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拓展特色作物农业功能的设施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7705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拓展特色作物农业功能的设施大棚,包括内支撑机构,所述内支撑机构的外壁铺设有外保护机构,所述内支撑机构包括多个支撑骨架,多个所述支撑骨架的两侧内壁设置有散热机构,相邻所述散热机构的间距为两米,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多个支板,多个所述支板设置在相邻两个支撑骨架之间,多个所述支板的内壁设置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的内壁设置有排气扇,多个所述支撑骨架的底端内壁设置有多个立柱支撑机构,所述立柱支撑机构的外壁设置有遮阳机构,所述遮阳机构包括支撑外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拓展特色作物农业功能的设施大棚具有节省高温天气用电成本、能更适于大中城市等郊区开展都市休闲农业等活动的要求的效果。区开展都市休闲农业等活动的要求的效果。区开展都市休闲农业等活动的要求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拓展特色作物农业功能的设施大棚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温室大棚
,尤其涉及一种拓展特色作物农业功能的设施大棚。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劳动技术的革新,我国农业生产由分散自营农户逐渐向集约化、专门化方向发展,在全国各地形成了具有特定规模的、集中生产并输出的一系列农产品基地。
[0003]温室大棚是为防止粮食因寒冷极端天气导致减产而建造的,具有增温保湿性能,适合部分地区特别是北方地区农业生产屋面墙体设施。温室大棚是设施农业技术中性能最为完善的一种,其专利技术对蔬菜的越冬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0004]温室大棚根据建造大致分为高效节能型日光温室、塑料温室、单栋温室、连栋温室等多种类型。不同的温室建造所用的材料、原理及其功能和适用范围也有所不同。
[0005]温室大棚最初建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作物生长的环境温度,防止植物遭受寒冷的逆境胁迫。随着我国现代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南方地区也出现了大量的类型似于北方温室大棚用于抵抗南方极端气候而对农作物造成的环境胁迫等相关功能的设施大棚,如用于葡萄生产的南方葡萄种植大棚,用于蔬菜生产蔬菜设施大棚等。设施大棚栽培很好地解决了南方农作物栽培存在的高温高湿、病害严重、防治成本高,品质差,产期集中等问题,因此发展迅速。如在南方区的蔬菜生产中,无论是冬春北运蔬菜的集约化育苗,或高端礼品瓜果蔬菜的设施生产,还是夏秋速生叶菜的渡淡栽培与为了防止病虫为害的安全生产等,都需要利用不同类型的设施大棚。因此近年来南方设施大棚发展非常迅速,据初步调查统计,仅华南区的海南、广西、广东及福建4省已发展各类设施大棚近33.33万平方米。但有相当一部分照搬北方棚的设计理念,也就是说保温效果尚可,但降温效果较差,因此在生产中利用时间较短,周年利用率较低,影响了整体效益的发挥。
[0006]农业长期的发展,使其自身具有比其他产业无可比拟的特殊性,即农业除了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的食物和农产品等,这一最基本和主要的功能外,同时还具有其他服务第二产业,维护社会和谐发展和保护环境等诸多方面功能。即农业体现出生产农产品等的商品生产作用和其他非商品生产功能,这些就是农业多功能性的主要特征,包括了保护生态和改善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形成新型农业旅游产业、确保粮食供给、消除贫困和保证农民生计、提供多余农村劳动力、传承农村农耕文化遗产等,这些非商品功能无一对现代的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0007]总之,随着人口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拓展特色作物,特别是特色热带作物的农业功能,满足人们美好生活新需要,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现有的特色农作物的种植方式,并不能完全满足这一需求。为此,如何改进现有设施大棚的建造方式,改善高温季节棚内恶劣的气候环境,使之适宜开展休闲旅游农业等拓展作物农业功能等活动成了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拓展特色作物农业功能的设施大棚,旨在解决如何改进现有设施大棚的建造方式,改善高温季节棚内恶劣的气候环境,使之适宜开展休闲旅游农业等拓展作物农业功能等活动的技术问题。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10]一种拓展特色作物农业功能的设施大棚,包括内支撑机构,所述内支撑机构的外壁铺设有外保护机构,所述内支撑机构包括多个支撑骨架,多个所述支撑骨架的两侧内壁设置有散热机构,相邻所述散热机构的间距为两米,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多个支板,多个所述支板设置在相邻两个支撑骨架之间,多个所述支板的内壁设置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的内壁设置有排气扇,多个所述支撑骨架的底端内壁设置有多个立柱支撑机构,所述立柱支撑机构的外壁设置有遮阳机构,所述遮阳机构包括支撑外管,所述支撑外管设置在立柱支撑机构的外壁,所述支撑外管的外壁活动套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两侧外壁活动连接有撑杆,所述支撑外管的顶端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两侧外壁活动连接有第二撑杆,所述撑杆活动连接于第二撑杆的中段,所述第二撑杆的外壁设置有遮光网,多个所述立柱支撑机构上的移动块的外壁同时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端外壁设置有多个气缸,多个所述气缸的底端连接有第二支板,所述第二支板同时与立柱支撑机构相连,所述内支撑机构中设置有多个升温机构。
[0011]通过设置有遮阳机构和散热机构,在高温季节使用时,打开外保护机构,漏出内支撑机构,并通过运行散热机构,使位于大棚肩高处上方的排气扇进行运作,从而快速排出棚内上浮的热空气,有效降低棚内温度减少高温季节设施大棚的降温能耗,相比水帘或空调式降温方式能节省用电成本达30%以上,同时通过打开遮阳机构,通过气缸和连接板带动多个移动块向上移动,从而在撑杆和第二撑杆的作用下向两侧打开遮光网,其中遮光网的荫蔽度在60%左右,从而为采摘或参与休闲活动的人提供遮阳道具,减少阳光辐射对人体的伤害,使大棚能更适于大中城市等郊区,开展都市休闲农业等活动的要求。
[0012]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移动块的两侧外壁分别设置有铰接座,且移动块通过铰接座与撑杆相连,所述支撑座的两侧外壁分别设置有第三铰接座,且支撑座通过第三铰接座与第二撑杆相连,所述第二撑杆的内壁设置有第二铰接座,且第二撑杆通过第二铰接座与撑杆相连,所述外保护机构包括防虫网,所述防虫网铺设在支撑骨架的外壁,所述防虫网的外壁铺设有保温卷帘膜。
[0013]通过设置有防虫网,物理隔离虫害的传播,减少设施大棚病虫害防控成本,节省成本高达20%以上。
[0014]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保温卷帘膜的两侧内壁设置有开口,且开口位置对应于散热机构的位置,所述开口的外壁覆盖有挡片,且挡片的一端连接在保温卷帘膜的外壁,所述挡片的一侧外壁与同侧内壁分别设置有魔术贴。
[0015]通过设置有保温卷帘膜,并在保温卷帘膜上设置开口,通过打开挡片即可使散热机构暴露,从而可以在高温天气根据温度选择全开保温卷帘膜,同时开启散热机构或仅开启散热机构两种方式,具有更高的适配性。
[0016]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立柱支撑机构包括混凝土立柱,所述支撑外管设置在混凝土立柱的外部,所述混凝土立柱的顶端设置有柱头,所述柱头是由三条长50厘米直径
0.8厘米的钢筋呈三角形焊接而成,所述混凝土立柱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混凝土立柱的底端距离大于80厘米。
[0017]通过设置有柱头,其中柱头是由三条长50厘米直径0.8厘米的钢筋呈三角形焊接而成,基于三角形的稳定结构,加强立柱支撑机构的支撑稳定度,同时通过设置有限位板,能在不进行测量的情况下直观看到混凝土立柱的底端是否埋入到规定高度。
[0018]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升温机构包括多个挂式空调,所述支撑骨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架,多个所述挂式空调通过支架固定在支撑骨架上,所述支撑骨架的外侧设置有多个空调外机,所述空调外机与挂式空调相连。
[0019]通过设置有升温机构,当环境温度较低,大棚内部温度达不到需求时,通过启动多个挂式空调,使大棚内部温度始终保持在18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拓展特色作物农业功能的设施大棚,包括内支撑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撑机构(6)的外壁铺设有外保护机构(1),所述内支撑机构(6)包括多个支撑骨架(8),多个所述支撑骨架(8)的两侧内壁设置有散热机构(7),相邻所述散热机构(7)的间距为两米,所述散热机构(7)包括多个支板(9),多个所述支板(9)设置在相邻两个支撑骨架(8)之间,多个所述支板(9)的内壁设置有透气孔(10),所述透气孔(10)的内壁设置有排气扇(11),多个所述支撑骨架(8)的底端内壁设置有多个立柱支撑机构(13),所述立柱支撑机构(13)的外壁设置有遮阳机构(15),所述遮阳机构(15)包括支撑外管(23),所述支撑外管(23)设置在立柱支撑机构(13)的外壁,所述支撑外管(23)的外壁活动套接有移动块(24),所述移动块(24)的两侧外壁活动连接有撑杆(26),所述支撑外管(23)的顶端连接有支撑座(28),所述支撑座(28)的两侧外壁活动连接有第二撑杆(30),所述撑杆(26)活动连接于第二撑杆(30)的中段,所述第二撑杆(30)的外壁设置有遮光网(19),多个所述立柱支撑机构(13)上的移动块(24)的外壁同时连接有连接板(20),所述连接板(20)的底端外壁设置有多个气缸(22),多个所述气缸(22)的底端连接有第二支板(21),所述第二支板(21)同时与立柱支撑机构(13)相连,所述内支撑机构(6)中设置有多个升温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拓展特色作物农业功能的设施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24)的两侧外壁分别设置有铰接座(25),且移动块(24)通过铰接座(25)与撑杆(26)相连,所述支撑座(28)的两侧外壁分别设置有第三铰接座(29),且支撑座(28)通过第三铰接座(29)与第二撑杆(30)相连,所述第二撑杆(30)的内壁设置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邬华松陈秀龙邬慧彧马旭东陈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广州实验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