,所述活动板(9)远离推拉杆(8)的侧面还固定设置有多个顶出杆(10),所述顶出杆(10)贯穿模座并穿设至型芯(4)内,且其杆体端部还固定设置有圆盘(11),所述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为上模座(2)和下模座(1)内双向丝杠(6)转动提供动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丝杠(6)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亚明程绍斌严晓超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弘傲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