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密度曲线校正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该方法首先根据待校正储层的测井曲线信息划分出密度曲线失真段,然后在密度曲线未失真段,分析密度测井曲线与总有机碳数据之间的经验关系,同时获取基于自然伽马能谱的分析化验总有机碳计算模型。然后在整个页岩层段,根据经验关系式以及分析化验总有机碳计算模型进行计算,便可得到反映真实页岩地层的密度曲线,即密度校正曲线。上述方式以总有机碳数据为桥梁,利用自然伽马能谱测井曲线、密度曲线以及总有机碳数据,实现对待校正储层的密度曲线进行准确校正的目的。线进行准确校正的目的。线进行准确校正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密度曲线校正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
,特别地涉及一种密度曲线校正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页岩气储层钻井过程中,泥页岩易吸水膨胀,井壁强度降低,井眼易扩径坍塌。同时密度测井仪器贴井壁测量,在井眼扩径垮塌处,密度曲线探测深度较浅,极易发生失真,不能反映地层的真实密度特征。而密度曲线又是进行孔隙度测井解释以及合成地震记录不可缺少的曲线。
[0003]目前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对密度曲线进行校正。第一种,采用多元回归法。该方法在标准层内利用曲线之间的内在关系,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把畸变失真的曲线校正到真实的测量范围。但该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标准层内的参考曲线与目标曲线相关性不一定满足精度要求,并且也缺乏物理意义。第二种,岩石物理模型法。该方法根据测井评价得到的各矿物含量、孔隙度和饱和度等参数,然后建立密度响应的岩石物理体积模型,该方法应用资料过多,容易在测井参数的评价过程中引入新的误差,存在不准确的问题。第三章,Gardner经验公式法。该方法利用测井数据进行统计,得到密度测井和纵波曲线之间的对应关系。然而该方法不具有普适性,很难进行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密度曲线校正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密度曲线校正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6]获取待校正储层的测井曲线信息,并根据所述测井曲线信息确定出所述测井曲线信息中的密度曲线失真段及密度曲线未失真段;
[0007]基于所述密度曲线未失真段的密度测井曲线以及总有机碳数据建立经验关系式;
[0008]获取所述待校正储层基于自然伽马能谱的分析化验总有机碳计算模型;
[0009]基于所述经验关系式以及所述分析化验总有机碳计算模型确定与所述密度曲线失真段对应的密度校正曲线。
[0010]上述实施方式中,首先根据待校正储层的测井曲线信息划分出密度曲线失真段,然后在密度曲线未失真段,分析密度测井曲线与总有机碳数据之间的经验关系,同时获取基于自然伽马能谱的分析化验总有机碳计算模型。然后在整个页岩层段,根据经验关系式以及分析化验总有机碳计算模型进行计算,便可得到反映真实页岩地层的密度曲线,即密度校正曲线。上述方式以总有机碳数据为桥梁,利用自然伽马能谱测井曲线、密度曲线以及总有机碳数据,实现对待校正储层的密度曲线进行准确校正的目的。
[0011]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可选的,上述密度曲线校正方法中,所述根据所述测井曲线信息确定出所述测井曲线信息中的密度曲线失真段及密度曲线未失真段的步骤,包括:
[0012]确定所述测井曲线信息中的密度曲线、去铀伽马曲线以及井径曲线;
[0013]将所述密度曲线与所述去铀伽马曲线进行比对,以获取比对结果;
[0014]根据所述比对结果以及所述井径曲线的扩径程度确定出所述测井曲线信息的密度曲线失真段及密度曲线未失真段。
[0015]上述实施方式中,测井曲线信息中的井径曲线能直接反映待校正储层中井眼扩径的程度,其中的去铀伽马曲线则反映的是地层的岩性特征。地层的密度曲线与该地层的去铀伽马曲线存在着统计性的关系,同时,去铀伽马曲线的径向探测距离相对较远,受井眼扩径的影响较小,不易失真。因此可以对比密度曲线与去铀伽马曲线之间的对应关系,然后根据比对结果再结合井径曲线的扩径程度,确定出密度曲线的失真段。
[0016]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可选的,上述密度曲线校正方法中,所述基于所述密度曲线未失真段的密度测井曲线以及总有机碳数据建立经验关系式的步骤,包括:
[0017]基于所述密度曲线未失真段的密度测井曲线获取反映所述待校正储层真实密度信息的密度测井曲线值;
[0018]获取总有机碳数据中与所述密度曲线未失真段对应的分析化验总有机碳;
[0019]根据所述密度测井曲线值与所述分析化验总有机碳确定经验关系式。
[0020]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于页岩地层,其总有机碳的含量越高,则地层密度越小,总有机碳与地层密度两者之间具有较强的负相关性,因此可以基于所述密度曲线未失真段的密度测井曲线以及总有机碳数据建立经验关系式,经验关系可以准确的表示出待校正储层的密度测井曲线以及总有机碳数据之间的关系。
[0021]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可选的,上述密度曲线校正方法中,所述根据所述密度测井曲线值与所述分析化验总有机碳确定经验关系式的步骤,包括:
[0022]根据所述密度测井曲线值、所述分析化验总有机碳以及第一计算式确定所述经验关系式;
[0023]所述经验关系式为:
[0024]DEN=a*TOC+b
[0025]其中,DEN表示密度测井曲线值,TOC表示分析化验总有机碳,a表示第一经验参数,b表示第二经验参数。
[0026]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可选的,上述密度曲线校正方法中,所述获取所述待校正储层基于自然伽马能谱的分析化验总有机碳计算模型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0027]获取所述待校正储层的自然伽马能谱测井曲线数据和分析化验总有机碳;
[0028]根据所述自然伽马能谱测井曲线数据和所述分析化验总有机碳建立分析化验总有机碳计算模型。
[0029]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自然伽马能谱测井曲线径向探测距离相对较远,受井眼扩径影响较小,不易失真。因此,可以在待校正储层的整个页岩层段,根据自然伽马能谱测井曲线和分析化验总有机碳,建立基于自然伽马能谱的分析化验总有机碳计算模型。
[0030]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可选的,上述密度曲线校正方法中,所述根据所述自然伽马能谱测井曲线数据和所述分析化验总有机碳建立分析化验总有机碳计算模型的步骤,包括:
[0031]确定所述自然伽马能谱测井曲线数据中的自然伽马能谱测井总伽马曲线、去铀伽马曲线、钍曲线和铀曲线;
[0032]根据所述自然伽马能谱测井总伽马曲线、所述去铀伽马曲线、钍曲线、铀曲线、所述分析化验总有机碳以及第二计算式获取所述分析化验总有机碳计算模型;
[0033]所述第二计算式为:
[0034][0035]其中,TOC表示分析化验总有机碳,GR表示自然伽马能谱测井总伽马曲线,GR
min
表示自然伽马能谱测井总伽马曲线以及去铀伽马曲线重叠时自然伽马能谱测井总伽马曲线的最小刻度,GR
max
表示自然伽马能谱测井总伽马曲线以及去铀伽马曲线重叠时自然伽马能谱测井总伽马曲线的最大刻度,KTH表示去铀伽马曲线,KTH
min
表示自然伽马能谱测井总伽马曲线以及去铀伽马曲线重叠时去铀伽马曲线的最小刻度,KTH
max
表示自然伽马能谱测井总伽马曲线以及去铀伽马曲线重叠时去铀伽马曲线的最大刻度,A表示第三经验参数,B表示第四经验参数,TH表示钍曲线,U表示铀曲线。
[0036]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可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度曲线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校正储层的测井曲线信息,并根据所述测井曲线信息确定出所述测井曲线信息中的密度曲线失真段及密度曲线未失真段;基于所述密度曲线未失真段的密度测井曲线以及总有机碳数据建立经验关系式;获取所述待校正储层基于自然伽马能谱的分析化验总有机碳计算模型;基于所述经验关系式以及所述分析化验总有机碳计算模型确定与所述密度曲线失真段对应的密度校正曲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测井曲线信息确定出所述测井曲线信息中的密度曲线失真段及密度曲线未失真段的步骤,包括:确定所述测井曲线信息中的密度曲线、去铀伽马曲线以及井径曲线;将所述密度曲线与所述去铀伽马曲线进行比对,以获取比对结果;根据所述比对结果以及所述井径曲线的扩径程度确定出所述测井曲线信息的密度曲线失真段及密度曲线未失真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密度曲线未失真段的密度测井曲线以及总有机碳数据建立经验关系式的步骤,包括:基于所述密度曲线未失真段的密度测井曲线获取反映所述待校正储层真实密度信息的密度测井曲线值;获取总有机碳数据中与所述密度曲线未失真段对应的分析化验总有机碳;根据所述密度测井曲线值与所述分析化验总有机碳确定经验关系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密度测井曲线值与所述分析化验总有机碳确定经验关系式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密度测井曲线值、所述分析化验总有机碳以及第一计算式确定所述经验关系式;所述经验关系式为:DEN=a*TOC+b其中,DEN表示密度测井曲线值,TOC表示分析化验总有机碳,a表示第一经验参数,b表示第二经验参数。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待校正储层基于自然伽马能谱的分析化验总有机碳计算模型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待校正储层的自然伽马能谱测井曲线数据和分析化验总有机碳;根据所述自然伽马能谱测井曲线数据和所述分析化验总有机碳建立分析化验总有机碳计算模型。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自然伽马能谱测井曲线数据和所述分析化验总有机碳建立分析化验总有机碳计算模型的步骤,包括:确定所述自然伽马能谱测井曲线数据中的自然伽马能谱测井总伽马曲线、去铀伽马曲线、钍曲线和铀曲线;根据所述自然伽马能谱测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坤,路菁,李军,胡松,南泽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